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德·雷蒙·潘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亚瑟·德·雷蒙·潘佛
澳洲悉尼《太阳报英语The Sun (Sydney)》刊登的潘佛画像
原文名Arthur de Ramon Penfold
出生(1890-08-04)1890年8月4日
 澳大利亚悉尼
逝世1980年6月16日(1980岁—06—16)(89岁)
 澳大利亚堪培拉
墓地北郊纪念花园英语Northern Suburbs Crematorium, Sydney
国籍 澳大利亚
母校悉尼技术学院英语Sydney Technical College
配偶埃尼斯·吉尔伯特·加德纳
1915年结婚—1957年丧偶)

洛娜·梅·加德纳
1959年结婚—1980年结束
儿女杜尔西·乔伊·潘佛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化学植物化学工业化学法语Chimie industrielle
博物馆学

亚瑟·德·雷蒙·潘佛F.C.S.英语Chemical SocietyF.I.C.英语Royal Institute of ChemistryF.M.A.英语Museums AssociationF.R.A.C.I.英语Royal Australian Chemical InstituteJ.P.[?],(英语:Arthur de Ramon Penfold,1890年8月4日—1980年6月16日),是一名澳洲植物化学家工业化学家法语Chimie industrielle博物馆学家。潘佛少时因经济拮据而被迫辍学,先后在油漆公司担任勤杂工和簿记员,期间对日常工作接触到的化学品产生好奇,于是报读晚间化学课程,后来逐渐把化学科研确立为人生的唯一志向。他对植物化学和工业化学皆有贡献,并出任了不少学术管理工作,并为澳洲的博物馆带来创新。

早年生平及教育

潘佛在1890年8月4日生于澳洲悉尼,幼年居于悉尼东郊萨里山市郊,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1][2][3]。他的父亲于1891年3月破产,其后在1901年10月去世,得年37岁[2][4]。丧父后,潘佛一家经济拮据[1],潘佛被迫在14岁辍学,到油漆公司吉星洋行(Wilkinson, Heywood & Clark Ltd.)担任勤杂工,负责跑腿、买小吃、买香烟等地位较低下的职务,每周的薪酬为五先令;他于1906年转到另一家油漆代理商M. H.劳克伦公司(M. H. Lauchlan & Co.)工作,学会了簿记后迅速升职为簿记员,其后在1908年晋升为会计师[1][3][5]

潘佛在油漆公司的工作牵涉到油漆树脂颜料清漆英语Varnish等物品,他对这些化学品背后的化学原理和技术产生好奇,并决心要“学会所有可以学习的事物”,不想安分地坐守现今的工作[1][3]。因此,他在1908年报读了悉尼技术学院英语Sydney Technical College的晚间化学课程,此后经常在学院得到奖项[1][5]。当中,化学家亨利·乔治·史密斯英语Henry George Smith的讲课激发潘佛开始研究植物化学物质,尤其是研究精油的化学构成和机理[1]。潘佛在悉尼技术学院的首年课程由M. H.劳克伦公司的经理垫支;其后,由于潘佛在年度考试中名列前茅,他获豁免学费[5]

通过学习,潘佛成为了油类方面的专家,并投身化学研究,体会到研究工作带来的兴奋和愉悦,从而把化学科研确立为人生的唯一志向[3]。1915年,潘佛受雇于一所名为吉拉德·戈登有限公司的桉树油提炼厂,担任研究化学家和助理厂长[1]

对化学的贡献

植物化学相关

百里酚的结构式

潘佛对植物化学的贡献大多是关于澳洲植物英语Flora of Australia萃取出来的精油,他成功分离植物中的新化合物,并研究它们的性质,赢得澳洲国外的关注和认同[1]。潘佛发表了数百篇原创性论文,其中最少82篇论文主要刊于新南威尔士皇家学会出版的《新南威尔士皇家学会学报及会刊》,不少论文是与化学家弗兰克·理查德·莫里森Frank Richard Morrison)合作撰写而成[5][6]。他也为化学家欧内斯特·康特Ernest Guenther)出版的著作《精油》(The Essential Oils,共六期)撰文[6]

潘佛亦在植物中发现了一些已有的化合物,例如[7]

化合物 植物 植物生长的地区
柠檬油 澳洲灌木 澳洲
澳洲胡桃油英语Macadamia oil 不详 夏威夷
香草精 泪柏英语Lagarostrobos 澳洲塔斯曼尼亚州
百里酚 柳香桃英语Agonis flexuosa 不详
4-异丙基苯酚 小桉树 不详
一种可提炼樟脑的化合物 盖节拉木英语Geijera parviflora 澳洲昆士兰州
一种用于消毒药水的化合物 千层树 澳洲新南威尔士州

他研究了这类从植物中萃取的化合物,例如在1921年,潘佛指出了胡椒酚英语Chavicol的结构、以及从胡椒酚合成出薄荷醇和百里酚的方法;当中,他对合成薄荷醇的研究成功打破日本垄断薄荷醇市场的局面[1][7]。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潘佛发表了一系列论文,阐述澳洲茶树精油的高度抗菌活性英语Antibacterial activity[1]。除了研究化合物性质外,潘佛也研究了不同植物品种在化学上的差异[1]。他还研发从桉树副产品制造汽车燃料英语Motor fuel、以及从新南威尔士州相思树提取树胶英语Natural gum的方法,这些研究都具有战时价值[7]

潘佛与林业部门、司法部门合作,推动在新南威尔士州沿海城镇坦卡里英语Tuncurry, New South Wales的坦卡里监狱(Tuncurry Prison Camp)种植一种千层树;这种千层树带柠檬香味,潘佛打算把香味用于商业用途,制造上乘香水[3]。他也参与了推动在澳洲种植油桐树的计划,设立种植园,旨在令澳洲的桐油供应不依赖进口[3]

潘佛亦对药剂学有所建树,因为他成功发现薄荷醇和百里酚的合成方法,加上一些澳洲精油也具备药用价值[5]。因此,潘佛获新南威尔士州药剂学学会(后合并至澳洲药剂学学会英语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Australia)授予终生会员称号,并受邀出席该学会在1935年的百年纪念会议[5]

工业化学相关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潘佛具有远见,把眼光放到战事结束后,希望澳洲在战后能够以毁馏英语Destructive distillation为基础,与塑胶合成橡胶主导的新时代接轨,达到自给自足[7]。他在1943年获任命为新南威尔士州塑料咨询委员会(Plastics Advisory Committee)的委员,并在1945年以新南威尔士州的名义出访美国加拿大欧洲,考察这些地方的塑料工业英语Plastics industry发展,并就塑料工业从业员的培训事宜提供意见[5]。潘佛自1955年起在澳洲塑料生产商孟山都公司工作了数年[1]。他又曾在1961年至1964年担任澳洲塑料研究所Plastics Institute of Australia)的技术秘书,并获授予终生会员称号[5]

潘佛少年时曾为油漆公司工作,日后仍对油漆化学保持兴趣,他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便以〈商业铅丹的化学分析〉为题[5]。潘佛是澳洲标准组织英语Standards Australia的创会成员,并领导组织里一个处理镀膜标准的委员会[5]。他于1946年获选为英国油类与油漆化学家协会Oil & Colour Paint Chemists' Association)澳洲分部的创会主席,在1947年至1948年出任该会新南威尔士州分支的主席,并在1956年获选为协会的荣誉会员[5]

学术管理工作

出任科技相关公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2年,潘佛获任命为新南威尔士州联邦政府科学联络局(Scientific Liaison Bureau)副局长,负责确保战时的科学问题能循正确渠道处理、由最具资格的科学家解决,同时亦要在公众与科学界、技术界、工业界之间担当桥梁角色[5][7]。他亦在前一年获委任为科学与工业研究议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前身)的成员[8]

参与化学或科学组织

潘佛是悉尼技术学院(新南威尔士皇家学会前身)的创立者之一,在1913年至1948年担任该会的荣誉秘书,1935年出任新南威尔士皇家学会会长[1][5]。他又在澳洲皇家化学学院英语Royal Australian Chemical Institute创立翌年的1918年成为会员,1924年成为院士[5]。1949年,潘佛在澳洲和新西兰科学促进会英语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的会议上担任讲师[5]

化学教育

潘佛曾与植物学家同事合作撰写知名教科书《桉树:植物学、栽种、化学和应用》(The Eucalypts: Botany, Cultivation, Chemistry, and Utilization),此书在1961年出版[5]

对博物馆学的贡献

潘佛在1919年10月获政府任命为技术博物馆(1950年更名为应用艺术与科学博物馆,主要分馆为动力博物馆)的助理经济化学家(Assistant Economic Chemist),作为亨利·乔治·史密斯的助理,翌年接替退休的史密斯,成为博物馆的经济化学家[1][9]。他在1927年擢升为策展人,1948年升为馆长,直至1955年退休[1]

潘佛为澳洲的博物馆展示技术带来创新,他在1930年代引进荧光照明技术,1950年在博物馆建起了澳洲首个天象仪[1]。此外,技术博物馆在1930年代开始收藏的塑胶藏品系列主要是由潘佛促成,该系列包含不同的塑胶原材料和制成品,至今仍保存于动力博物馆[10]

潘佛在1936年出席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博物馆和艺廊会议,其后在翌年成立的澳洲博物馆协会(Museum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其后合并成为现机构英语Museums Australia)担任司库,至1955年卸任,并获授予荣誉院士称号[5]。他又在1938年得到纽约卡内基公司英语Carnegie Corporation of New York的奖金,赴欧美考察科学博物馆[1]。潘佛一直致力推动由信托管理博物馆,最终成功立法,有关法令在1945生效[1]

荣誉

1934年,澳洲皇家化学学院向潘佛颁发亨利·乔治·史密斯纪念奖(Henry George Smith Memorial Award),以奖励他对澳洲精油的化学研究[7]。1951年,潘佛获颁新南威尔士皇家学会奖章,以奖励他对学会和科学两者的贡献[5]。他又在1954年获美国化学学会授予弗里切奖(Fritzsche award),奖品包括金奖章和1,000美元奖金(约等同现今的11,738美元)[5]

以下列出潘佛所获荣誉头衔的全称及缩写[11][12]^

个人生活和性格

潘佛信奉基督教圣公宗[1]。在工作方面,他为人机警,思维敏捷,记忆力好,工作效率和能力皆高,才干远超常人[1][3][5]。在交际方面,潘佛待人通常和蔼友善,大方且乐于助人,而且很具幽默感,常常令博物馆的工作气氛活跃起来[1][3]。他最重视勤奋、效率和准时,如果别人达不到这些准则,他就会被惹怒,但是怒气来也快、去也快,不消一会便回复友善[5]。接受传媒采访时,潘佛说话如连珠炮发,神色愉快[7]

潘佛热爱游历,曾到访澳洲国内外的不同地方,作观察和记录[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段时间,他游览欧洲多国,到纳粹德国观察宽阔的战时用高速公路洛伊纳的巨型煤液化工厂,到意大利参观一座远比澳洲先进的人工羊毛厂,到英国伦敦考察技术发展、在当地人群起欢迎下为英国防空组织英语Air Raid Precautions in the United Kingdom宣传;他本来还打算到访捷克斯洛伐克,但在德国科学家朋友的劝阻下打消想法,因而与数天后的战事(德国出兵)擦身而过[7]

潘佛重视健康,反对吸烟,身材瘦削[1]。健谈的他虽不会观赏板球对抗赛,但可以与别人谈论板球球员[3]

家庭

亚瑟·德·雷蒙·潘佛的父亲名为大卫·德·雷蒙·潘佛(David de Ramon Penfold,1864年-1901年),母亲名为伊利沙白·伊曼纽尔(Elizabeth Emanuel,1866年-1937年),两人于1889年4月在圣雅各教堂成婚[4][13]。亚瑟是长子,三个弟弟分别名为维克托(Victor)、西德尼(Sidney)、雷蒙(Ramon[1][4][14]

潘佛在1915年8月与来自艾士菲的埃尼斯·吉尔伯特·加德纳(Eunice Gilbert Gardner)结婚,两人的婚礼在圣雅各教堂由弗朗西斯·文特沃思-谢尔兹英语Francis Wentworth-Sheilds牧师见证下举行[15]。两人育有一女,名为杜尔西·乔伊·潘佛Dulcie Joy Penfold),她亦是博物馆学家[1]。埃尼斯在1957年逝世后,她的姊妹洛娜·梅·加德纳(Lorna May Gardner)于1959年6月在达令赫斯特结婚,两人没有子女[1]

逝世及安葬

潘佛晚年在澳洲堪培拉的阿拉姆比护理院(Allambee Nursing Home)度过,并于1980年6月16日在护理院逝世,终年89岁[16]。他的遗体以圣公宗仪式进行私人火葬,骨灰安置于新南威尔士州北莱德英语North Ryde, New South Wales北郊纪念花园英语Northern Suburbs Crematorium, Sydney[1][11][16]

纪念

潘佛在1950年委托W. J.制造公司(W. J. Manufacturing Co. Pty. Ltd.)为他制作半身像英语Bust (sculpture),半身像由弗雷德里克·福克斯(Frederick Fuchs)设计,以酚醛树脂制成;潘佛在1955年退休时把半身像送给霍华德·麦克恩(Howard McKearn),后来麦克恩在1988年把它捐赠予动力博物馆,令半身像在博物馆保存至今[10]

除了半身像外,动力博物馆亦有多项与潘佛有关的收藏,包括[17]

  • 由他撰写、关于植物精油的实验笔记和研究档案
  • 他的文章、通讯、商业笔记、报告
  • 他曾使用的放大镜

参考资料

引用

文献

书籍、百科全书及期刊

网页

新闻报导及原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