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內塔號護衛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
普魯士王國
艦名 菲內塔號
艦名出處 菲內塔德語Vineta
建造者 但澤王國船廠
動工日 1860年
下水日 1863年6月4日
服役日 1864年3月3日
除籍日 1884年8月12日
結局 1897年拆解報廢
技術數據
艦級 阿里阿德涅級
艦型
排水量
  • 標準:2,113噸
  • 滿載:2,504噸
全長 73.32米
全寬 12.9米
吃水 6.53米
動力輸出 1,580匹指示馬力(1,180千瓦特
動力來源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英語Marine steam engine
帆索方案 全帆裝索具
速度 11.7節
續航距離 1,350海里以11節
船員 35名軍官、345名水兵
武器裝備 28 × 68磅滑膛炮

菲內塔號(德語:SMS Vineta[註 1])是普魯士海軍建造的阿科納級護衛艦的三號艦,得名於神話之城菲內塔德語Vineta。作為19世紀50年代普魯士大規模造艦計劃的一部分,該艦於1860年開始在但澤王國船廠鋪設龍骨,1863年6月下水,至1864年3月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為了能在海外長期部署,菲內塔號的設計結合了蒸汽和風帆動力以擴大航程,並裝備有二十八門68磅滑膛炮。它最初被定型為蓋甲板護衛艦,自1884年起又重歸類為巡洋巡防艦

菲內塔號在服役生涯中曾進行過多次海外巡航。在首次航行中,該艦最初於1865年11月被派往南美,繼而於1866年橫渡太平洋前往東亞,至1868年10月經印度洋返回基爾。此舉使其成為第一艘完成環球航行德語Liste von Weltumrundungen的普魯士軍艦,儘管這並非事先安排好的。1871年,菲內塔號又被派往西印度群島擔任駐地艦德語Stationsschiff,以維護德國在當地的經濟利益。繼1875年至1977年再次完成環球航行後,它轉而擔任海軍學員教學艦,同樣開展海外訓練巡航。菲內塔號於1884年從海軍名錄英語Navy List中除籍,改為充當供新兵和輪機兵訓練的廢船德語Hulk (Schiffstyp),直至1897年拆解報廢。

設計

19世紀50年代,隨着普魯士的對外貿易在全球範圍內擴張,亟需採購以螺旋槳推進方式的機帆動力並用、木製結構軍艦來維護其在海外市場上的利益活動。為此,普魯士海軍決定以從英國置換而來的風帆巡防艦忒提斯號英語HMS Thetis (1846)為藍本設計阿科納級護衛艦,使之不僅配備蒸汽動力的技術創新,而且還配備具有相應大巡航半徑的傳統航行設施,能夠勝任所謂的「駐地艦德語Stationsschiff」職責。它們將主要擔負保護海外居留僑民和海外警備任務。[1]

菲內塔號的水線長全長分別為65.50米和73.32米,有12.9米的舷寬以及5.52米的前吃水和6.53米的後吃水;其設計排水量為2,113噸,滿載時則可達2,504噸。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為35名軍官和345名水兵。由於當時國產主機的質量不佳,軍方遂直接向英國的約翰·佩恩父子英語John Penn and Sons採購了一台臥式兩缸單脹往復式蒸汽機英語Marine steam engine提供動力,用以驅動一副直徑為4.8米的雙葉螺旋槳。蒸汽則由四座燃煤箱型火管鍋爐英語Fire-tube boiler供應,這使得它在1,580匹指示馬力(1,180千瓦特)額定功率下的最高航速可達11.7(21.7公里每小時),並且能夠以11節(2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連續航行1,350海里(2,500公里)。為了在煤炭可能稀缺的海外長期部署時作為蒸汽機的輔助動力,菲內塔號還配備有一套總帆面積德語Segelfläche為2,200平方米的全帆裝索具[2]

菲內塔號裝備有二十八門68磅滑膛炮,均為前裝式。自1869年起,這些火炮又被替換為十七門150毫米22倍徑後裝式英語Breechloader箍炮德語Ringkanone和兩門125毫米23倍徑箍炮。[3]

服役歷史

菲內塔號於1860年開始在但澤王國船廠鋪設龍骨,1863年6月4日下水,至1864年3月3日移交英語Ship commissioning首任艦長、海軍上校漢斯·庫恩德語Hans Kuhn (Marineoffizier)指揮。[3]在同年的普丹戰爭期間,該艦尚未完成舾裝,卻仍於4月30日在但澤附近向丹麥風帆戰艦斯科約德號(Skjold)開火,儘管未能造成任何傷害。[4]

首次環球航行

菲內塔號於1864年的插畫

1864年10月,菲內塔正式入役,最初駐守基爾港。隨着巴拉圭戰爭南美洲爆發,普魯士駐巴西公使館秘書特奧多爾·馮·本生德語Theodor von Bunsen威廉國王請求協助和保護普魯士在當地的財產。威廉國王遂下令派出菲內塔號。該艦於1865年11月19日離開基爾,至1866年1月20日抵達里約熱內盧,並在那裏一直駐留到2月4日。它隨後駛向蒙特維多,於2月18日抵達。由於可以預見戰爭的進程將不再危及普魯士在該地區的利益,庫恩便收到了新的命令:因西班牙—南美戰爭德語Spanisch-Südamerikanischer Krieg即將在智利爆發,菲內塔號應保護普魯士在那裏的貿易利益。[5]

菲內塔號於1866年3月18日從蒙特維多啟程,並於5月初穿越勒梅爾海峽,因為麥哲倫海峽據稱已由智利佈設了水雷。當時,艦上的紀律顯然只能通過嚴厲的懲罰來維持,這甚至迫使一名船員在合恩角附近自殺。[6]當該艦於1866年5月6日到達瓦爾帕萊索時,有17名水兵獨自從那裏逃跑。然而,在太平洋作戰的西班牙艦隊早在3月31日便已經炮擊了瓦爾帕萊索,然後轉向北方攻擊秘魯的卡亞俄,菲內塔號來晚了一步。於是它便在智利沿岸巡邏,為從英國抵達的秘魯護航船隊提供煤炭。當庫恩看不到普魯士在智利的貿易利益會受到進一步威脅時,他奉命先行駛往卡亞俄。由於據信駐紮在當地的西班牙軍艦已經撤離,船員們因此得到了額外的假期和多一個月的軍餉,這顯著提升了士氣。[7]在秘魯逗留後,庫恩遵照他的進一步命令,橫渡太平洋前往中國。[5]

1866年9月2日,菲內塔號離開南美洲。在中途經停夏威夷後,該艦首先駐泊在上海,成為打擊中國海盜的國際部隊的一份子,然後在中國和日本之間穿梭——後者正處於戊辰戰爭前的動盪時期。1867年10月27日,儘管有日本引水人跟艦,但菲內塔號還是在平戶海峽日語平戸瀬戸撞上了懸崖,鬆脫時嚴重受損,不得不在上海修理了四個月。庫恩於1868年5月晉升為海軍少將,隨即率艦經印度洋回國復命,於同年10月抵達基爾。[5]這使得菲內塔號成為普魯士海軍中第一艘完成環球航行德語Liste von Weltumrundungen的軍艦,儘管是計劃外的。[8]

後續運用

返回德國後,菲內塔號首先進行了全面檢修,然後從1871年開始被派往西印度群島擔任為期兩年的駐地艦德語Stationsschiff。1872年初,該艦在時任艦長、海軍上校卡爾·斐迪南·巴奇德語Karl Ferdinand Batsch的指揮下,首先停留在巴西東岸,然後奉命前往海地,解決海地角太子港的德國商人訴求。5月23日,菲內塔號與同樣派駐西印度的姊妹艦瞪羚號一起離開夏灣拿,於6月11日抵達太子港,當地的兩艘炮艦不戰而降,使得它們可以強制該國政府執行德國債權人所申索的款項。[9]

1873年,菲內塔號本應從西印度群島加入國家分艦隊德語Reichsgeschwader,與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其他幾艘艦艇一起參加新的環球航行,以期提高剛成立不久的德意志帝國的聲望。然而,航行於1873年3月10日被迫終止,因為州省革命英語Cantonal rebellion隨着西班牙第一共和國的建立而爆發。菲內塔號只得與其他艦艇一起返回歐洲,除了新任命的西印度駐地艦信天翁號。在越洋期間,由於缺乏煤炭,該艦不得不由分艦隊的旗艦腓特烈·卡爾號鐵甲艦部分拖曳,直到它抵達普利茅夫。隨後,菲內塔號被委派為在西班牙海岸外巡邏的德國分艦隊的一份子。[10]

1875年至1877年間,菲內塔號在時任艦長、海軍上校亞歷山大·馮·蒙茨德語Alexander von Monts的指揮下又進行了一次環球航行,然後作為海軍學員教學艦,繼續開展海外長途拉練,例如前往南美。1884年8月12日,該艦正式從海軍名錄英語Navy List中除籍,並在威廉港充當供新兵和輪機兵訓練使用的廢船德語Hulk (Schiffstyp),直至1897年以55,220金馬克的價格售至基爾拆解報廢。其艦艏飾則被保留了下來,現存於米爾維克海軍學院德語Marineschule Mürwik[3]

註釋

腳註
  1.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 即「陛下之艦」。
引用
  1. ^ 日本海人社,第6頁.
  2. ^ Gröner,第68頁.
  3. ^ 3.0 3.1 3.2 Gröner,第69頁.
  4. ^ Voigt,第362頁.
  5. ^ 5.0 5.1 5.2 Voigt,第362–370頁.
  6. ^ Carreras & Maihold,第36頁.
  7. ^ Carreras & Maihold,第43頁.
  8. ^ Carreras & Maihold,第131頁.
  9. ^ S.M.S. Vineta (1863). deutsche-schutzgebiete.de. [2023-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5). 
  10. ^ Sondhaus,第121頁.

參考資料

  • 日本海人社 (編). 《德国巡洋舰史》. 由章騫審校.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436-6431-9. 
  • Gröner, Erich.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1815–1945. Band 1: Panzerschiffe, Linienschiffe, Schlachtschiffe, Flugzeugträger, Kreuzer, Kanonenboote. Münche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82. ISBN 3-7637-4800-8. 
  • Wiechmann, Gerhard. Sandra Carreras; Günther Maihold , 編. Preussen und Lateinamerika: im Spannungsfeld von Kommerz, Macht und Kultur. Europa-Übersee Bd. 12. Münster: LIT Verlag. 2004. ISBN 978-3-8258-6306-7. 
  • Voigt, Christian. Aus dem Tagebuche eines "Vineta"-Fahrers (1865-1868). Marine-Rundschau. 1928, (33. Jg.). 
  • Sondhaus, Lawrence. Naval Warfare, 1815–1914. London: Routledge. 2001. ISBN 978-0-415-214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