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口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陰口之戰,公元前564年(周靈王八年,魯襄公九年,晉悼公九年,楚共王二十七年,鄭簡公二年,齊靈公十八年,宋平公十二年,衛獻公十三年,曹成公十四年,杞孝公三年,邾宣公十年,滕成公十一年,薛獻公十五年,莒犂比公十三年),晉悼公率領十一國諸侯聯軍攻打鄭國的作戰。

前565年,鄭國因為蔡國親附楚國,於是攻打蔡國,俘虜蔡國司馬公子燮,楚國令尹公子貞於是發兵攻打鄭國,在晉悼公元年(前572年)伐鄭之後,依附晉國七年的鄭國再次依附楚國。前564年二月,鄭簡公到楚國朝見楚共王。十月,晉悼公聯合魯襄公、宋平公、衛獻公、曹伯(曹成公)、子(莒犂比公)、邾子(邾宣公)、滕子(滕成公)、薛伯(薛獻公)、杞伯(杞孝公)、小邾子(小邾穆公)、齊國世子光共十一國討伐鄭國。十月十一日,魯國季孫宿、齊國的崔杼宋國皇鄖跟晉國荀罃士匄進攻鄟門。衛國北宮括曹國軍隊、邾國軍隊跟隨晉國荀偃韓起進攻師之梁門,滕國軍隊、薛國軍隊跟隨晉國欒黶士魴進攻北門,杞國軍隊、郳國(小邾國)軍隊跟隨晉國趙武魏絳砍伐路邊的栗樹。十月十五日,聯軍駐紮在汜水邊上,鄭國人害怕,就派人求和。荀偃想要等待楚國救援,和楚軍決戰。諸侯都不想打仗,於是就允許鄭國講和。十一月初十日,鄭國和諸侯在戲地結盟,鄭國的六卿公子騑(子駟)、公子發(子國)、公子嘉(子孔)、公孫輒(子耳)、公孫蠆(子蟜)、公孫舍之(子展)及他們的大夫、卿的嫡子,都跟隨鄭簡公赴會。鄭國在盟會上表示出夾在晉楚兩國間為難的態度,晉悼公於是帶領諸侯再次進攻鄭國。十二月初五日,攻擊鄭國的三面城門,十二月二十日在陰阪渡河,侵襲鄭國。駐紮在陰口然後撤軍。子孔想要攻擊晉軍,被子展反對。楚共王進攻鄭國,子駟主導鄭國就和楚國講和。公子罷戎進入鄭國結盟,一起在中分盟誓。楚共王的母親楚莊王夫人去世,楚共王沒有能安定鄭國就回國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