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老撾皇家警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全國政府機構
老撾皇家警察
Police Royale Laotiènne
老撾皇家警察警徽
機構概要
成立時間1949
解散時間1975
機構類型政府機構
機構駐地萬象
僱員數(unknown)
年度預算額(unknown)

老撾皇家警察法語Police Royale Laotiènne – PRL)是 1949 年至 1975 年老撾王國的官方國家警察部隊,在 1960 年至 1975 年老撾內戰期間與老撾皇家武裝部隊(FAR) 密切合作.

歷史

出於維持當地治安,打擊反政府和反殖民勢力的需求,老撾皇家警察於 1949 年由法屬印度支那當局成立。隨着法國人撤出東南亞,這隻警察部隊變轉為新獨立的老撾王國的治安維持力量。

結構

老撾安全部隊分為幾個「部門」,包括便衣刑事調查部門、移民部門、海關部門、常規警察、地區憲兵和反叛亂武裝支援部隊。所有這些編隊都對位於萬象的老撾皇家政府內政部負責。

警察

老撾常規警察部門,這是穿制服的城市警察——也被指定為民警民警部隊法語Force de Police Civile )或國家警察部隊法語Corps de Police Nationale )——負責提供安全和維護法律和主要人口中心的秩序,包括國家首都和省會城市。

國家憲兵

法國殖民地「本地衛隊」的繼任者,準軍事老撾憲兵隊的任務是在鄉村巡邏。

老撾皇家海關總署

老撾皇家海關總署成立於 1950 年代中期,目的是在該國主要的內河港口、機場以及與鄰國泰國、緬甸、中國、柬埔寨和越南的過境點實施邊境管制並監督人員和貨物的流動。

國家協調局/邊防警察局

值得一提的老撾安全部隊的一個特別短暫的「分支機構」是國家協調局DNC法語Direction de Coordination Nationale – DCN)的準軍事安全局。 DNC 最初是一支具有空降資格的準軍事精英警察野戰部隊,與泰國皇家警察(RTP)警察空中補給部隊(PARU)「突擊隊」密切相關,其功能類似於越南共和國國家警察野戰部隊。該部隊成立於1960 年 9 月,當時老撾皇家警察司令部委託中校Siho Lamphouthacoul創建一個由兩個準軍事特種營(法語:Bataillons)組成的「特種機動大隊」(法語Groupement Mobile Speciale 1GMS 1)第 11 特種機動大隊和第33特種機動大隊。 [1]

在 1960 年代初期的動盪時期,這支新部隊很快捲入了老撾的國內政治,其指揮官Siho 中校積極幫助密謀密謀重新掌握權力的富米薩諾萬少將。 1960 年 11 月中旬至 12 月下旬,GMS 第 1 準軍事營參與了從貢勒上尉的反叛的中立空降部隊手中奪回萬象的行動, [2]包括成功奪取老撾王國空軍法語Aviation Laotiènne )的軍用跑道瓦岱機場[3] [4]

因其支持他富米·諾薩萬少將1960 年 12 月的反政變,中校Siho 晉升為準將並指揮一個新的準軍事安全組織: [5] 1961 年 3 月,特種機動大隊 與老撾國民軍(軍事情報心理戰憲兵部隊)和老撾皇家警察(民警和移民局)中抽調隊伍整合成新的國家協調局。 [6] [4]Siho準將及其新的安全機構只對富米·諾薩萬少將負責,迅速接管了萬象的警察職責,在首都行使近乎絕對的權力,並開始在平民中甄別巴特寮和散兵游勇,這常常導致虐待行為。 [7]Siho 準將的行動資金來源於美國的警察培訓資金;他的特種機動大隊被認為是老撾皇家武裝部隊(法語Forces Armées du Royaume – FAR)中最有效的部隊。 [8]

儘管最初打算用於情報收集和突擊隊行動,但GMS主要被保留在萬象,以支持Siho的非法活動。 [9]實際上,大隊主要擔任 Siho 的貼身保鏢,因警察職責腐敗和作為準特種部隊的軍事能力而在平民百姓中聲名狼藉。 [10] [5]一個消息來源將他們稱為參與賣淫、賭博、勒索、破壞、綁架、酷刑和政治鎮壓的「歹徒」。 [11]

1962 年,一支 30 人的特遣隊被派往泰國參加由警察空中補給部隊(PARU) 的泰國皇家警察(RTP) 教官在位於班巴蜀府華欣附近的納魯珊營地訓練設施舉辦的空降兵突擊隊課程. [4]回到老撾後,他們組成了一個新的特種營的骨幹,即99BS,這使GMS 1達到了全團的實力。 [12] 1963 年,將軍Siho 任命Thao Ty中校接替他擔任特別機動大隊的准突擊團團長,同時保留 DNC 的指揮權。 [13]

1964 年 4 月 18 日,將軍Siho 發動政變,在此期間,他的國家協調局的警察部隊奪取了首都的公共基礎設施並控制了該國。 [14]然而,政變是短命的,因為將軍Siho 受到國際批評,得不到美國和國際社會認可支持的Siho很快被Kouprasith Abhay少將超越,後者成功被任命為老撾皇家軍隊(RLA) 副總司令,而他的盟友Ouane Rattikone少將成為警察總司令。為此Siho 不得不將特別機動大隊名稱更改為邊境警察「Border Police」或「Frontier Police」(法語Police de Frontiers ),並保持低調。 [15] [16]

1965 年 2 月 1 日至 3 日,在前一年控制萬象的老撾國家協調局在少校領導的另一場由將軍Kouprasith Abhay在同月舉行政變後被老撾皇家軍擊敗並解散。 [9] [17]將軍Siho 被迫流亡泰國[18] ,他的 國家協調局「帝國」迅速分裂,其單位被解散:軍事情報、心理戰和憲兵人員返回 老撾皇家軍系統,同時一些警察被保留服役並更名為國家警察總隊,隸屬於老撾皇家政府內政部。經過兩天的談判,國家協調局的三個具有空降資格的邊防警察特種營——BS 33、BS 11 和 BS 99——及其指揮官Thao Ty中校同意放下武器,他們選擇加入到RLA 的空降部隊。到年中,他們被轉移到沙灣拿吉附近的色諾,並合併為一個新的降落傘團,第 21 機動機動大隊(法語Groupement Mobile 21 Aeroportée – GM 21),由Thao Ty指揮。 [17]

培訓機構

警察培訓由老撾皇家警察學校法語École de Police )負責,該學校由美國項目評估辦公室(PEO)於 1960 年代初在位於萬象以東 10 公里的Ban Donnoun建立,美國教官在那裏教授老撾幹部基本的警察程序。此外,還選派老撾皇家警察人員赴法國、泰國、美國等國學習專業課程。

DNC和PRL指揮官名單

著名的 DNC 和 PRL 戰地指揮官

  • 陶泰中校

制服和徽章

老撾皇家警察隊伍

</img>老撾皇家警察 (三顆五角銀星) (兩顆五角銀星) (三顆五角星,一顆在金盤上) (兩顆五角星,一顆在金盤上) (金盤上的一顆五角星) (三個五角金星) (兩顆五角金星) (一顆五角金星)
大將軍



皇家警監



Phoun Trïï
準將



Phoun Chatäävä
上校



Phan Êek
中校



Phan Thö
少校



Phan Trïï
上尉



Loei Êek
一級中尉



Loei Thö
二級中尉


Loei Trïï
老撾皇家警察 沒有徽章
軍士長



Cãã Êek
軍士長



Cãã Thó
一級士官



Cãã Trii
上士



Sip Êek
軍士



Sip Thó
下士



Sip Trii
一級巡警/一級女巡警



Sip
巡警/女巡警



Phonthahan

另見

筆記

  1. ^ Conboy and Morrison, Shadow War: The CIA's Secret War in Laos (1995), p. 105.
  2. ^ Conboy and Morrison, Shadow War: The CIA's Secret War in Laos (1995), p. 37.
  3. ^ Conboy and Morrison, Shadow War: The CIA's Secret War in Laos (1995), p. 41.
  4. ^ 4.0 4.1 4.2 Conboy and McCouaig, South-East Asian Special Forces (1991), p. 17.
  5. ^ 5.0 5.1 Conboy and McCouaig, The War in Laos 1960-75 (1989), p. 39.
  6. ^ Anthony and Sexton, The War in Northern Laos (1993), p. 98, note 54.
  7. ^ Sananikone, The Royal Lao Army and U.S. Army advice and support (1981), pp. 72-73.
  8. ^ Conboy and Morrison, Shadow War: The CIA's Secret War in Laos (1995), pp. 105-106.
  9. ^ 9.0 9.1 Conboy and McCouaig, South-East Asian Special Forces (1991), p. 18.
  10. ^ Conboy and Morrison, Shadow War: The CIA's Secret War in Laos (1995), p. 113, note 1.
  11. ^ Kuzmarov, Modernizing Repression (2012), pp. 130-131.
  12. ^ Conboy and McCouaig, South-East Asian Special Forces (1991), pp. 17-18.
  13. ^ Conboy and McCouaig, The War in Laos 1960-75 (1989), p. 46, Plate G1.
  14. ^ Castle, At War in the Shadow of Vietnam (1993), p. 64.
  15. ^ Conboy and Morrison, Shadow War (1995), p. 123.
  16. ^ Anthony and Sexton, The War in Northern Laos (1993), p. 119.
  17. ^ 17.0 17.1 Conboy and McCouaig, The War in Laos 1960–75 (1989), p. 39.
  18. ^ Conboy and Morrison, Shadow War: The CIA's Secret War in Laos (1995), pp. 124–125.

參考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