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穆斯林營(俄語:Мусульманские батальоны,英語Muslim battalions)是蘇聯總參情報局格魯烏準備入侵阿富汗時成立的以中亞穆斯林士兵為主的特種分隊的一種稱呼,簡稱穆斯巴特(мусбáты)[1][2]

名稱來源

這些編隊的正式名稱是獨立特種部隊分隊(Separate detachment of special purpose)。關於誰是第一個使用「穆斯林營」代號的軍事領導人,還有待考證。

建立[3]

1979年春天,蘇聯一些領導人得出結論,阿富汗局勢幾乎每天都在迅速變化,干涉鄰國事務固然危險,但順其自然則更危險。這意味着蘇聯需要為事態的任何發展做好準備。與此同時,還提出了不引人注意地向鄰國引入小型軍事部隊以支持友軍的想法。

1979年3月18日,阿富汗馬克思主義黨秘書長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致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阿列克謝·柯西金。他要求蘇聯亞洲各加盟共和國派出士兵,以便從4000名便衣伊朗士兵手中解放赫拉特市。選擇士兵的主要標準是外表與阿富汗土著居民的相似性。[2]

蘇聯武裝部隊領導層堅持以民族為基礎選拔軍事人員的主要原因被認為與阿富汗土著居民如烏茲別克人塔吉克人、土庫曼人的外部差異很小。

1979年4月26日,蘇聯國防部總參謀部發佈了關於組建格魯烏特別工作組的第314/2/0061號指令。

第一穆斯林營

首先成立的穆斯林營是第154獨立特種分隊(154-й отдельный отряд специальн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4]該營在蘇聯紅軍駐中亞的第15獨立特種旅中組建。招募的人員是從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個民族的士兵中選出的,該營人數為532人。哈比卜·塔吉巴耶維奇·哈爾巴耶夫 (Habib Tadzhibaevich Khalbaev) 少校領銜。突厥斯坦軍區參謀長克里沃舍耶夫中將督導訓練.

1979年12月27日晚,第154獨立特種部隊分隊分隊與克格勃的格羅姆( Гром)和澤尼特(Зенит)特種小組的60名軍人一起參加了對阿富汗塔日別克宮代號「風暴333」的襲擊。

1981 年 5 月 7 日,第154獨立特種分隊被授予部隊戰旗。

1988年5月20日,撤離阿富汗。

1994年12月 — 2000年。該部隊被移交給烏茲別克斯坦國防部,改稱烏茲別克斯坦國防部武裝部隊第28獨立偵察營。

2000年 - 解散。

第二穆斯林營[5] [6]

第二支成立的穆斯林營是第177獨立特種分隊(177-й отдельный отряд специальн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或軍事單位56712)是根據1980年1月8日蘇聯總參謀部第314/2/00117號指令在哈薩克斯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阿拉木圖地區卡普恰蓋市成立,指揮官是哈薩克族的鮑里斯·圖克諾維奇·克里姆巴耶夫(Борис Тукенович Керимбаев)[7]

與「第一營穆斯林」不同,第177支隊可能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準備作戰行動。為此,該支隊招募了300名維吾爾族義務兵和突厥族軍官。該營70%的軍官是阿拉木圖聯合兵種學校的畢業生。人員總數498人。

1981年10月29日,該分遣隊被引入阿富汗,部署在法里亞布省邁門市附近。

1982年5月底,第177支隊部署到潘傑希爾峽谷馬蘇德為首聖戰者的進行了1年的戰鬥。

阿富汗戰爭結束後,第177獨立特種部隊被重新部署到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地區,並成為俄羅斯西北軍區的一部分。1995年,該支隊被解散,該部隊的旗幟移交給俄羅斯聯邦國防部檔案館。2011年,根據時任哈薩克斯坦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現任國防部長薩肯·扎蘇扎科夫的協議,第177支隊的旗幟返回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斯坦軍方再次組建第177獨立特種部隊支隊,發放戰旗,舊旗移交給支隊博物館。

第三穆斯林營[8]

第三支成立的穆斯林營是第173獨立特種支隊(173-й отдельный отряд специальн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或軍事單位96044)是根據1980年1月9日蘇聯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第314/2/0061號指令在第12獨立特種部隊的基礎上組建於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拉戈代希市。與前兩支隊不同的是,第173支隊主要由來自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地區土著民族的軍事人員組成。

根據1984年1月14日蘇聯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第312/2/021號指令,該分遣隊被派往阿富汗。

1990年4月至6月和1991年5月至7月期間,該支隊參加了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衝突的解決。

1994年12月起,該支隊臨時駐紮莫茲多克,是首批進入車臣的部隊之一。

現今,格魯烏第173特種部隊隸屬於格魯烏第22獨立近衛特別用途旅部署在俄羅斯羅斯托夫州巴泰斯克

烏克蘭

2015年,烏克蘭計劃組建1個隸屬於烏克蘭國防部的穆斯林營,駐紮在赫爾松地區[9]

後組建成以克里米亞韃靼人為主的克里米亞營( Crimea battalion)[10],以及車臣人為主的焦哈爾·杜達耶夫營,謝赫曼蘇爾營[11]

相關出版物

  • 《ОТРЯД КАРА-МАЙОРА》[12]
  • 《Спецназ ГРУ в Афганистане》

相關條目

參考和引用

  1. ^ https://www.facebook.com/lifenews.ru. Мусульманский батальон ГРУ: Как воевали в Афгане спецназовцы из Средней Азии. Life.ru. 2022-01-09 [2023-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2) (俄語). 
  2. ^ 2.0 2.1 Budnik, Ruslan. Special Units - Muslim Battalions in the Soviet Army. warhistoryonline. 2018-08-14 [2023-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2) (英語). 
  3. ^ За голову этого человека предлагали миллион долларов — рассказ бишкекчанина. Sputnik Кыргызстан. 2018-10-31 [2023-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2) (俄語). 
  4. ^ Спецназ в Афганистане. www.usva.org.ua. [2023-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2) (俄語). 
  5. ^ Опаленные войной. kazpravda.kz. [2023-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2) (俄語). 
  6. ^ kazpravda.kz. Легендарный комбат. kazpravda.kz. [2023-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6). 
  7. ^ Афг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история отряда спецназа. БУРЯАД YНЭН. [2023-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2) (俄語). 
  8. ^ 29 февраля - День части 173 ооСпН ГРУ. voenpro.ru. [2023-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2) (俄語). 
  9. ^ adminmost. На Херсонщине будет дислоцироваться мусульманский батальон. Мост. 2015-08-02 [2023-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2) (烏克蘭語). 
  10. ^ Hunder, Max. Ukraine’s Muslim Crimea battalion yearns for lost homeland. Reuters. 2022-06-01 [2023-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30) (英語). 
  11. ^ Chechen, Tatar Muslims fight for Ukraine – DW – 03/24/2022. dw.com. [2023-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1) (英語). 
  12. ^ tengrinews.kz. "Для врагов он был сродни черному дьяволу". Памяти Кара майора. Главные новости Казахстана - Tengrinews.kz. 2019-02-12 [2023-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2) (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