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阳名流15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光阳名流150
光阳名流150-HONDA Elite150 Deluxe 1986年型
概览
制造商光阳工业/Honda
车身及底盘
车辆类别速克达 (1980~1990)
相关车型三阳迪爵150
ホンダ・スペイシー
Honda Elite150 Deluxe
Honda Spacy125
Honda Elite125
年表
前身车型Honda Spacy50/80
Honda lead125

名流150是一部由台湾光阳工业在1987年所生产的第一台液冷式英语Radiator (engine cooling)速克达机车,该车具有多项独特与创新功能,在台湾、甚至全世界的速克达历史上皆属首创。由于名流150是第一次由台湾本土机车厂商生产的包含多项汽车科技的豪华先进机种,该车的诞生也代表了台湾机车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名流150除了是一台早已停产的速克达之外,也代表了一部分当时(民国70年代/1980年代)台湾社会青少年流行文化的重要元素。[1][2][3][4][5][6]

上一代车型:Honda Lead125 NH125
上一代车型:Honda Elite80 HF-02/03

日本市场

初代

名流150是光阳工业本田技研工业合作生产的产品。该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3年3月7日,本田技研发表的一部引擎代号JF02、名为SPACY125 STRIKER(日语:スペイシー125ストライカー)的速克达机车(一般以CH125为机种名称)[7]。当时的产品特点诉求有:

  • 全世界第一台搭载隐藏式头灯リトラクタブル・ヘッドライト[8]
  • 附有自动温控装置及小型风扇的前置式水箱液冷式引擎(液冷式发动机)。
  • 包含燃料、水温、电压及时钟等多功能液晶仪表。
  • 汽车等级H4规格45W/45W大灯。
  • 大容量12伏特电池。
  • 双连杆式引擎支架,以减少振动。
  • 大型双人座垫。
  • 伟士牌一样的脚刹车及贴心的脚部加热通风机制等。

当时售价达¥278,000日圆,这部车可以称为第1代日规名流125(机种代码:CH125CD-Ⅰ)[9]

次代

1985年8月7日,本田技研针对第1代日规名流125做了一定程度的改良,发表了新款SPACY125 STRIKER(机种代码:CH125CF-Ⅰ),售价调整为¥289,000日圆,并且做了下列改变:

  • 将液晶仪表改为指针式仪表板,并且取消了大灯开启指示(RISE UP)灯。
  • 将前后避震器做了一些改良,其中后避震系统新增支撑臂,用来连接避震器与引擎,但是也导致后避震器呈现非平行的状态。
  • 增加了后摇臂并将排气管向下移动,以解决右侧盖容易被排气管高温熔化的通病。
  • 附赠后铁制货架(第一代日规名流125无附货架,消费者要另外购置铝合金货架)。
  • 左皮带箱盖改为塑胶外壳分离式的设计(变速系统亦做了修改)。
  • 将可开闭式足部暖风开关取消。
  • 车壳颜色的改变。

经过以上改良之后,这部车可以称之为第2代日规名流125。[10]

欧美市场

  • CH125:1984年本田在于北美欧洲等地发售了同款车种Honda Elite125,北美市场命名为Elite125、欧洲市场与日本国内市场相同命名为Spacy125,但是删掉了Striker文字。两者与日本国内市场贩售车款的规格基本上大致相同,惟独欧洲款的后照镜修改为为圆型、而北美车款因法规因素修改为全时点灯,并且在后方增加了独立的后方向灯(台湾车友昵称:“巡弋灯”)与左右反光板为其共同特色。
    图为美规HONDA Elite150 Deluxe 1986年型
    左后方的方向灯
  • CH150:1985年本田于北美发售Honda Elite150,引擎代号KF01E(该款车种为光阳名流150的原型车种),该车款有2种车款,第1款为Honda Elite150 Deluxe(豪华版)、第2款为Honda Elite150(标准版),前者与Honda Elite125(1984年)规格基本相同,只是将排气量扩充为153cc,后者独见于北美市场,仪表板为类比指针式,而且将头灯由收纳式修改为固定式。1986年本田停止生产Honda Elite150(标准版)仅剩下豪华版继续销售。1987年后所生产的Elite150,其实就是日本国内在1987年发表的新款Spacy125(机种代号:JF-03)的153cc版本,亦类似台湾三阳工业于1990年生产的迪爵150[11],虽然采用同一款引擎,但是外观已与原来的风格大异其趣了。
    图为美规HONDA Elite125 液晶仪表

引进台湾

第一代

1987年光阳工业在台湾正式引进生产名流150-英文名称:FREEWAY150(机种代码:KH150);该车外观与第2代日规名流CH125CF-Ⅰ颣似,但是将排气量增加到147cc,并且取消了液晶式仪表板,与侧架(Side Stand)未收警示灯等电系功能,大致上来说,与日规名流CH125CF-Ⅰ相似度极高,若以血统来说,其实光阳名流150的血统更接近美国本田于1985年推出的Honda Elite150 Deluxe(以下简称ELITE150D)。
当时台湾机车市场上并无相同等级或类似的产品,再加上名流150设计新颖、马力大、加速快,该车甫一推出就造成热销,对其他台湾机车厂商造成极大的压力。诸如伟士牌150、三阳工业生产的领导125/150—也就是本田Honda Lead等车种,都还是停留在两冲程循环的引擎设计,油耗较高、又容易冒白烟。很快地名流150就取代了其他车种的市场地位,并且快速成为光阳工业的热门畅销产品[12]
当年这部车创造了好几个第1:

  • 第1台液冷式机车。
  • 第1台有收纳式头灯的机车(与本田NSX丰田AE86马自达323 Astina等跑车的Retractable Headlight/Hidden headlamps相同)。
  • 第1台造成机车环岛风潮的机车。
  • 第1台负责传递台湾区运动会圣火任务的机车[13]
  • 第1台售价超过新台币6万元的机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据说光阳工业当时因名流150热销,因国内相关零组件协力厂商来不及供应零组件等种种原因,有为数不少的早期生产的车辆使用大量日本原装进口零组件,[来源请求]时至今日,交通部公路总局机车型号查询网站上的KH150照片的侧盖上依稀可见名流Elite150的字样,另外该车之排气管亦为美规Elite150之式样。 [14]

第二代

图为代号KN7D的第2代名流150

1990年,光阳工业推出了第2代名流150(机种代码:KN7D)。与第1代延用同样一具水冷引擎,但是因为环保废气排放考量,将曲轴箱通气管由原先的开放式改为接到空气滤清器的封闭式,另外比较耐人寻味的是光阳工业把左曲轴箱皮带散热盖改成全金属制品,以连接到车架钢管内部之通气管方式散热,取消了原来与日规次代CH125CF-Ⅰ相同的在塑胶盖内附加海绵以过滤外部空气的开放式设计,反而与日规初代CH125CD-Ⅰ看齐;另外把保险杆由日规的窄版改为整体包覆式扰流外套,其余设计与第1代名流150基本上是一样的。 [15]

第三代

1994年,由于这段时期三阳工业台湾山叶机车等看到名流150的热销,也陆续推出迪爵150、迎光150等水冷车种抢市,再加上环保法规日趋严格等种种原因下,名流150也到了不得不改变的阶段。光阳终于推出末代名流150(机种代码:KN7D/KN7D2),这末代名流150有两种款式,其一(机种代号:KN7D),外观类似第2代名流150,只是因台湾光阳工业与日本本田技研工业合约面临终止等因素,仅将所有车厂徽饰与贴纸等包含HONDA的字样皆改成KYMCO、而且增加了废气回收装置(EMISSION CONTROL SYSTEM-增加汽油箱废气排放管连接到空气滤清器及化油器)等改变,其余皆未做改变。其二(机种代号:KN7D2),光阳将外观做了巨大变动,包括:保险杆、坐垫、后刹车灯组等,基本上就有点类似“原厂改装车”的概念,就是公司帮忙年轻车主落实想与众不同的欲望:“一出厂,就改好了”!而产生的独特机种,其中最为名流150车迷津津乐到的就是那一组“奔驰级尾灯”,像极了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中文简称分别有奔驰、奔驰、平治、朋驰)当年流行的格状尾灯,替名流150添加了气派非凡的豪华感觉。但是此一款车型生产数量极少,目前在台湾KN7D2的能见度几近于零。 [16]

名流150EZ

1991年光阳工业推出了一款改良式名流150(机种代码:KN7B/KN7F),这是一台几乎完全不像名流车系的名流车种,光阳工业几乎把所有原属于名流150的重要元素(诸如:收纳式头灯、收缩式后座脚踏板、方方正正的造型)全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较为圆滑而具有流线前卫感的造型(近似于光阳另一款热销车种豪迈125),但是由于引擎部分仍沿用旧款本田KN7系列的直立式传统设计,所以名流150最为人所诟病的:“缺少座位下置物空间(台湾人昵称:马桶)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又因为该车外型特殊、造型并不符当年台湾人的口味,因此销售量迟迟不见起色,名流150EZ就成为此车中真正的末代车种了。 [17]

第四代(新名流125、新名流150)

2019年1月,光阳工业推出了第4代新名流125(机种代码:SJ25TA/SJ25TB/SJ25TC)英文名为"Famous"。以现代市场上的造车风格,搭上经典车的名为出发点,希望成为新国民车。 外观方面与150版本相同,除了鼓煞版搭配的是铁圈外,其余皆为3爪铝圈+前碟后鼓。 动力部分以Green Power为124.6cc平躺式汽冷引擎可产生9.7匹马力与每升53.8公里的一级油耗。 对于名流车系首次出现的"马桶"车厢空间,佣有33升的超大容量(具官方表示,可放下两顶3/4安全帽),同时方便的配备还有减少40%出力的省力式中柱,755mm的低坐高,650mm的长坐垫,250mm的前置角空间,与配置在钥匙孔旁的5vUSB供电(下方有裸露式前置物空间)...等等 而其中SJ25TC版为最顶规较其他版本除了上方小小的数位移表外还有Noodoe车联网导航系统,可与智能手机连结使用(一般版本为传统指针表)。 [18]

2019年5月,光阳工业推出了第4代新名流150(机种代码:SJ30KB)并将英文名改为"Famous"。光阳工业把所有原属于名流150的重要元素(诸如:收纳式头灯、运动车款定位、方方正正的造型)全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较名流EZ更为具有流线前卫感的造型(近似于光阳另一款热销车种GP125),本车较125版本增加了后轮碟煞与ABS系统,并配有数位仪表(然而并无125顶规的Noodoe车联网导航系统) [19]

第五代(大地名流125、大地名流150)

2023年3月的光阳“KYMCO 全力以赴”年度新品发表会登场,大地名流125(机种代码:SJ25TF)、大地名流150(机种代码:SJ30KC)。述求“耐操、好挡、拼第一!” [20]

引擎

规格

名流150的引擎本田技研工业给她的代号有KJ9、KN7、KV8..等,这具引擎的体质极为良好,四冲程单汽缸、二支汽门、单凸轮轴(SOHC)、半球形燃烧室水冷引擎、V型皮带无段自动变速器系统,该具引擎采用的水冷方式为与汽车同样设计,以全水道方式冷却整个汽缸头与汽缸,并且设有恒温器-Thermostat台湾俗称水龟)可以让引擎在未达工作温度前,以小循环方式冷却以提升工作温度,等到水温到达摄氏80度后全部开启近而达到加速冷却的目的,而且她的汽门间隙可以在不用拆开汽缸头盖的情形下,就可以加以调整的偏心圆汽门间隙调整系统(Eccentric valve adjuster system),增加了维修上的便利性;这几乎是当年全世界最先进、最豪华的速克达!另外名流150是史上第一台没有脚动踩发杆设计的速克达机车,当时光阳工业与本田技研的说法是:因为对该车设计有十足的信心,品质就像汽车一样好,所以请车主放心用不到脚动踩发杆,但是为了以防万一,也贴心地附赠了一组救车连接线。[来源请求]
由下表可以看出日规虽然排气量较小,但是本田以较短行程、提高压缩比并且提高转速等方式调整,反而可以榨取更多的马力

台规 美规 日(欧)规
全长(m) 1.925 1.925 1.940
全宽(m) 0.655 0.645 0.660
全高(m) 1.150 1.125~1.165 1.390
总排气量(CC) 147 153 124
车重(Kg) 115 105~107 102
内径x行程(mm) 57.0x57.8 58.0x57.8 56.5x49.5
压缩比 10.0:1 10.0:1 10.3:1
机油容量 1.0升 1.0升 1.0升
齿轮油容量 0.15升 0.15升 0.15升
燃料箱容量 8.0升 8.0升 8.3升
水箱容量 1.0升 1.0升 1.1升
最大马力(ps/rpm) 10.7/7,500 n/a 11.0/7,500
最大扭力(Kg-m/rpm) 1.18/6,000 n/a 1.10/6,500
化油器形式 VE03A VE03A/VE03B VE01
火星塞形式 DP7EA9 DPR7EA9 DPR7EA9
电瓶型号 YB9B/12V9AH YB9B/12V9AH YB9B/12V9AH

资料来源:光阳工业/本田技研

欧规与日规相同

优点

  1. 铝合金制水冷引擎,耐用、稳定性高。
  2. 自动变速系统,省油、加速性良好。
  3. 三相发电、充电效率佳。
  4. 燃料箱容量高达8升,极适合长途旅行。

缺点

  1. 化油器容易因放置过久而阻塞,导致启动不易。
  2. 水冷管路有部分为铁管设计,容易因车主疏于保养而导致水道生锈。
  3. 发电线圈接线太靠近汽缸高热部位,容易使线路发生熔融短路。
  4. CDI太接近底盘,容易因遇水潮湿而发生故障。
  5. 位于车头的自动收纳式大灯,虽然设计精密,但是容易因进水而故障。

综论

基本上,这是一具本田技研工业在1980年代设计最成功与出色的内燃机引擎之一,构造简单、易于维修、设计精良。在历经30余年后此车仍然可于包括:日本台湾北美欧洲中国大陆等世界各地偶见其身影;另外,据了解光阳曾在1980年代引进少数名流125/150到中国销售(在当地称之为光阳弹灯125/150),而中国大陆亦可见到少数由日本直接进口的Spacy125 Striker(引擎代号:JF-02),可以确定的是,本田的确在1980~90年代曾在中国大陆大量销售SPACY125(机种代码:CH125 H,N,P,R )(引擎代号:JF-03)[来源请求],因此直到今日中国境内许多厂商仍利用此具水冷引擎及所衍生出来的类似引擎,装置在各种新款车种(泛指大沙或大鲨等)上贩售,得以证明此具引擎的耐用及实用性。值得一提的,在1990年代后期,中国市场上充斥大量本田摩托车的山寨产品,而正品的销售则陷入困境,本田原本采取与当局携手对山寨产品展开打击的做法,但适得其反地造成山寨产品大量流入东南亚和非洲市场。本田后来则采取与制造山寨产品的竞争对手组建了合资公司的惊人作法[21]。这也为目前中国大陆仍充斥大量1990年代末期生产的山寨本田零件之原因作了部分注解。

衍生车种

本田技研工业于1984年至2003年陆续发表数款排气量从100cc至250cc的引擎:

  • MF01/02:1984年7月16日发表,命名为SPACY250FREEWAY(本田发售报导Press Information:[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北美市场称为:HONDA ELITE 250/CH250),这具引擎与JF-02相较除了排气量扩充至244cc之外,基本构造非常类似,引擎吊架孔位也相同,因此有人将该具引擎略作修改并移植至名流150上使用,这具引擎与另一款本田极受欢迎车种HONDA FUSION 250(北美市场称为:Honda CN250/HELIX 250;日本国内市场则命名为:ホンダ・フュージョン)上的MF02属于同一系列引擎。[22]
  • JF03:1987年2月4日发表,命名为新型SPACY125(这台车就是三阳工业在民国79年发表的迪爵150)(本田发售报导Press Information:[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这具代号JF-03的引擎基本上与JF-02是完全相同的一具液冷式发动机,只是安装在不同的车架上而已,这台速克达造型已具有现代机车的流线型要素,但是因无特殊创新的功能,此车种后来逐渐演变成中国大陆知名的大鲨(沙)车系,至今仍在中国大陆各地销售。
    图为Honda Helix CN250
  • MF03:1989年6月7日发表,命名为HONDA FREEWAY'(本田发售报导Press Information:[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因为外型与光阳生产的豪迈125非常相似,台湾车友因此将其昵称为“大豪迈”。这具引擎除了将排气量扩充至244cc之外,最主要是将引擎改成水平方式,因此也让座位下多出置物空间。
  • JF04:1995年8月4日发表,命名为SPACY125(光阳工业/三阳工业在民国80年代热销的豪迈125/迪爵125系为其衍生车种)(本田发售报导Press Information:[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这具代号JF-04E的风冷、水平式引擎其实就是台湾车友熟知的GY6系引擎(GY6 engine)。豪迈/迪爵125堪称是台湾机车工业的传奇车种,生产期长近20年累积销售数量庞大,如今台湾国内虽已停产,但是使用GY6系衍生引擎的车种(诸如:豪迈/奔驰 G系列)仍然盘据台湾国内市场,也可谓引擎发展与销售史上的奇迹。本田当年强调的销售重点就是:强劲有力、经济、置物空间大为通勤通学的首选车种,也与豪迈/迪爵125的诉求基本上相符。[23][24]
    图为台湾警察局巡逻车 三阳GY6系列速克达
  • BC-JF13:2003年9月12日发表,命名为SPACY100(本田发售报导Press Information:[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比较特殊的是此车系由中国广州本田生产,再由中国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逆输入至日本国内销售。

台湾机车工业发展

名流150虽然已经停止生产多年,但是这一具水冷发动机并未因此而从车界中消失,而是演化成其他款式而已。台湾本土机车业者于民国80年代后期的发展可由底下论述窥得当时的荣景。洪连成(2010):‘由于国内机车市场的需求已趋饱和,机车业者不断研发开拓外销市场,1995年内外销台数达最高峰,有166 万辆,2007 年为150 万辆,外销比率则超过50%。台湾150cc 以下机车的设计及制造技术已经可以完全独立自主,品质与日本并驾齐驱,广获国际肯定,且自创品牌行销国内外。这些种种现象,显示了发展50年的机车工业起飞了!’ [25]

车架

  • 简介:采取单背骨式(Back Bone)钢制车台,前悬吊为摇臂油压复合式避震系统(Bottom Link)类似本田于FUSION 250及光阳豪迈125所采用的TLAD(Trailing Link & Anti Dive Suspension)拖曳臂及防沉潜避震系统、后悬吊为强化摇臂式油压避震系统(Power unit swing arm),这款避震设计广见于本田技研于1980年代所生产的速克达。
    图为Honda CH150 1987前轮避震系统
  • 优点:行驶感觉舒适、紧急刹车时有防止俯冲的效果。
  • 缺点:操控能力不佳、容易因衬套磨损导致前轮歪一边;H型中驻与车台接触点过软,容易磨损、弯曲导致倾斜。

媒体评价

1987年12月份的《摩托车杂志》以“原装ELITE VS 国产FREEWAY名流150大对决”为题,针对名流150的规格与性能作了详尽的报导,并以光阳名流150与本田Elite150D等2台实车在台北福和桥下的“飞达小型赛车场”做了完整的测试。文中称赞名流150:“不冲则已、一飞冲天!”轻轻催油,Freeway与Elite并不像脱缰野马般想要狂奔而去,她从静止状态至极速耗费时间不到廿秒、紧急刹车时虽有路面与轮胎磨擦的噪音,但是减速性能不错,前后避震器均能迅速的反应。在直线道上,两名试车员同时起步,令人惊异的是2部车均以最高时速六十五Miles/Hour通过终点。经过换算都能达到104.5Km/Hour的时速,...。[26]

文化意涵

飙车风潮

  • 背景:民国70年代,台湾社会正值初由戒严的政治肃杀氛围中释放出来[27],台湾社会也慢慢开放并与国际社会接轨,随之而来的各种多元化资讯,举凡:政治思想、流行音乐、教育理念、等各种人文、历史、流行文化思潮大量冲击当年纯朴的台湾社会,其中包括源自于日本“暴走族”的飙车族文化也席卷全台。
  • 地点:北台湾的大度路、中台湾的文心路、南台湾的台南市第五期市地重划区、屏东台26线(屏鹅战备跑道)等地,都可见到飙车族横行。
  • 结果与影响:这种年轻人群聚飙车的行为最初只是偶发事件、最后甚至演变定期供人下注聚赌或是打架闹事的集体犯罪行为。后来因屡屡发生帮派份子滋扰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舆论压力及政府警政单位的强力取缔下,此一乱象才逐渐消失。台北的大度路也因此被分隔成快慢二线车道、并广设红绿灯。[28][29]

名流与飙车族

名流100

出生于民国50到60年代的台湾人看到名流就想到飙车,这可能是缘起于民国70年代的青少年常常以名流车系(尤其是名流100)当做飙车工具的缘故。名流100加速快、斜板造型前卫,很快就掳获了当时青少年的心,再加上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股市逼近万点、全民疯狂签注大家乐的社会氛围,另由于青少年当年联考录取率极低、升学压力繁重,在精力苦无正常管道释放下,周末夜晚呼朋引伴,骑上名流、飙上大度路,由于大度路在 1986 年扩宽后,笔直宽广又无汽机车分流的车道,在 1988 年就成为北部青少年当时最夯的飙车活动地点,成为另类抒解压力的管道[30],除了飙车者多到需分类竞速 (最有名是名流100、追风、王牌)[31],而观众更是多到当时政府无力可管,但是也无意中成为不良份子聚赌下注的筹码;最终政府有关当局在大度路上筑起汽机车分隔岛,杜绝飙车活动,而这样的历史记忆却也造成了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尤其是媒体)把骑名流速克达就被当成飙车族的刻板印象。[32][33][34]

名流与环岛

早年在台湾发售的机车大多是气冷引擎,虽然造价低、易于维修,但是以当时引擎本体制造的技术水准不高,再加上未考虑汽缸体散热叶片与空气流场分析,在长途行驶后容易因产生高热导致缩缸[35],因此较不适合长途行驶。由于名流150的最明显特征就是水冷引擎、稳定性高、较适合长时间骑乘,也因此台湾人(尤其是年轻人)从名流150及迎光150等水冷机车的出现后,开始流行骑着机车环岛、甚至组织成车队团体,在当时发起了无数次的环岛活动,一时蔚为潮流、也在无数当时的台湾人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36][37]

名流与电影

  • 美国电影:此车曾出现在执导泰坦尼克号的知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于1984年所推出由阿诺·施瓦辛格所主演的动作片魔鬼终结者片中[38],与出现于1950年代浪漫爱情片罗马假期中的意大利经典名车伟士牌同为代表不同时代交通工具之印象。[39]
  • 台湾电影:近年来因国片市场逐渐复苏,跟随着世界的对影片考证的潮流,观众对于影片背景时代考证(拟真度)的观念提升。因此,片商对于骨董车的需求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例如在钮承泽所执导的艋舺片中,就出现了王牌、追风135、名流等经典车种。另外在另一部国片翻滚吧!阿信中也有名流100的身影。
  • 台湾电视:民视的八点档春花望露也曾出现可动式(台湾人俗称鸟头)名流100。
  • 台湾音乐录影带:李英宏于2016年发表的《台北直直撞》专辑歌曲〈台北直直撞〉的MV中,部分背景使用年轻人骑著名流150穿梭台北市大街小巷的画面。[40]

搜藏与维护

  • 搜藏状况:目前Honda Spacy125 Striker与DJ1-R、Juno-M85、SQUASH、TACT DX(达可达) 、Beat50、Lead125、及山叶Jog、SC-1、PASSOL 等10款速克达已列入本田博物馆中搜藏,另台湾亦有模型业者推出名流100及名流150的组装模型,供无法拥有实车的车迷典藏。[41]
    图为Spacy125 Striker 1983年型
    图为YAMAHA SC-1 1960年型
    图为Honda Spacy50 1982年型
    图为光阳名流150塑胶模型 1987年型
    [42];另外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的Petersen博物馆亦将Honda Elite125列入馆藏名单中。[43][44]
  • 车辆维护:由于名流150已于1994年前后停产,再加上本田技研在2000年出脱全部光阳工业持股后已终止所有的技术合作关系,目前大部分零件都处于停产状态。另外就台湾以外的情形来说,也因为日本国内的Spacy125 Striker与美国、欧洲的CH125/CH150也都早已停产,因此这台车的车主最头疼的问题:就是“零件难以取得”,但由于目前网络发达,有一群热爱名流车系的车友,共同组成“名流家族”[45],进行相互交流,并有热血车友自行开发相关零组件,供车友采购,以维持名流车系的持续奔驰。以文化保存层面而言,名流速克达在当年台湾处于解严后的特殊的时空背景下,此车与当年台湾青少年思潮与文化意涵上发生某种程度上的关联与结合,也让人联想起那个充满日治时代旧建筑的70年代台湾街头。[46]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1. ^ / TVBS地球黃金線,《傳承父親老紳士的經典名流150! 以「汽車」設計引領當年熱潮》. [2023-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9). 
  2. ^ 苹果即时,《青春回忆!名流会师南寮 金马影帝李康生也爱 》
  3. ^ 三立新聞網,《全台吹復古風 第一潮車「名流150」再現展英姿 》. [2017-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1). 
  4. ^ 苹果即时,《听过名流150?李康生砸2倍价买30年前青春梦 》
  5. ^ 大紀元時報,《吳宗憲穩坐「台客王」 小S台妹領導時尚》. [2012-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9). 
  6. ^ 雅虎奇摩知识,《台客是啥意思? 金承宾》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5-05-19.
  7. ^ 本田技研發表資訊,《2輪車初の自動収納式ヘッドライトを採用高級乗用車感覚のスクーター「ホンダ・スペイシー125ストライカー」を発売 》. [2012-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2). 
  8. ^ 參考影片:《引人注目的頭燈》. [2012-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6). 
  9. ^ 本田博物馆搜藏的Spact125Striker
  10. ^ 本田技研發表資訊,《4サイクルの高級スクーター「ホンダスペイシー125ストライカー」の機能の向上と装備の充実をはかり発売 》. [2012-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2). 
  11. ^ 《三陽生產代號:A150的迪爵150速克達 》. [2015-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2. ^ 《机车争霸战-光阳伸脚击溃伟士伯》民国78年民生报
  13. ^ 《全国区运在苗栗举行》民国77年民生报
  14. ^ 《交通部公路總局機車型號查詢網站照片顯示,側蓋可見Elite150字樣 》. [2015-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31). 
  15. ^ 《保險桿為整體包覆式擾流外套為KN7D的特徵 》. [2015-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6. ^ 《迎合當時年輕人的「原廠改裝車」-賓士級尾燈是最明顯的特徵》. [2015-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7. ^ 《最不像名流的名流「150EZ版」》. [2015-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8. ^ 《新名流「125」》. [2019-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0). 
  19. ^ 《新名流「150ABS」》. [2019-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0). 
  20. ^ 《2023「KYMCO 全力以赴」品牌發表會品牌發表會全程實況》. [2023-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1). 
  21. ^ 《日經中文網》2018-5-25,《從牽手寧德時代尋找本田不動搖的在華業務原點 》. [2018-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 
  22. ^ 《鐵騎網誌》3月27日(2003),《Relax & Stylish 光輝再現 Fusion》. [2012-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23. ^ 《光陽生產一系列以GY6命名的豪邁125速克達 》. [2015-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4. ^ 《三陽生產一系列以Duke命名的迪爵125速克達 》. [2012-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05). 
  25. ^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洪連成. 2010. 台灣機車產業發展與未來, 台灣. pages 24-26》 (PDF). [2017-08-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4-17). 
  26. ^ 《摩托车杂志》12月号第36期(1987),《原装ELITE VS 国产FREEWAY名流150大对决 》
  27. ^ 民间全民电视公司. 台灣演義 台灣戒嚴史. 2010-10-17 [2010-10-17]. 民视新闻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5) (中文(台湾)).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28. ^ 苹果日报. 大度路迴轉道最危 3年47人死傷. 2011-04-02 [2011-04-02]. 苹果日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1) (中文(台湾)).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29. ^ 《风火轮杂志》8月号第20期(1987),《疯狂大飙车-彰兴公路·屏鹅公路战备道本刊深入现场实地报导 》
  30. ^ FHM,1986,台灣飆仔在北投大度路的黃金追風歲月. [2018-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5). 
  31. ^ 存档副本. [2013-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32. ^ 中時影音,《名流、王牌、追風!80年代飆車族再聚首》. [2012-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6). 
  33. ^ 《风火轮杂志》8月号第20期(1987),《疯狂大飙车-文中图片可以见到许多年轻人骑乘名流100飙车的镜头 page141~145 》
  34. ^ 《信传媒》4月29日(2018),《名流100、FZR、寡妇制造机老车聚 连周慧敏档泥板都到了 》
  35. ^ [《刘彦良(2009),“机车引擎散热风罩设计与分析”,义守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未出版硕士论文, 台湾. pages 1-2》]
  36. ^ 《Mobile01討論串-名流 100 名流150 環島環一年 !?(正體中文)》. [2012-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7. ^ 民国78年光阳名流150劲野车队环岛之旅《YouTube影片》
  38. ^ IMCDB,Internet Movie Car Database,1984 HONDA ELITE125. [2016-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39. ^ 從流行到懷舊 名流150頭燈依舊搶眼│三立財經台CH88《YouTube影片》. [2017-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3). 
  40. ^ 李英宏 aka DJ Didilong - 台北直直撞《YouTube影片》. [2017-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1). 
  41. ^ Honda Collection Hall 収蔵车両走行ビデオ SPACY 125 STRIKER(1983年)
  42. ^ 本田博物館,《10台列入蒐藏名單的速克達 》. [2012-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2). 
  43. ^ 美国加州Petersen博物馆,《Scooters-Size Doesn't Always Matter-尺寸不是问题 》
  44. ^ ET Today新聞雲,《另類情人/好便宜?月花4000元包養小老婆》. [201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4). 
  45. ^ 名流家族论坛[永久失效链接]
  46. ^ 一台行經設於臺北市鄭州路48號原臺北關稅務司公署辦公室前的名流150《財政部財政史料研究室(正體中文)》. [2015-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