功德寺
功德寺 | |
---|---|
基本信息 | |
国家 | 中国 |
位置 | 中国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功德寺1号 |
坐标 | 39°59′54″N 116°15′34″E / 39.99833°N 116.25944°E |
宗教 | 藏传佛教 |
宗派 | 格鲁派 |
开基 | 元文宗 |
开山时间 | 1329年 |
地图 | |
功德寺,位于今中国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功德寺1号,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历史
功德寺原名大承天护圣寺,位于瓮山泊(即今颐和园昆明湖)西北岸边。大承天护圣寺建于元朝天历二年(1329年),元朝朝廷曾经“发卫卒三千助大承天护圣寺工役”,并且将大量籍没的资产、田地赐给该寺作为永业,布达实哩皇后也资助该寺五万两银。寺内建有行宫,为元朝皇帝驻跸之所,并供奉有元文宗皇帝及太皇太后的御容。寺前的湖中建有三台,传说是元朝皇帝的钓台。元朝至正初年,该寺毁于火灾,随后重修。1980年代初,曾在该寺寺址前的稻田中出土了元代的汉白玉栏板、望柱以及建筑基础,文物部门推测其正是寺前钓台的遗址。大承天护圣寺是元朝该地区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寺院。[1]
明朝宣德二年(1427年),大承天护圣寺重修,更名为“功德寺”,仍建有行宫,明朝宣德帝、嘉靖帝均曾在此驻跸。嘉靖年间以后,功德寺转衰。[1]
清朝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功德寺奉敕重修。[1][2]乾隆帝赴清漪园时也去功德寺拈香。功德寺是清朝北京9座满族藏传佛教寺庙之一,且由理藩院管理。[3]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郊垧西十》载:[2]
原:元天历二年五月,以储庆司所贮金三十锭、银百锭,建大承天护圣寺。九月,市故宋太后全氏田,为大承天护圣寺永业。十月,立大承天护圣寺营缮提点所。(《元史·文宗纪》)臣等谨按:大承天护圣寺,创自元时,规制巨丽。至正初,毁而复修。明宣德间修建,改名功德寺。至嘉靖时遂废。本朝乾隆三十五年奉敕重修,正殿前檐恭悬御书额曰:“大胜因殿”,殿内额曰:“智珠心印”,联曰:“般若慈源远通华海汇,菩提觉路妙转法轮圆”,皆皇上御书。殿后有亭,中设镂木七级浮图,每级皆供佛像。其下层为铜佛殿,前恭立御制重修功德寺碑亭,碑阴恭勒御制辛卯仲夏拈香题句,皆恭载卷内。原:布达实哩皇后以银五万两助建大承天护圣寺。(《元史·后妃传》)按:布逹实哩,羲见前,旧作卜答失里,今译改。
原:至顺元年,以四月所籍张珪诸子田四百顷,赐大承天护圣寺为永业。二年二月,命田赋总管府税矿银输大承天护圣寺。三月,以籍入苏苏勒巴勒、丹彻尔特穆尔资产,赐大承天护圣寺为永业。四月,发卫卒三千,助大承天护圣寺工役。九月,命留守司发军士筑驻跸台于大承天护圣寺东。是月,幸大承天护圣寺。(《元史·文宗纪》)按:苏苏勒巴勒(蒙古语敬也),旧作速速班;丹彻尔特穆尔(蒙古语最洁净铁也),旧作丹彻理帖木儿,今俱译改。
原:元统元年十月,奉文宗皇帝及太皇太后御容于大承天护圣寺。至正十三年三月,诏修大承天护圣寺,赐钞二万锭。(《元史·顺帝纪》)
原:至正初,大承天护圣寺火,有旨更作。李稷上言水旱相仍,公私俱乏,不宜妄兴大役,其议遂寝。(《元史》本传)
原:功德寺,旧名护圣,前有古台三,相传元主逰乐更衣处,或曰此看花钓鱼台也。寺极壮丽,中立二穹碑,其一宣宗章皇帝御制建寺文,其一元旧物、番字莫能读也。毘卢阁崇可数寻,凭阑而眺,一寺之胜,皆在目前。盖寺倚山而创,寺西景皇帝陵及尉悼王墓在焉。(《南濠集》)臣等谨按:功德寺前古台久废,元明碑皆无考。明景泰陵详见后卷。尉悼王墓无考。
原:功德寺甚宏敞,后殿尤精丽。殿柱及藏经笥皆锥金锥金者,布纯金为地,髹彩其上,以锥画之,为人物花鸟状,若绘画然。又有刻丝观音一轴,悬于梁际,此宋元物。寺僧云:禁中所赐也。(《怀麓堂集》)
补:北京功德寺后宫像,设工而丽。僧云,正统时,张太后尝幸此,三宿乃返。英宗尚幼,从之游宫殿,别寝皆具。太监王振以为后妃游幸佛寺非盛典也,乃密造此佛。既成,请英宗进言于太后曰:“母后大德,子无以报,已命装佛一堂,请致功德寺后宫,以酹厚恩。”太后大喜,许之,复命中书舍人写金字经,置东西房。自是,太后以佛及经在,不可就寝,遂不复出幸。(《琅琊漫钞》)
原:功德寺,宣庙临幸之地,西山东麓尽处也。(《拘虚集》)
原:西湖将尽,为功德寺。外有三废台,问之,为元时遗址。两廊画壁俱闳丽。(《文义集》)
原:功德寺修于宣德二年,正殿及方丈凡七进,基皆九撰,拟掖庭制度,费数十万缗。宣德十年,宣庙西郊,省敛驻跸于寺,因留辇仗寺中,自后遂为列圣驻跸之所。嘉靖中,世庙谒景皇帝陵,有司以金山口路隘镵阔数十尺,识者谓此功德寺白虎口也,虎口张将不利于寺,既而上驻辇寺中,膳罢周行廊庑,见金刚像狞恶心忽悸而怒,因以宫殿僣逾坐僧罪,撤去之,寺遂废。(《长安客话》)
原:功德寺废,今存者门耳。门外二三古木,各三四十围,根半出土外,傍多水田。僧无寺业农事,破屋数间,供一木球,施以丹垩等。初兴时,板庵禅师能投是球,球大如斗,不胫而走,逢人跃击地如首稽叩,入侯门戚里募金,人目为木球使者。所募金钱,以建巨刹。成化中,僧戒静建一阁,重檐曲房,为累朝驻跸地。(《帝京景物略》)
原:功德寺有木球使者,其事近于怪。按宋张世南《游宦纪闻》载,雪峰寺僧义存于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开山创寺,乾符二年,赐号正觉禅师。寺有木球,相传受正觉役使,呼扑延客,球皆自往来。嘉泰间,寺灾,球忽滚入池中,得不壊。然则以木球为使,浮图固有其术,盖有先板庵而役之者矣。(《渌水亭杂识》)臣等谨按:功德寺木球今存。恭读御制重修功德寺碑文指示,板庵木球之设,直袭唐时正觉禅师轶事,而传会之洵,足袪万世之妄惑矣。
增:《御制重修功德寺碑记》:道海淀,经青龙桥折而西,距玉泉山麓不尽于二里,有遗刹一区。重门三涂不可识已。延睇香积颓垣离立艿荄间,讯诸土人,曰是功德寺也。考《元史》文宗天历二年,建大承天护圣寺。而都穆《南濠集》称,功德寺旧名护圣寺。蒋葵《长安客话》载,寺修于明宣德初,及嘉靖中,车驾驻此,见廊庑金刚像狞甚心悸,因坐僧宫殿僣逾罪,撤去之,寺竟废,盭怪哉!有明,阉焰滋炽,若瑾、振辈横作罔禁,顾犹毁兹寺,使胜国名迹就湮,于意何居?爰诏将作兹寺,久着图志,且当静明园跸途,乃者岁庚寅,为朕六袠庆辰,越辛卯,恭遇圣母皇太后八旬万寿圣节,宜加厘饬,用迓鸿禧。其出内帑,缮而复之,暨所司以落成告,则材致工完,自层𬮱周阿登登戢戢以逮,旛楔钟鱼靡弗严净具足。夫其背倚嵚岑栴檀蔚森迦陵啭梵六时送音,非功德之林耶?面俯湖堧神瀵奫潫耨池分罫条衣水田,非功德之泉耶?然而朕之记之,讵惟在是,贝夹尝言,以兹功德无量无边必进而讃之曰:“不可思议”。夫不可思不可议者,特从其波及一四天下一切众生,随分圆满末由,举似而为言耳。其在能仁,有建立之功,有精进之德,固无一息不心之以为愿,而身之以为行。无量寿佛经所以有善思议菩萨之目,又岂容委之不关思议,辄自弛其担荷哉。正如古帝者致巍乎焕乎之盛美,持不矜不伐之渊冲,其功德至于民,无能名,而方其食旰衣宵,常于一堂,命礼乐工虞之助吁咈都俞相与动色而交儆。凡皆起于思之精,议之熟,而后不识不知被之者,亦并忘乎思议。其为无量无边也,以证帝释真诠亦若是则已矣。斯尤其可记者,至虞集寺碑谓始作土功时,得古金铜事佛仪器于地中,以为先有密契。《帝京景物略》谓寺僧板庵能役木球使者,出外募金,直袭唐咸通中正觉禅师轶事,傅会其说,盖皆夸功德,而涉思议,其义转堕,又奚足云。
增:乾隆三十六年《御制功德寺拈香作》:兰若玉泉左,经过所必由。颓凉苔久见,轮奂此重修。是日逢庆落,夏云欣布稠。梵声出树静,法雨润田优。废彻缘罗刹(蒋葵《长安客话》云:嘉靖中,车驾驻比,见廊庑金刚像狞甚心悸,因坐僧宫殿僣逾罪,撤去,寺竟废。迄今二百余年,颓落日甚,几不可考。因为静明园跸途所经,出内帑缮复之),荒唐说木球(《帝京景物略》谓寺僧板庵能役木球使者,出外募金,其说荒唐,因于碑记内辨正之)。门前功德水,兜率可同不?
原:虞集《大承天护圣寺碑》:天历二年,岁在己巳。春月,皇帝若曰:“予承宗庙之重,君临天下,夙夜兢惧,思所以上继祖宗,下安民庶者,不敢少置也。矧予昔在幼冲,太皇太后躬保持而导廸之,欲报之德,亦不敢少忘也。稽诸佛氏之书,孝莫重于报亲,慈莫广于及物,而吾佛之所以阴相我国家者,岂可量哉。汝太禧宗禋使裕噜布哈,中书平章明埒栋阿,大都留守张锦嘉努,其为朕度地以作梵刹,称联心焉。”四月,上幸近郊,观于玉泉之阳,谓侍臣曰:“曾冈复𪩘,隠隆西北。太湖之浸,汪洋渟涵。峙而东高,瓮山在焉。旁薄扶舆,固祇园之地也。”使太史视之曰:“吉秋八月晦,立隆祥总管府以领之,铸银为印,秩正三品。”以臣裕噜布哈领府事,将作臣额穆尔苏为达噜噶齐国语,达噜噶齐官属之长也。臣锦嘉努为总管。上曰:“建寺而不先正其名,民将因其地而称之。”其署题曰:“大承天护圣寺”。又曰:“寺所以严奉祀事,而廛氓杂居,则几乎渎矣。”买旁近地,得十顷有奇,皆厚直以予之,分赐从臣,俾为休沐之邸,侍祠而至,则处焉。且命其总管府臣,相大田以买之,度其岁入,以为僧食。明年,上寿尊号,改元至顺。十月,上命太师臣雅克特穆尔率百官诣寺所,告诸后土之神,始命大匠治木,因命中书左丞臣萨勒迪为隆祥总管府达噜噶齐,盖以省臣重其事也。二年四月十六日,始作土功,治佛殿基,得古金铜之器于地中,多事佛之仪物,实有密契者。云寺之前殿寘释迦、然灯、弥勒、文殊、金刚并二大士之像。后殿寘五智如来之像。西殿度金书《大藏经》,皇后之所施也。东殿度墨书《大藏经》,岁庚午,上所施也。又像护法神王于西室,护世天王于东室,二阁在水中,坻东曰“圆通”,有观音大士像,西曰“寿仁”,上所御也。曰神御殿,奉太皇太后晬容于中,日有献,月有荐,时有享器,用金宝。曰寿禧殿,上斋宫也,诸宿卫之舍毕具。九月,上谕臣锦嘉努曰:“朕之建寺,非邀福以私朕躬也。昔者国家有佛事之建,金帛谷粟一出于国之经费受役他徒,则民与兵官府供亿并缘为奸,非朕意也。今兹役也,工佣其值,物偿其价,勿使有司因得以重困吾民。”臣锦嘉努预首受诏而退,鸠工以集事材木甓瓦,丹漆设色必精必良。其土宜交易得所称,事出佣艺各奏能,施无遗巧,人乐效力,若子趋父属。枢密、储政两院臣请所以领军就役,而给钱如民,则军士亦被惠矣。从之,凡役军四千三百人。留守臣言,寺有行宫,天子之所斋也,严重不敢亵,请以所领匠将作而给钱如两院之兵。亦从之。十月十五日,上览而悦之,升隆祥总管府为隆祥使司,秩从二品,命太禧宗禋使臣鸿和尔布哈、臣萨勒廸、臣额穆尔苏、大司农臣锦嘉努为之,使他官与次俱升。又作东别殿、柟木别殿、丈室、讲堂、众沙门之居会就之所、碑亭、井亭、庖湢、库厩、门垣、桥梁,咸称观美。凡规制,皆图以献,而上亲临定焉。皇后出大庆礼赐白金,从户部易钞四万锭,及割田赋之在荆襄者以资之。三年,寺大成,于是召五台山万圣寺释师恵印,特赐荣禄大夫、司徒,主教于寺,有敕命臣祖常、臣集、臣法洪、臣惠印,制文以刻诸碑。(《道园学古录》)
按:明埒(唐古特语好名也)栋(砗磲也)阿(五数也),旧作明理董阿。锦嘉努,旧作金界奴。额穆尔苏(满洲语单层也),旧作阿麻。达噜噶齐(蒙古语头目也),旧作达鲁花赤。萨勒廸(索伦语甲也),原作撒迪。鸿和尔(蒙古语黄色也)布哈(义见前),旧作晁火儿不花。今俱对音译改。
原:宋褧《至顺二年五月从驾观承天护圣寺诗》:陪驾西郊外,遐观倦未还。荷深七里泊,云起五华山。胜境嗟来暮,官微愧不闲。凭听歌夏谚,真拟重跻攀。(《燕石集》)
原:傅若金《游城西承天护圣寺作》:梵宫何巍巍,白日耀流藻。前楹交网树,阴罔被灵革。宿昔构华丽,河沙施七宝。丹霞通飞阁,清𩙪激驰道。车马纵横至,虚谷漫浩浩。飞龙逝不返,令人伤怀抱。游子爱良辰,出门各有携。阳春发惠气,好鸟鸣喈喈。芳花鸣曲渚,新杨发大堤。群物纷相说,斯人多所怀。飘彼陌上尘,化为水底泥。百年亮如此,不乐复奚为。(《傅与砺诗集》)
原:程敏政《自玉泉至功德寺诗》:东风几日到郊垧,岸草汀蒲已自青。羁客乍来无暇日,野人相见亦忘形。湖当鹫岭烟光重,路入龙潭水气腥。闻说先皇曽驻跸,红云犹绕玉泉亭。(《篁集》)
原:王守仁《夜宿功德寺诗》:水边杨柳覆茅楹,饮马春流上一亭,坐久遂忘归路夕,溪云正压暮山青。(《王文成集》)
原:李梦阳《功德寺集唐诗》:忆昔霓旌下南苑,江亭晩色静年芳。重门深锁无人到,僧在翠微开竹房。(《空同集》)
原:何景明《功德寺诗》:宝地烟霞上,珠林霄汉间。宣皇留殿宇,今日共追攀。御榻临丹壑,行宫锁碧山。帝城看不远,时见五云还。(《大复山人集》)
原:薛惠《功德寺诗》:忆昨宣皇帝,端居大有年。庄严修佛土,功德施人天。龙彖山开辟,金银地接连。伤心万岁后,陵谷尚依然。(《西原集》)
原:李濓《功德寺诗》:宣庙行宫袅碧萝,霓旌几驻玉泉阿。三杨扈从宸恩重,十载升平乐事多。敕寺松云封殿阁,钓台霜水落鼋鼍。白头野老空山寂,间说曽看凤辇过。(《嵩渚集》)
原:莫如忠《功德废寺诗》:功德何年寺,开山纪释昙。诸天迷宿莽,双树网晴岚。径掩花空落,坛虚鸟不参。寥寥禅诵侣,穴土自为龛。(《崇兰馆集》)
原:欧大任《功德寺诗》:宣皇游豫日,此地六龙回。忍草生驰道,慈云护讲台。芦汀仙鹭浴,黍雪御桃闲。寂寂留春卉,僧犹望幸来。(《欧虞部集》)
原:黄鳯翔《功德寺诗》:缭绕招提路,平湖映翠岚。烟波生道左,秋色似江南。钟磬天香近,蒹葭雨气含。心随渔艇去,望望欲停骖。(《黄宗伯集》)
补:袁衮《功德寺诗》:宣皇临御日,此地数游观。花下停双辇,松间拜百官。云长依宝座,月自照瑶坛。寂寞桥陵路,惟余古木看。(《袁永之集》)
原:许有壬《护圣寺泛舟浣溪沙词》:花露浓披桂棹香,柳风轻拂葛衣凉,放歌深入水云乡,荷叶杯中倾绿醑,爪皮船上载红妆,都堂何似住溪堂。(《圭堂小藁》)
原:功德寺侧皆古松,有庵曰“松林”,游人多于此憩焉。出松林庵稍西南,至金山口,望见景皇帝陵及诸王公主墓。(《燕都游览志》)臣等谨按:功德寺侧之松林庵今无考,明景泰陵详见后条。
功德寺遗址 | |
---|---|
北京市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 |
地址 | 玉泉山路功德寺1号 |
分类 | 古遗址 |
时代 | 清 |
编号 | 4-6 |
认定时间 | 2014年8月31日 |
清末民初时,功德寺逐渐败落。中华民国时期,该寺改为学校。释妙舟《蒙藏佛教史》载,“现改为学校。寺内僧众额定二十二名,移居海甸陈府太平庵。”[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寺址成为玉泉山中学的校址。21世纪初开始,寺址上为“海淀区学校后勤管理中心”,该中心的门牌号为海淀区青龙桥功德寺1号,位于玉泉山路北侧。如今,功德寺的建筑物已无存。
功德寺山门前原有两只石兽,其中一只原留在地面上,后被迁入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2000年代,在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在功德寺寺址上进行的施工中,挖掘出埋于地下的另一只石兽,以及功德寺山门门额(上有乾隆帝御笔所题“敕重建古刹功德寺”)、山门拱券石、乾隆帝题诗的御制碑及雕龙碑首等等,这些挖掘出来的石刻均放在寺址院落内。其中乾隆帝题诗的御制碑上,刻有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年)《御制功德寺拈香作》:
兰若玉泉左,经过所必由。颓凉苔久见,轮奂此重修。是日逢庆落,夏云欣布稠。梵声出树静,法雨润田优。废彻缘罗刹,荒唐说木球。门前功德水,兜率可同否?
功德寺拈香作
辛卯仲夏月中澣御笔
(印章:惟精惟一)(印章:乾隆宸翰)
2015年,海淀区计划启动“玉泉山和颐和园之间”(简称“两山片区”)的园外园一期工程,位于该区域内的功德寺,未来有望恢复山门等遗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