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孝靜帝
魏孝靜帝 | |||||||||
---|---|---|---|---|---|---|---|---|---|
統治 | 534年-550年 | ||||||||
出生 | 524年 | ||||||||
逝世 | 552年1月21日 | (27—28歲)||||||||
| |||||||||
政權 | 東魏 |
魏孝靜帝元善見(524年—552年1月21日),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魏孝文帝元宏曾孫,清河文宣王元亶嫡子,母清河王妃胡智,南北朝時期東魏唯一一代皇帝。政權被高歡父子控制。
生平
魏孝靜帝出生於公元524年。
永熙三年(西元534年)七月,魏孝武帝從洛陽出逃,投靠在長安的宇文泰。元善見父元亶原本自以為可以被權臣高歡擁立為帝,但十月,高歡和百僚詳細商議後,決定立元善見為皇帝,承嗣魏孝明帝元詡。即位於鄴城東北,改元天平,東魏正式建立,年僅十一歲。由於年幼,由高歡輔政。
高歡善於玩弄權術,權傾朝野,令孝靜帝天天都提心吊膽,對高歡頗為畏懼。高歡雖屢敗於勁敵西魏宇文泰,但一直把持權力。而高歡死後,其子高澄承繼父職,權勢更大。孝靜帝在鄴城東打獵,騎馬疾馳,監衛都督從後叫:「天子不要馳馬,高澄發怒。」高澄侍飲,舉起大酒杯勸酒,孝靜帝不悅說「自古無不亡之國,朕何需要這樣活着?」被高澄令手下崔季舒打了三拳。孝靜帝與荀濟等密謀要刺殺高澄,但事蹟敗露,高澄帶兵入宮,指責孝靜帝謀反,孝靜帝駁斥,高澄痛哭謝罪,與孝靜帝痛飲到深夜,但三天後就將孝靜帝幽禁於含章堂而將荀濟等烹殺於市。
公元549年,高澄遇刺。孝靜帝一度以為自己有望掌權,但高澄的胞弟高洋繼續掌權,孝靜帝感慨高洋對自己仍然不能相容,並被迫加高洋為使持節、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大行台、齊郡王,食邑一萬戶,很快再進封齊王。高洋見篡魏之時機已到,於次年迫使孝靜帝進他為相國,總百揆,封冀州渤海長樂安德武邑、瀛州之河間高陽章武、定州之中山常山博陵十郡,邑二十萬戶,加九錫殊禮,再禪位於他,改國號「齊」,東魏亡。
北齊封元善見為中山王,邑一萬戶;上書不稱臣,答不稱詔,載天子旌旗,行魏正朔,乘五時副車;封王諸子為縣公,邑各一千戶;奉絹三萬匹,錢一千萬,粟二萬石,奴婢三百人,水碾一具,田百頃,園一所;於中山國立魏宗廟。
天保二年十二月己酉(552年1月21日),高洋灌醉元善見的妻子高皇后(太原長公主),派人用毒酒毒死了元善見,又殺死了他的三個兒子,元善見時年28歲。
天保三年二月,北齊上諡號孝靜皇帝,將元善見葬於鄴縣漳河以北。他的陵墓曾經被高洋發掘,因崩塌死了六十人,高洋投其梓宮於漳水[1][2][3]。
孝靜帝文武雙全,自幼聰明,能洞悉先機,且好文學,美容儀。力能挾石獅子以逾牆,射無不中。嘉辰宴會,多命群臣賦詩,從容沉雅,有孝文風。
經濟政策
天平初年,考慮到各地移民尚未建立起家業,孝靜帝詔令政府支付一百三十萬石的粟加以救助。天平三年秋,並、肆、汾、建、晉、泰、陝、東雍、南汾等州遇到旱災,饑民開始逃荒,直到天平四年才下詔救濟,死於饑荒者眾多。孝靜帝時期,政府在沿海地區設置煮鹽灶,滄州有灶一千四百八十四,瀛州有四百五十二灶,幽州有一百八十灶,青州有五百四十六灶,邯鄲有四個灶。每年可產鹽二十萬九千七百二斛四升,國家從中得益不少[4]。
家庭
魏孝靜帝家族 | ||||||||||||||||||||||||||||||||||||||||||||||||||||||||||||||||||||||||||||||||||||||||||||||||||||||||||||||||||||||||||||||||||||||||||||||||||||||||||||||||||||||||||||||||||||||||||||||||||||||||||||||||||||||||||||||||||||||||||||||||||||||||||||||||||||||||||||||||||||||||||||||||||||||||||||||
---|---|---|---|---|---|---|---|---|---|---|---|---|---|---|---|---|---|---|---|---|---|---|---|---|---|---|---|---|---|---|---|---|---|---|---|---|---|---|---|---|---|---|---|---|---|---|---|---|---|---|---|---|---|---|---|---|---|---|---|---|---|---|---|---|---|---|---|---|---|---|---|---|---|---|---|---|---|---|---|---|---|---|---|---|---|---|---|---|---|---|---|---|---|---|---|---|---|---|---|---|---|---|---|---|---|---|---|---|---|---|---|---|---|---|---|---|---|---|---|---|---|---|---|---|---|---|---|---|---|---|---|---|---|---|---|---|---|---|---|---|---|---|---|---|---|---|---|---|---|---|---|---|---|---|---|---|---|---|---|---|---|---|---|---|---|---|---|---|---|---|---|---|---|---|---|---|---|---|---|---|---|---|---|---|---|---|---|---|---|---|---|---|---|---|---|---|---|---|---|---|---|---|---|---|---|---|---|---|---|---|---|---|---|---|---|---|---|---|---|---|---|---|---|---|---|---|---|---|---|---|---|---|---|---|---|---|---|---|---|---|---|---|---|---|---|---|---|---|---|---|---|---|---|---|---|---|---|---|---|---|---|---|---|---|---|---|---|---|---|---|---|---|---|---|---|---|---|---|---|---|---|---|---|---|---|---|---|---|---|---|---|---|---|---|---|---|---|---|---|---|---|---|
|
曾祖父母
生祖父母
生父母
嗣父
兄弟姐妹
- 元景植,東魏驃騎大將軍、光祿勛、開府儀同三司、宜陽孝武王
- 河南公主,嫁潁川崔祖昴,散騎常侍、光祿勛、武津縣公
- 馮翊公主,嫁勃海高澄,侍中、尚書令、領軍、開府儀同三司、勃海王世子
- 元威,東魏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清河王
- 元謙,東魏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潁川王
后妃
兒子
- 元長仁等三子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資料
- ^ 《魏書·卷十二·帝紀第十二》:二年十二月己酉,中山王殂,時年二十八。三年二月,奉諡曰孝靜皇帝,葬於漳西山崗。其後發之,陵崩,死者六十人。
- ^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二年十二月己酉,中山王殂,時年二十八。三年二月,奉諡曰孝靜皇帝。葬於鄴西漳北。
-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六十四》:是月,齊主飲公主酒,使人鴆中山王,殺之,並其三子,諡王曰魏孝靜皇帝,葬於鄴西漳北。其後齊主忽掘其陵,投梓宮於漳水。
- ^ [魏書·卷一百一十食貨志]
- ^ 《魏書·卷十二·帝紀第十二》:孝靜皇帝,諱善見,清河文宣王亶之世子也。母曰胡妃。永熙三年,拜通直散騎侍郎。八月,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出帝既入關,齊獻武王奉迎不克,乃與百僚會議,推帝以奉肅宗之後,時年十一。
- ^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東魏孝靜皇帝諱善見,清河文宣王亶之世子也。母曰胡妃。永熙三年八月,拜開府儀同三司。孝武帝既入關,勃海王高歡乃與百僚會議,推帝以奉明帝之後,時年十一。
-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六十》:帝不堪憂辱,詠謝靈運詩曰:「韓亡子房奮,秦帝仲連恥。本自 江海人,忠義動君子。」常侍、侍講潁川荀濟知帝意,乃與祠部郎中元瑾、長秋卿劉思逸、華山王大器、淮南王宣洪、濟北王徽等謀誅澄。大器、鷙之子也。帝謬為敕問濟曰:「欲以何日開講﹖」乃詐於宮中作土山,開地道向北城。至千秋門,門者覺地下響,以告澄。澄勒兵入宮,見帝,不拜而坐,曰:「陛下何意反﹖臣父子功存社稷,何負陛下邪!此必左右妃嬪輩所為。」欲殺胡夫人及李嬪。
前任: 北魏孝武帝元修 |
中國北朝皇帝 534-550 |
繼任: 北齊文宣帝高洋 |
前任: 北魏孝武帝元修 |
東魏皇帝 534-550 |
北齊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