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勝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葛勝仲(1072年—1144年),魯卿常州江陰(今屬江蘇)人。[1]

葛書思之子。熙寧五年(1072年)生。幼時聰慧,日誦數千言,九歲能文。十九歲隨父宦居楚州漣水(今屬江蘇)縣。在漣水,同父親的上司張磐之女張濩成婚,生子葛立方紹聖四年(1097年),進士及第,授官杭州司理參軍。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爲兗州教授。崇寧二年(1103年),入京為太學正。政和四年(1114年),擢拔為國子司業,六年,任國子祭酒,以言事落職提舉江州太平觀。宣和元年(1119年),知汝州(今河南臨汝),因反對宦官李彥括田,徙官湖州(今屬浙江),當地草盜縱橫,勝仲修城郭,閱士卒,賊人知難而去。宣和六年,移官鄧州(今河南鄧縣),[2]因拒絕朱勔索取白雀等飛禽,再度落職,以通奉大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3]靖康元年,居江陰故里。二年,寓居平江。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再知湖州,[4]與卞山葉夢得常以詞唱和。紹興元年(1131年),罷歸,晚年寓居丹陽。紹興十四年(1144年),卒,文康[5]次年九月,其子葛立方扶柩歸葬江陰花山。其婿章倧撰行狀。有《丹陽集》八十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出二十四卷。

註釋

  1. ^ 宋史》作丹陽人,誤。
  2. ^ 《吳興志》載:「葛勝仲,大中大夫、充顯謨閣待制。宣和四年十月初四日到任,六年九月初六日移知鄧州安撫使。」
  3. ^ 《宋會要·職官》六九之一六載:「(宣和元年十二月十一日)顯謨閣待制、知鄧州葛勝仲提舉江州太平觀。」
  4. ^ 《宋史》卷四四五本傳載:「改湖州,尋徒鄧州。復知湖州。」
  5. ^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五十二載:紹興十四年九月辛亥,「顯謨閣待制提舉毫州明道宮葛勝仲卒。後諡文康」。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445》,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書目

  • 章倧:《葛勝仲行狀》,《丹陽集》卷二四
  • 王兆鵬:《葛勝仲、葛立方年譜》,收入《兩宋詞人年譜》,臺北:文津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九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