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萊希 (組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以色列自由戰士—萊希
לח"י – לוחמי חרות ישראל
Lohamei Herut Israel – Lehi
領導人亞伯拉罕·斯特恩
拿單·耶林-莫爾英語Natan Yellin-Mor
伊扎克·沙米爾
伊斯雷爾·伊利達英語Israel Eldad
成立1940年8月
解散1948年末
分裂自伊爾貢
繼承者戰士名單英語Fighters' List
以色列王國 (組織)英語Kingdom of Israel (group)
閃族行動英語Semitic Action
意識形態修正錫安主義
斯特恩主義英語Avraham Stern[1]
法西斯主義(至1942年)[2][3][4][5]
民族布爾什維克主義(1944年後)[6]
反帝國主義(1945年後)[7]
政治立場社團主義[8]
官方色彩藍色
黨旗

萊希Lehi希伯來語發音:[ˈleχi]希伯來語לח"י – לוחמי חרות ישראלLohamei Herut Israel – Lehi,「以色列自由戰士—萊希」),常被蔑稱為「斯特恩幫」,[9][10][11][12]是一個由亞伯拉罕·斯特恩巴勒斯坦託管地建立的錫安主義準軍事組織[13][14]其公開目標是借用武力將英國當局驅逐出巴勒斯坦,允許猶太人不受限制地移居巴勒斯坦,並建立猶太國家,一個「新的極權主義的希伯來共和國」。[15]此組織在1940年8月建立,當時稱為「以色列國家軍事組織」[1]但一個月後更名為萊希。[16]

萊希1940年從軍事組織伊爾貢分裂,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繼續對抗英國。萊希一開始尋求同法西斯意大利納粹德國合作,以將納粹佔領下的歐洲的所有猶太人轉移到巴勒斯坦作為條件,提議與他們並肩作戰。[2]萊希認為納粹德國相比於英國而言對猶太人威脅較低,故兩次試圖與納粹結盟。[2]二戰期間,該組織宣稱會以「民族主義極權主義的原則」為基礎建立猶太國家。[2][17]1942年斯特恩去世後,萊希的新領導層趨向支持斯大林蘇聯[1]1944年萊希正式宣佈擁護民族布爾什維克主義[6]該組織宣稱其民族布爾什維克主義涉及對左翼和右翼政治元素的融合——斯特恩聲稱萊希融合了左派和右派的元素[2]——然而這一改變不得人心,萊希因此失去他人青睞。[18]

萊希和伊爾貢兩組織被認為需為代爾亞辛村大屠殺負責。萊希多次襲擊巴勒斯坦託管地政府,其中便包括了對英國駐中東大臣莫因男爵的暗殺。[19]1948年5月29日,以色列政府在將萊希的積極分子召入以色列國防軍後,正式解散萊希,雖然其部分成員在幾個月後又執行了另一次恐怖襲擊,即對瑞典外交官福克·伯納多特的謀殺,[20]此行徑遭到了伯納多特調停官職務的接班人拉爾夫·本奇的譴責。[21]以色列在1949年2月14日大赦萊希成員。1980年,以色列設立萊希勛表英語Lehi ribbon以「紀念為以色列建國而鬥爭時採取的行動」。[22]前萊希成員伊扎克·沙米爾在1983年成為以色列總理

成立

亞伯拉罕·斯特恩

萊希於1940年8月由亞伯拉罕·斯特恩建立。[16]斯特恩此前為伊爾貢(「國家軍事組織」)高層成員。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如火如荼,英國正與納粹德國作戰。時任伊爾貢最高指揮官澤埃夫·亞博京斯基決定外交和與英國合作會更加有利於猶太復國事業。在戰爭期間伊爾貢停止了對英國的地下軍事行動。

斯特恩堅稱錫安主義外交時機已盡,此時應武裝抗擊英國。正如其他錫安主義者,他反對1939年白皮書,此白皮書限制了猶太人在巴勒斯坦的移民和土地購買。對斯特恩而言,「希特拉張伯倫沒有區別,達豪布痕瓦爾德集中營的建立也與以色列大門被封閉無區別」。[23]

斯特恩希望讓巴勒斯坦對所有從歐洲流亡的猶太難民開放,並認為這是當時最重要的議題。英國不會接受此主張。因此,斯特恩總結,「依舒夫」(巴勒斯坦猶太人)應當對抗英國而非在戰爭中支持他們。當伊爾貢與英國簽訂合約,斯特恩離開伊爾貢自立門戶,稱其為「以色列國家軍事組織」(Irgun Tsvai Leumi B'Yisrael),後稱為「以色列自由戰士」(Lohamei Herut Israel)。

斯特恩及其黨羽認為為阻止猶太國家的「外國佔領者」而死徒勞無功。他們將「猶太人之敵」(英國)和「仇恨猶太人者」(納粹)分辨開來,認為前者當被擊敗,後者可被擺佈。

1940年9月,此組織被正式命名為「萊希」。[16]

1940年,最終解決方案仍被認為是「毫無可能的」,斯特恩認為希特拉希望通過種族遷徙而非滅絕來達到清除德國國內猶太人的目的。[23][24]1940年12月,萊希甚至與德國聯絡,提出在德國對中東的征服中提供幫助,以換取其對一個不限制移民的猶太國家的認可。[23]

目標與手段

佩塔提克瓦的萊希紀念雕像。半緊握的拳頭,其典故在《塔納赫·詩篇》137:5。[25]

萊希有三大目標:

  • 團結所有有志於解放的人士(即願意參與抵抗英國的人士)。
  • 作為唯一活躍的猶太軍事組織現身於世間。
  • 以武力奪取以色列之地[26]

萊希在其早年間認為通過以猶太軍事援助作為交換,在國際上尋求強有力的盟友來將英國勢力驅逐出巴勒斯坦,便可達到自身目的;這需要建立一個人數眾多而訓練有素的軍隊來「顯示其通過軍事行動實現自由的欲求」。[27]

萊希也自認為是「恐怖分子」,他們也許是最後如此自我定位的組織之一。[28]

萊希地下報紙《前線》(He Khazit)一篇題為《恐怖》的文章如此寫道:

猶太倫理或猶太傳統都不能將恐怖主義排除出戰鬥手段之外。就我們的民族戰爭持續的情況而言,我們毫無道德顧慮。我們面前有妥拉的指引,其道義超過世上其他的任何法律:「你需將他們屠戮殆盡。」

但首要的是,恐怖主義對我們而言是在當前條件下進行的政治戰役的一部分,而且其有很大的作用:用清楚的聲音,向整個世界,以及我們在這片土地之外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同胞,宣告我們正與佔領者作戰。

我們對其道德敗壞已眾人皆知的敵人絕不留情。[29]

此文章提出恐怖主義的目的:

  • 它是為了對抗那些躲藏在其所起草的公文與法律後面的真正的恐怖分子。
  • 它不直接針對人民,它只針對酋首。因此它很有效。
  • 如果它也能將依舒夫從其自滿情緒中喚醒,那便是好上加好。[29]

亞伯拉罕·斯特恩被暗殺後的三位領導人之一,伊扎克·沙米爾,如此為萊希行動的合法性辯護:

有些人說謀殺(T·G·)馬丁(英國刑偵局人員,曾在犯罪嫌疑人中認出沙米爾)是恐怖主義,但稱襲擊軍營是游擊戰爭,而用炸彈轟擊平民是正規戰爭。但我認為,從道德上講,上述三者均是同等行徑。是否用原子彈轟炸一座城市就比暗殺幾個人好呢?我不這麼認為。但沒有人說杜魯門總統是恐怖分子。我們所針對的個人——威爾金、馬丁、麥邁克等等——都是其本人有意繼續與我們為敵的。

因此,針對特定目標是更有效率和道德的手段。在任何情況下,這是我們的唯一可行方法,因為我們太弱小了。對我們而言,這不是關於士兵職業榮譽的問題,而是關於一種思想,一個應當被實現的目標的問題。我們的所作所為在聖經中有很多先例可循,比如基甸參孫的事跡。這對我們的思想有一定影響。我們也借鑑其他爭取自由的民族的歷史——俄國與愛爾蘭革命者,朱塞佩·加里波第約瑟普·布羅茲·鐵托[30]

復興18條原則

復興18條原則

亞伯拉罕在其雜文《復興18條原則》中提出萊希的指導思想:[31]

  1. 民族:猶太民族為契約民族一神教的創始者,先知教導的闡述者,人類文明的旗手,先輩光榮基業的保衛者。猶太人習於自我犧牲和忍受苦難;其視野,生存能力和信念堅不可摧。
  2. 祖國:祖國是由聖經劃定界線的以色列之地。(「當那日,耶和華與亞伯蘭立約,說,我已賜給你的後裔,從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之地。」——《塔納赫·創世紀》)這是生存之地,將是整個民族安全地生活的所在。
  3. 民族與其土地:以色列用劍征服這片土地,在此成為偉大國家,也只能在此復興。因此以色列對這片土地享有所有權。這是絕對權利,不曾失效也將永不失效。
  4. 目標
    1. 收復故土。
    2. 確立主權。
    3. 振興民族。
      不收復故土就不能確立主權,不確立主權就不能振興民族。

下面是此組織在戰爭與征服時期的目標:
  1. 教育:教育整個民族要熱愛自由並積極地保衛以色列的不朽遺產。反覆灌輸民族是其自身主宰的理念。重新確立「劍與書一同從天而降」(《利未記米德拉什》35:8)的信條。
  2. 統一:將整個民族統一在希伯來自由運動的旗幟下。將個人的才能、地位和資源,能量以及大眾的革命熱情集中於民族解放戰爭之中。
  3. 盟約:與所有有意協助本組織的鬥爭運動並提供直接支持的人士和勢力簽訂盟約。
  4. 軍隊:加強並增大在祖國與海外的,以及在地下與兵營之中的武裝力量,以使其成為擁有自己的旗幟、武裝和指揮官的希伯來解放軍。
  5. 戰爭:持續與阻礙目標實現的勢力作戰。
  6. 征服:從外國統治中收復故土,並使江山永固。

這些是該組織在主權與光復時期的任務:
  1. 主權:在收復的故土上重建希伯來主權。
  2. 公義的統治:以猶太道德和先知道義的精神建立社會秩序。在這樣的社會秩序下沒有人會挨餓或失業。所有人都將活在和諧,互相尊重與友愛之中,垂範世間。
  3. 振興荒野:重建廢墟,振興荒野,以迎接大規模移民和人口增長。
  4. 外族:通過交換人口解決外族(即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問題。
  5. 流散者回歸:讓海外猶太人全部回歸其祖國
  6. 強權:希伯來國家將會成為中東與環地中海沿岸的第一流軍事。政治。文化與經濟強國。
  7. 復興:復興希伯來語為整個民族的口頭語言,復興以色列的歷史與精神力量。以復興之火淨化民族精神。
  8. 聖殿:建立第三聖殿作為標誌着全面復興的新時代的象徵。

與法西斯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關係

和左翼的哈加納與右翼的伊爾貢不同,萊希並非由持同一政治、宗教或經濟意識形態的人士組成。該組織是一群志在將以色列之地從英國統治中解放出來的民兵的集合。萊希的大多數領袖將其組織定義為反帝國主義運動,稱他們對英國在巴勒斯坦的殖民統治的反對並非基於特定政策,而是因為外國勢力在猶太人家園的存在。亞伯拉罕·斯特恩將英國託管視為「外國統治」,而不論英國具體政策如何,即使當局施行仁政,他仍會採取激進態勢對抗這樣的帝國主義。[32]

以色列建國初年,幾乎所有政黨都有一些前萊希成員支持。一些萊希領導人成立了名為戰士名單英語Fighters' List的左翼政黨,拿單·耶林-莫爾英語Natan Yellin-Mor為其首領。該黨參與1949年以色列立法選舉,贏得一個議席。一些前萊希成員在1956年建立閃族行動英語Semitic Action,尋求基於與中東其他原住民形成的反殖民主義聯盟,建立一個囊括以色列及其阿拉伯鄰居的區域性聯邦。[33][34][35]

一些作家稱萊希的真實目標是建立極權國家。[36] 培林格和維恩伯格稱此組織的意識形態將「其世界觀確立在准法西斯極右翼思想上,以排外思想、使個人屈從於民族需要的民族本位主義、反自由主義、對民主的完全否定和高度中央集權化政府為特徵。」[3]培林格和維恩伯格稱大多數萊希成員傾心於意大利法西斯運動。[27]

其他人反對這些主張。他們注意到萊希的建議者亞伯拉罕·斯特恩曾在法西斯意大利學習,在當地他拒絕加入也面向外國留學生的大學法西斯組織意大利語Gruppo Universitario Fascista,即便其成員可以獲得很大程度的學費減免。[37]

組織的演變和戰術

萊希的很多戰鬥人員都曾受過專業訓練。一些人曾在位於法西斯意大利奇維塔韋基亞的軍校入讀。[38]另一些人在1938年到1939年間從波蘭軍隊的教官那裏接受軍事訓練。他們在沃倫省特羅興布羅德(佐菲烏夫卡),羅茲附近的波登賓,和安德雷胡夫附近的森林受訓。訓練內容包括使用爆炸物。其中一人隨後稱:

波蘭人視恐怖主義為一門科學。我們已精通破壞由水泥、鐵、木頭、磚塊和塵土建成的結構物的數學原理。[38]

組織開始的行動並不成功。早期通過犯罪行為籌集經費的舉措,譬如1940年在特拉維夫發動的一起銀行搶劫,和1942年1月9日曾導致猶太人路人被害的另一起搶劫,都曾使組織暫時崩潰。萊希又曾設法暗殺羅德的英國秘密警察頭目,導致三名警員被殺,包括兩名猶太人和一名英國人,這起暗殺激起英國和猶太當權者的強烈回應,使兩者合作應對此組織。[39]

巴勒斯坦警察隊通緝令,懸賞斯特恩幫成員:雅科夫·萊夫斯坦(埃利亞夫)、伊扎克·耶澤爾尼茨基(沙米爾)和拿單·耶林-莫爾英語Natan Yellin-Mor

英國當局視斯特恩幫為恐怖組織,曾派保安處(軍情五處殖民地分支)人員追捕其領導人。1942年,斯特恩被捕後,被刑事調查局督察傑弗里·J·莫頓射殺,死況存在爭議。[40]其他幾個成員的被捕導致該組織暫時消失匿跡,直到1942年其中兩位領導人伊扎克·沙米爾埃利亞胡·吉拉迪在另外兩位逃犯拿單·耶林-莫爾英語Natan Yellin-Mor(弗里德曼)和伊斯雷爾·伊利達英語Israel Eldad(謝卜)的協助下越獄後,組織才恢復生氣。(吉拉迪隨後被萊希內部殺害,死況不明。)[39]沙米爾代號「米高」,源自沙米爾敬仰的英雄之一米高·柯林斯。萊希受烏里·茲維·格林伯格伊斯雷爾·伊利達英語Israel Eldad等精神和哲學領袖指引。吉拉迪被殺後,組織領導者為由伊利達、沙米爾和耶林-莫爾構成的三人組。

萊希接受了反帝國主義思想的非社會主義綱領。在此思想下,英國對巴勒斯坦的繼續統治被認為是對託管條款的全面侵犯,而其對猶太人移民的限制則被視為對國際法不可饒恕的侵犯。但他們也針對被其視為叛徒的猶太人,在1948年阿以戰爭中他們與哈加納伊爾貢一同行動針對阿拉伯目標,譬如代爾亞辛村英語Deir Yassin

根據納赫曼·本-耶胡達整理的資料,萊希需為42起暗殺負責,這一數字比伊爾貢和哈加納製造的暗殺的數目的加和還要多。在萊希製造的被本-耶胡達認為是政治性的謀殺當中,多達一半受害者為猶太人。[41]

萊希也拒絕以色列猶太人機構及其相關組織的權威。此組織從成立起到解散前完全是獨立行動的。

被英國抓捕的萊希囚徒在受到審判時拒絕作出辯護。他們只會宣讀聲明聲稱,法庭既然代表佔領軍,就對他們沒有法律效力,因此也就是非法的。基於同樣原因,萊希囚徒拒絕請求大赦,即便是非常明顯大赦可以免除他們的死刑的時候也是如此。舉例而言,曾有萊希成員摩西·巴拉扎尼和伊爾貢成員邁爾·費因斯坦利用藏入橙子之中的手榴彈自殺,以免讓英國當局絞死他們。

戰時與意大利和德國的聯絡

1941年1月的德語附信,附於一份關於與納粹德國結盟的提議的說明之上,被認為由萊希發出。

1940年中期,斯特恩確信意大利人對於在巴勒斯坦成立猶太人的法西斯國家有興趣。[4]他通過中間人摩西·羅特施泰因與意大利當局展開協商,並起草被稱為「耶路撒冷協議」的文件。[4][42]為換取意大利對猶太人在巴勒斯坦主權的認可與其復國行動的支援,斯特恩保證錫安主義將接受法西斯意大利的保護,海法則是其基地,而耶路撒冷老城區除猶太區外都將由梵蒂岡統治。[4]根據海勒的記載,斯特恩的提議將「使『以色列王國』成為軸心國勢力的衛星國」。[43]

但是,「中間人」羅特施泰因實際上是伊爾貢的間諜,此時正與英國人合作,在伊爾貢駐海法情報頭目伊斯雷爾·普利茨克的指揮下進行誘捕行動。[44]與此事相關的英國秘密文件被歷史學家伊利達·哈魯維(現帕爾馬赫檔案館館長)披露,前伊爾貢情報人員伊扎克·伯曼確認。[44]隨後羅特施泰因的身份被揭發,萊希判處他死刑,並派雅科夫·埃利亞夫行刺,但此暗殺令未曾施行。[42][45]然而,普利茨克在1943年被萊希暗殺。[42]

1940年末,萊希認定德意志新秩序和猶太復國事業兩者存在共同利益,向納粹德國提議在二戰期間締結聯盟。[2]萊希提議幫助將歐洲猶太人遷移至巴勒斯坦,以換取德國援助將英國勢力驅逐出巴勒斯坦託管地。1940年末,萊希代表納夫塔利·盧本希克來到貝魯特會見德方官員維爾納·奧托·馮·亨蒂,後者也與哈瓦拉協議相關,這份協議提出自1933年起將猶太人及其資產轉移到巴勒斯坦。盧本希克對馮·亨蒂稱萊希並未展現其全部勢力,並稱他們有能力組織一系列全方面的反英行動。

萊希組織通過以下條件提供合作。萊希將會在中東和東歐有其組織的地方支援破壞與刺探行動。德國將會認可建立在巴勒斯坦(即以色列之地)的獨立猶太國家,所有自願或被政府強制離開歐洲的猶太人將獲准不限人數地進入巴勒斯坦。

斯特恩也提議從歐洲佔領區招募40000名左右猶太人在德國支持下進軍巴勒斯坦以驅逐英國勢力。[2]1941年1月11日,德國駐土耳其海軍武官拉爾夫·馮·德·馬爾維茨中將提交報告(「安卡拉文件」)傳達萊希的提議,在這份提案中,該組織將「在戰爭中積極參與德國一方」,以換取德國對「建立一個歷史性的猶太國家」的支持,這個猶太國將「建基於民族主義和極權主義之上,通過一份條約依附於德意志帝國」。[4][46][47]

根據耶林-莫爾的說法:

盧本希克並沒有攜帶任何備忘錄以提供給德國代表。如果存在這樣的需求,他就會當場草擬相關文件,因為他對意大利「中間人」的先例和與之相關的眾多草案相當熟悉。很顯然亨蒂的一位秘書用自己的話語將提議的精髓記錄下來。[48]

根據約瑟夫·哈勒的說法:

他們在交談中作出的備忘錄是完全真實的文件,上面清晰印有「以色列IZL」的印章。[49]

馮·德·馬爾維茨將這份提議定為機密,上交給德國駐土耳其大使,1941年1月21日這份提議被送往柏林,再無下文。[50]

1941年末,萊希再次試圖聯絡納粹,此次更不成功。[51]秘使耶林-莫爾在能執行其使命前便於敘利亞被捕。[51]

與納粹德國結盟的企圖使斯特恩和萊希失去很多支持。[52]斯特恩幫也與維希法國安全部的黎巴嫩事務局有聯絡,並從中獲得援助。[53]

後續歷史

作為人數從未超過幾百人的組織,萊希依賴小規模而激進的行動以宣揚其理念。他們採取了沙俄的社會革命黨波蘭社會黨戰鬥組織[54]以及愛爾蘭共和軍等組織的戰術。為此,萊希採取了一系列小規模活動,如針對英方高官個人的暗殺(著名目標包括莫因男爵刑偵局偵探、和猶太「通敵者」),和對士兵和警官的掃射。[55]1946年,組織又採納了向英國政治家郵遞炸彈的策略。其他行動包括破壞基建目標,如橋樑、鐵軌、電話線和電報線、和石油精煉廠,此外該組織還利用汽車炸彈襲擊英方的軍隊、警察及行政設施目標。萊希通過私人捐款、勒索銀行搶劫獲取行動資金。早時萊希與伊爾貢一同停止行動達六個月,以避免在哈加納狩獵季節行動中遭其攻擊,後來萊希、哈加納和伊爾貢在猶太抵抗運動中協同行動。猶太抵抗運動解散後,萊希再次獨立行動,其行動為巴勒斯坦猶太人暴動的一部分。

暗殺莫因男爵

1944年11月6日,萊希在開羅暗殺了英國駐中東大臣莫因男爵。莫因男爵是英國在當地的最高級官員。伊扎克·沙米爾隨後宣稱,莫因男爵是因為他對中東阿拉伯聯盟的支持,以及聲稱阿拉伯人在種族上比猶太人更高級的反猶演說而被暗殺的。[56]此次暗殺震撼了英國政府,使時任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勃然大怒。兩位暗殺者埃利亞胡·貝特-祖里埃利亞胡·哈基姆被捕,他們將對自己的審判用作政治宣傳的平台。他們都被處決。1975年,兩者遺體被運回以色列,並獲得國葬待遇。[57]1982年,以色列當局發行一套主題為「為以色列獨立事業犧牲的烈士」的紀念郵票,上面有20位被稱為「絞架烈士英語Olei Hagardom」的人士,貝特-祖里和哈基姆赫然在列。[58][59]

特拉維夫停車場襲擊

1946年4月25日,一支萊希部隊襲擊了特拉維夫一座由英國陸軍第6空降師駐紮的停車場。在密集火力掩護下,萊希成員闖入停車場,近距離射擊他們所遇見的士兵,從武器架上盜取步槍,埋設地雷以掩護撤退,並最終撤離。這次襲擊導致7名士兵被殺,由此造成的憤怒情緒遍佈英國駐巴勒斯坦安全部隊。這種情緒導致英國部隊針對猶太人的報復性暴力行為,英軍同時懲罰性地在特拉維夫道路上施加宵禁並關停了該城的娛樂場所。[55]

襲擊海法警察局

1947年1月12日,萊希成員將一輛滿載炸藥的卡車駛入英國駐海法警察局引發爆炸,導致4人身亡,140人受傷。此事件被稱為「世上首例卡車炸彈事件」。[60]

歐洲行動

貝蒂·克努特,1948年8月24日攝於特拉維夫

在1946年10月炸彈襲擊英國駐意大利大使館後,萊希又發動了一系列針對英國本土目標的行動。1947年3月7日,萊希成員在倫敦發動炸彈襲擊,使英國殖民俱樂部嚴重受損,這間俱樂部是服務於來自英國在非洲和西印度群島的殖民地的士兵和學生的娛樂場所,這起襲擊事件也是萊希在英國本土唯一成功的行動。[61]1947年4月15日,一顆內置有24根管狀炸彈的爆炸裝置被設置在白廳殖民地部。因為定時器存在問題,此裝置未能爆炸。五周後,五位被指稱屬於萊希組織的人士在巴黎逮捕,他們被發現攜帶有製造炸彈的材料,其中有和在倫敦發現的屬同一型號的炸彈。6月2日,兩位萊希成員貝蒂·克努特和雅科夫·萊夫斯坦被從比利時引渡到法國。克努特的其中一個公文包中被發現有要寄往英國官員的信件,其中裝有雷管、電池和定時引信。克努特被判處坐監一年,萊夫斯坦則被處以八個月監禁。他們被捕後不久,又有21枚寄往英國高層人士的信件炸彈被攔截。這些炸彈郵寄自意大利,目標包括貝文艾德禮丘吉爾艾登[62]克努特化名吉爾貝特/伊利沙伯·拉扎勒斯。萊夫斯坦外出行動時化名雅各布·伊萊亞斯;他的指紋也證實他與幾位巴勒斯坦警察被殺和一起針對英國高級專員的未遂暗殺有關。1973年,瑪格麗特·杜魯門寫道,1947年時也有信件炸彈針對其父親,時任美國總統哈里·S·杜魯門[63]前萊希領導人耶林-莫爾承認有信件炸彈被寄往英方目標,但否認有任何炸彈被寄往杜魯門。[63][64]

針對修·特雷弗-羅珀的死亡威脅

1947年《希特拉的末日》(The Last Days of Hitler)出版後不久,萊希向此書作者修·特雷弗-羅珀發佈死亡威脅,因為他對希特拉的描繪讓萊希組織認為其試圖撇清德國民眾的責任。[65]

開羅-海法線火車炸彈襲擊事件

第一次中東戰爭前夕,萊希組織多次在開羅-海法鐵路沿線埋設地雷。1948年2月29日,萊希在雷霍沃特以北埋設地雷,火車觸雷造成28名英軍士兵死亡,35人受傷。3月31日,萊希在賓亞米納附近埋雷,造成40名平民死亡,60人受傷。

代爾亞辛村大屠殺

1948年的萊希女戰士

對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村莊代爾亞辛英語Deir Yassin的襲擊是萊希組織最廣為人知的行動之一。

英國撤離巴勒斯坦的數月前,阿拉伯聯盟支持的阿拉伯解放軍佔領了在耶路撒冷特拉維夫沿線的幾個戰略要點,以阻斷耶路撒冷猶太區的物資供應。代爾亞辛便是這些要點之一。到1948年3月時,耶路撒冷與特拉維夫之間的道路已被阻斷,耶路撒冷猶太區被包圍。哈加納發起了納赫雄行動以突圍。

4月6日,哈加納攻擊代爾亞辛以北兩公里處的村莊阿爾蓋斯泰爾,並佔據了耶路撒冷與特拉維夫之間的道路。[66]

隨後,在1948年4月9日,萊希和伊爾貢約120名戰士,與哈加納協同作戰,攻擊並佔領了代爾亞辛。這次襲擊是在夜間進行,戰鬥情況撲朔迷離,村莊的很多平民居民被殺。[67]這次行動對戰爭有很大影響,且至今仍是對巴勒斯坦人有極大影響的事件。

事件詳情至今仍無定論。阿拉伯聯盟方認定此次事件是一起大屠殺,造成254人死亡,並帶有強姦與嚴重肢體損毀的情況。以色列調查機構聲稱實際死亡人數在100人至120人之間,沒有大規模強姦的情況,但大多數死者為平民,且承認有些是被故意謀殺的。萊希和伊爾貢都否認有有組織的大屠殺存在。以斯拉·雅欣等前萊希成員提及進攻方的很多人被殺或受傷,並堅稱阿拉伯人從每一棟建築物中射擊,死者中包括伊拉克和敘利亞軍士兵,甚至有部分阿拉伯士兵穿着女裝。[68]

然而,猶太當局,包括哈加納、最高拉比團、猶太事務局、和戴維·本-古里安都譴責這次襲擊,支持了此次行動為大屠殺的觀點。[69]猶太事務局甚至向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一世寄信以表譴責、道歉與哀悼之情。[70]

阿拉伯方的報告和猶太人方面的回應都有隱含動機:阿拉伯各國領導人試圖鼓勵巴勒斯坦人戰鬥而非投降,破壞錫安主義者在國際輿論中的名聲,並促使本國民眾支持進軍巴勒斯坦。猶太領導人希望破壞伊爾貢和萊希的名聲。

諷刺的是,阿拉伯方的報告在一個方面起到了反作用:受驚於這次事件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並沒有投降,但也沒有戰鬥——他們逃離了巴勒斯坦英語1948 Palestinian expulsion and flight,使以色列在不需作戰也不需吸收很多阿拉伯人的情況下獲取很多領土。[70]

萊希類似地將發生在代爾亞辛村的事件解釋為戰爭轉為對猶太人有利的轉折點。萊希領導人伊斯雷爾·伊利達英語Israel Eldad隨後在他關於其地下活動時期的回憶錄中稱「沒有代爾亞辛,以色列國就不會成立」。[71][72]

發生在代爾亞辛的事件對國際輿論並無很大影響。此事不僅增加了對阿拉伯國家政府的支持,也造成了很大壓力,迫使這些國家進行干預,這對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一世尤為如此。在5月14日以色列宣佈獨立後,這位國王就不得不加入對巴勒斯坦的干預了。

解散

1948年5月31日,萊希正式解散,其成員被吸納入以色列國防軍,萊希與主流猶太人組織及隨後的以色列組織的衝突就此結束,在合併過程中,原萊希領導人獲得大赦。

刺殺福克·伯納多特伯爵

聯合國調停官福克·伯納多特伯爵1948年在耶路撒冷被「萊希」成員暗殺。

儘管萊希在1948年以停止全國範圍內的運作,該組織仍在耶路撒冷活動。1948年9月17日,萊希成員刺殺聯合國調停官福克·伯納多特。這次行動由約書亞·澤特勒爾指揮,由以梅舒拉姆·馬科韋爾領導的四人小組執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稱,「此種卑劣行動,似係耶路撒冷違法恐怖團體所為」。[73]

刺殺事件的三天後,以色列政府通過防範恐怖主義條例,宣佈萊希為恐怖組織。[74][75]萊希的很多成員被捕,其中包括領導人拿單·耶林-莫爾英語Natan Yellin-Mor馬蒂蒂亞胡·施穆萊維茨,兩者在9月29日被捕。[74]耶林-莫爾和施穆萊維茨被控領導恐怖組織,在1949年2月10日被分別判處8年和5年徒刑。[76][77][78]然而,(臨時)國務院很快宣佈大赦萊希成員,這些人便被釋放。[76][79]

政壇中的前萊希成員

萊希領導層的部分人士成立了左翼政黨戰士名單英語Fighters' List,尚在獄中的耶林-莫爾是其首領。該黨參與了1949年以色列立法選舉,贏得一個議席。因為1949年2月14日對萊希成員的大赦,耶林-莫爾離開監獄進入議會。但是,該黨在1951年以色列立法選舉中一席未得後即告解散。

1956年,部分前萊希成員成立閃族行動英語Semitic Action,尋求以同中東的其他本土居民締結的反殖民主義同盟為基礎,[35]建立一個包括以色列及其阿拉伯鄰國的區域聯邦。[33][34]

並非所有前萊希成員在以色列建國後放棄政治暴力:有部分前成員加入軍事組織以色列王國,也有人在1957年參與刺殺魯道夫·卡斯特納,也有人疑似牽涉對大衛-茲維·平卡斯的未遂暗殺行動。[80][81][82][83]

萊希勛表

服務勛表

1980年,以色列設立萊希勛表英語Lehi ribbon,其由紅色、黑色、灰色、淺藍色與白色色帶構成,授予希望佩戴它的前萊希地下組織成員,以紀念其「為以色列建國事業採取的軍事行動」。[22]

歌曲《無名戰士》

歌曲《無名戰士》的歌詞和曲調都由亞伯拉罕·斯特恩在1932年伊爾貢草創時譜寫。直到1940年與萊希組織分裂前,此歌一直是伊爾貢的組織歌曲,之後其成為萊希的組織歌曲。[84][85][86]

萊希的著名成員

眾多前萊希成員在以色列的公共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

吉爾拉·科恩英語Geulah Cohen,萊希地下廣播電台的播音員(1948年)

參見

參考腳註

  1. ^ 1.0 1.1 1.2 Laqueur, Walter. Jabotinsky and Revisionism. A History of Zionism (Google Book Search) 3rd. London: Tauris Parke Paperbacks. 2003: 377 [1972] [18 November 2008]. ISBN 978-1-86064-932-5. OCLC 249640859.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Sasson Sofer. Zionism and the Foundations of Israeli Diploma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 253-254.
  3. ^ 3.0 3.1 Perliger and Weinberg, 2003, p. 108.
  4. ^ 4.0 4.1 4.2 4.3 4.4 Heller, 1995, p. 86.
  5. ^ David Yisraeli, The Palestine Problem in German Politics, 1889–1945, Bar Ilan University, Ramat Gan, Israel, 1974.
  6. ^ 6.0 6.1 Robert S. Wistrich, David Ohana. The Shaping of Israeli Identity: Myth, Memory, and Trauma, Issue 3. London, England, UK; Portland, Oregon, USA: Frank Cass & Co. Ltd., 1995. Pp. 88.
  7. ^ Shapira, Anita. Land and Power: The Zionist Resort to Force, 1881-1948.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347. ISBN 0804737762. 
  8. ^ Sasson Sofer. Zionism and the Foundations of Israeli Diploma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 254. "Lehi's leader Stern stated that he incorporated elements of both the left and the right."
  9. ^ 「此組織被其盟友稱為『萊希』,被其敵人稱為『斯特恩幫』。」("This group was known to its friends as LEHI and to its enemies as the Stern Gang.") Blumberg, Arnold. History of Israel, Westport, CT, USA: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Incorporated, 1998. p 106.
  10. ^ 「自稱『以色列自由鬥士』,或者,尖刻一些,斯特恩幫」("calling themselves Lohamei Herut Yisrael (LHI) or, less generously, the Stern Gang.") Lozowick, Yaacov. Right to Exist : A Moral Defense of Israel's Wars. Westminster, MD, USA: Doubleday Publishing, 2003. p 78.
  11. ^ 「結果以分裂告終,斯特恩帶着自己的團隊離開伊爾貢。這一組織被英國人蔑稱為『斯特恩幫』,後稱為『萊希』」("It ended in a split with Stern leading his own group out of the Irgun. This was known pejoratively by the British as "the Stern Gang' – later as Lehi") Shindler, Colin. Triumph of Military Zionism : Nationalism and the Origins of the Israeli Right. London, GBR: I. B. Tauris & Company, Limited, 2005. p 218.
  12. ^ 「他們的希伯來語簡稱為『萊希』,對於世界的其他地方,他們更為人熟知的(如果不是臭名昭著的話)名稱是斯特恩幫——致力於終結英國對巴勒斯坦統治,意圖建立猶太國家的,一個殘忍地有效而嗜殺的恐怖組織。」("Known by their Hebrew acronym as LEHI they were more familiar, not to say notorious,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as the Stern Gang – a ferociously effective and murderous terrorist group fighting to end British rule in Palestine and establish a Jewish state." )Cesarani, David. Major Faran's Hat: Murder, Scandal and Britain's War Against Jewish Terrorism, 1945–1948. London. Vintage Books. 2010. p 01.
  13. ^ ELIAHU AMIKAM Stern Gang Leader (Free Preview; full article requires payment.). The Washington Post: D5. 16 August 1995 [18 Novem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7). 斯特恩幫,在希伯來語中被稱為萊希,以色列自由戰士的簡寫,是建國前地下組織中最激進的。(The [AMIKAM] Stern Gang – known in Hebrew as Lehi, an acronym for Israel Freedom Fighters – was the most militant of the pre-state underground groups.) 
  14. ^ Definition of Stern Gang in English. Oxford Dictionaries. [30 Nov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8). 
  15. ^ Colin Shindler, 'Triumph of Military Zionism: Nationalism and the Origins of the Israeli Righ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B.Tauris, 2009 p.218:「斯特恩堅信『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故他親近納粹德國。當德國軍隊抵近巴勒斯坦,他願意合作,提議德國與一個新的極權主義的希伯來共和國聯盟。」
  16. ^ 16.0 16.1 16.2 Nachman Ben-Yehuda. The Masada Myth: Collective Memory and Mythmaking in Israel. Madison, Wisconsin, USA: Wisconsin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 322.
  17. ^ Leslie Stein, 'The Hope Fulfilled: The Rise of Modern Israel,'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3 pp.237-238.
  18. ^ Joseph Heller. The Stern Gang: Ideology, Politics, and Terror, 1940–1949. Pp. 8.
  19. ^ Ami Pedahzur, The Israeli Response to Jewish Extremism and Violence: Defending Democrac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2002 p.77
  20. ^ Gabriel Ben-Dor and Ami Pedahzur,'Jewish Self-Defence and Terrorist Groups Prior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te of Israel: Roots and Traditions,' in Ami Pedahzur, Leonard Weinberg (eds.), Religious Fundamentalism and Political Extremism,, Frank Cass, 2004 pp. 94–120, pp. 115–116:'one final terrorist act. . .'
  21. ^ Ralph Bunche report on assassination of UN mediator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5-07. 27 September 1948, 「被長期稱為『斯特恩幫』的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notorious terrorists long known as the Stern group")
  22. ^ 22.0 22.1 Awards for military service toward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te of Israel. Israeli Ministry of Defense. [17 Sept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April 2006). The ribbon is awarded to: All those who were members of the LEHI underground for a term of six months or more, in the period dating from 1940 up until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te of Israel ... Presentation of the ribbon began in 1980. 
  23. ^ 23.0 23.1 23.2 Colin Shindler. The Land beyond Promise: Israel, Likud and the Zionist dream. I.B. Tauris. 1995: 22. ISBN 978-1-86064-774-1. 
  24. ^ Colin Shindler, The Land Beyond Promise: Israel, Likud and the Zionist Dream, I.B. Tauris, 2002, p. 25:「斯特恩視希特拉為一系列反猶主義者中的最後一位,認為只要確立共同利益,希特拉就可以被爭取。在當時的巴勒斯坦,斯特恩並不是唯一一位認為希特拉只是迫害者而非種族滅絕者。建立猶太國家的夢想主導了錫安主義者的思想,1940年時最終解決方案尚被認為是天方夜譚。斯特恩認為希特拉希望通過種族遷徙清理德國國內猶太人。」('Stern perceived Hitler as the latest in a long line of anti-Semites who could be won over if the common interest was identified. In Palestine at that time, Stern was not alone in regarding Hitler as a persecutor and not an exterminator. The dream of attaining a Jewish state dominated Zionist thinking and the very idea of the Final Solution was unthinkable in 1940. Stern believed that Hitler wanted Germany to be judenrein through emigration'.)
  25. ^ Ben-Ami, Eliezer 「Yehezkel」. "How was the Lehi symbol bor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reedom Fighters of Israel Heritage Association (FFI-LEHI). 《塔納赫·詩篇》137:5:「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
  26. ^ Heller, p. 112, quoted in Perliger and Weinberg, 2003, pp. 106–107.
  27. ^ 27.0 27.1 Perliger and Weinberg, 2003, p. 107.
  28. ^ Calder Walton. British Intelligence and the Mandate of Palestine: Threats to British national security immediately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Intelligence and National Security. 2008, 23 (4): 435–462. doi:10.1080/02684520802293049. 
  29. ^ 29.0 29.1 He Khazit (underground publication of Lehi), Issue 2, August 1943. 此文章無署名,這對此類出版物頗為常見。譯自原文。對此文章的討論參見Heller, p. 115
  30. ^ Bethell Nicholas, The Palestine Triangle: The Struggle between British, Jews, and the Arabs, 1935–48 (1979), page 278
  31. ^ Amichal, page 316, 網上複本參見 he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2. ^ Israel Eldad, The First Tithe, p. 84
  33. ^ 33.0 33.1 Diamond, James S. We Are Not One: A Post-Zionist Perspective. Tikkun. 1990, 5 (2): 107 [2022-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 
  34. ^ 34.0 34.1 Hattis Rolef, Susan. YELLIN-MOR (Friedman), NATHAN. Encyclopaedia Judaica.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7). 
  35. ^ 35.0 35.1 Beinin, Joel (1998). The Dispersion of Egyptian Jewry: Culture, Politics, and the Formation of a Modern Diaspor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166
  36. ^ Heller, 1995, p. 70.
  37. ^ Amichal, 77
  38. ^ 38.0 38.1 (波蘭文) Jakub Mielnik: Jak polacy stworzyli Izrael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4-07., Focus.pl Historia, 5 May 2008
  39. ^ 39.0 39.1 Perliger and Weinberg, 2003, p. 109.
  40. ^ Boyer Bell, 1996, p. 71.
  41. ^ N. Ben-Yehuda, Political Assassinations by Jew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3), p. 397.
  42. ^ 42.0 42.1 42.2 Nachman Ben-Yehuda. Political Assassinations by Jews: A Rhetorical Device for Justice. SUNY Press. 2012: 147–150, 185–188. 
  43. ^ Heller, 1995, pp. 78–79.
  44. ^ 44.0 44.1 Yossi Melman. Undermining the underground. Haaretz. 3 June 2011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5). 
  45. ^ Yaacov Eliav. Wanted. Shengold Publishers. 1984: 144–145. 
  46. ^ David Yisraeli, The Palestine Problem in German Politics, 1889–1945, Bar Ilan University, Ramat Gan, Israel, 1974. 可見網頁副本:Germ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Englis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亦參見 Otto von Hentig, Mein Leben (Goettingen, 1962) pp. 338–339
  47. ^ Lenni Brenner, Zionism in the Age of the Dictators 2004, p234
  48. ^ Natan Yellin-Mor, manuscript in English quoted by Lenni Brenner, 51 Documents (Barracade Books, 2002) p. 308.
  49. ^ Heller (1985) p.85
  50. ^ A Meeting in Beirut, Habib Canaan, Haaretz (musaf), 27 March 1970
  51. ^ 51.0 51.1 Heller, 1995, p. 91.
  52. ^ "Stern Gang"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World War II. Ed. I. C. B. Dear and M. R. D. Foo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53. ^ James Barr, A Line in the Sand: Britain, France and the struggle that shaped the Middle East, Simon and Schuster, 2011 p.255
  54. ^ Iviansky 1986, 72–73.
  55. ^ 55.0 55.1 Bell, Bowyer J.: Terror out of Zion (1976)
  56. ^ Yitzhak Shamir, 'Why the Lehi Assassinated Lord Moyne', Nation, 32/119 (1995) pp. 333–37 (Hebrew) cited in Perliger and Weinberg, 2003, p. 111.
  57. ^ Israel honours British minister's assassins, The TImes, 26 June 1975, p1.
  58. ^ The Israel Philatelic Federation.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8). 
  59. ^ http://www.israelphilately.org.il/catalog/series.asp?id=41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etailed)
  60. ^ Randall David Law, Terrorism: A History, Polity, 2009 p.186.
  61. ^ Cesarani, David: Major Farran's Hat: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Struggle to Establish the Jewish State (2009)
  62. ^ Andrew, Christopher (2009) The Defence of the Realm. The Authorized History of MI5. Allen Lane. ISBN 978-0-7139-9885-6. Page 922. Note 39. Pages 355-359.
  63. ^ 63.0 63.1 Nachman Ben-Yehuda. Political Assassinations by Jews: A Rhetorical Device for Justice. SUNY Press. 2012: 331. 
  64. ^ Ira Smith and Joe Alex Morris, Dear Mr President, Julian Messner Inc. New York 1947 p. 230 寫道,與萊希宣稱負責寄往英國政治家的信件屬「同一類型的恐怖主義信件」也在白宮郵箱中被檢測到:
  65. ^ Rosenbaum, Ron. Explaining Hitler: The Search for the Origins of His Evil. : 63. 
  66. ^ Silver 1984, p. 91.
  67. ^ Yoav Gelber, Palestine 1948, Appendix I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8. ^ Ezra Yakhin (1992), Elnakam, pp. 261–272.
  69. ^ Yoav Gelber (2006), Palestine 1948, p.317.
  70. ^ 70.0 70.1 Benny Morris (2003), The Birth of the Palestinian Refugee Problem Revisited, p. 239.
  71. ^ Israel Eldad (1950), The First Tithe, pp. 334–335.
  72. ^ Heller, 1995, p. 209.
  73. ^ UNSC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五十七(一九四八). 一九四八年九月十八日決議案
  74. ^ 74.0 74.1 Sprinzak, p. 45
  75. ^ Ami Pedahzur, The Israeli Response to Jewish Terrorism and Violence: Defending Democrac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2002 p. 77
  76. ^ 76.0 76.1 Sprinzak, p47
  77. ^ Heller, p265.
  78. ^ "LHY leaders get 8,5 years", Palestine Post, 11 February 1949.
  79. ^ Heller, p267.
  80. ^ Baram, Daphna. Amos Keinan: Controversial Israeli journalist, writer and artist. The Independent. 10 September 2009 [8 Nov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81. ^ Melman, Yossi. Time bomb. Haaretz. 13 August 2009 [8 September 2009]. 
  82. ^ Segev, Tom; Arlen Neal Weinstein. 1949: The First Israelis. Macmillan. 1998: 230–231. ISBN 0-02-929180-1. 
  83. ^ Pedahzur, Ami, and Arie Perliger (2009). Jewish Terrorism in Israel.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 31–33
  84. ^ Zev Golan. Stern: The Man and his Gang. Yair Publishing. 2011: 18–19, 81. 
  85. ^ s:Unknown soldiers (song)
  86. ^ Hayalim Almoni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希伯來文)
  87. ^ Washington Report on Middle East Affairs, December 1986, "Portrait of a Mideast Terroris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參考文獻

  • (希伯來文) Amichal Yevin, Ada (1986). In purple: the life of Yair-Abraham Stern. Tel Aviv: Hadar Publishing House.
  • Bell, J. Bowyer (1977). Terror Out of Zion: Irgun Zvai Leumi, Lehi, and the Palestine Underground, 1929–1949. Avon. ISBN 0-380-39396-4
  • Ben-Yehuda, Nachman (1998). "Political Violence: Political Assassinations as a Quest for Justice." In Robert R. Friedmann (Ed.). Crime and Criminal Justice in Israel: Assessing The Knowledge base Toward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p. 139–184). SUNY Press. ISBN 0-7914-3713-2.
  • Golan, Zev (2003). Free Jerusalem: Heroes, Heroines and Rogues Who Created the State of Israel. Devora. ISBN 1-930143-54-0
  • Golan, Zev (2011). Stern: The Man and His Gang. Yair. ISBN 978-965-91724-0-5
  • Heller, J. (1995). The Stern Gang. Frank Cass. ISBN 0-7146-4558-3
  • Hyams, Edward Terrorists and Terrorism
  • Iviansky, Z. (1986) "Lechi's Share in the Struggle for Israel's Liberation," in: Ely Tavin and Yonah Alexander (Ed.).Terrorists or Freedom Fighters, Fairfax, Va.: HERO Books.
  • Katz, E. (1987). "LECHI: Fighters for the freedom of Israel", Tel Aviv: Yair Publishers
  • Lustick, Ian S. (1994). "Terrorism in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Targets and Audiences." In Crenshaw, Martha (ed). Terrorism in Context (pp. 514–552). 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271-01015-0
  • Marton, K. (1994). A Death in Jerusalem. Pantheon. ISBN 0-679-42083-5 — Bernadotte assassination
  • Munson, Henry. Religion and violence. Religion. 2005, 35 (4): 223–246. doi:10.1016/j.religion.2005.10.006. 
  • Perliger, Arie; Weinberg, Leonard. Jewish Self-Defence and Terrorist Groups Prior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te of Israel: Roots and Traditions. Totalitarian Movements and Political Religions. 2003, 4 (3): 91–118. doi:10.1080/14690760412331326250. 
  • Ehud Sprinzak. Brother against Brother. The Free Press. 1999. ISBN 0-684-85344-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