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白奉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白奉進
出生9世紀
唐朝
逝世937年8月12日
後晉滑台
職業晉國後唐後晉將領

白奉進(9世紀—937年8月12日),字德升雲州清塞軍人,五代十國時期將領,先後效力於晉國後唐後晉[1]

家世

白奉進的父親叫做白達子。白家世居北方荒野之地,以遊獵為生。白奉進年輕時善騎射。[1]

仕途

唐朝末年,李克用被任為河東節度使時,白奉進去軍門謁見請求效力,被李克用納於麾下。後來李克用之子和繼承人李存勖後梁作戰,攻破後梁夾寨。期間白奉進挺身而出,不避敵軍鋒芒。李存勖目睹之後認為他是壯士。後來白奉進隨李存勖在山東河上作戰,因戰功升遷為龍武指揮使。李存勖建立後唐後,同光年間,皇子魏王李繼岌討伐前蜀,將白奉進提拔為親軍指揮使。後唐明宗天成長興年間,白奉進統領上軍,被加封檢校右散騎常侍。後唐閔帝應順年間,白奉進轉捧聖右廂都指揮使、檢校刑部尚書,被賜予忠順保義功臣,遙領封州刺史後唐末帝清泰年間,白奉進又被加封檢校右僕射、唐州刺史。白奉進治郡一年多,很有政績。[1]

後晉高祖即位,徵召白奉進入朝,越級加檢校司徒,充護聖左廂都指揮使,遙領歙州刺史。白奉進有一女兒,嫁給了皇子石重信[2]所以高祖尤其倚重喜愛他。天福二年(937年),改護聖左右廂都指揮使。五月,遙領昭信軍節度使(治所虔州南唐治下),充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六月,魏博節度使范延光據守軍部鄴城發動叛亂,高祖下詔,派遣白奉進率領侍衛和三千騎兵北上,駐紮於滑台開元寺,並率領一千五百騎兵部隊赴白馬渡巡檢、駐軍。白奉進上奏稱捉到叛卒張柔,指出范延光派澶州刺史馮暉擔任一行都部署,元從都押衙孫銳擔任一行兵馬都監。高祖看後對侍臣說:「朕雖寡德寡謀,自謂不在范延光之下,而馮暉、孫銳過於兒戲,早晚就擒,怎能抗拒大軍為我之患!」

天福二年七月的一天晚上,有士兵在夜間劫掠居民。有五人被白奉進抓住,其中三個是白奉進軍的,另外兩個是義成軍節度使符彥饒麾下的士兵。不久,白奉進下令將五人全部處斬。符彥饒因為他沒有事先告訴自己而發怒,對他非常懷恨。第二天,白奉進的手下勸白奉進當面謝罪,白奉進同意了,帶領幾個隨從在牙城等候符彥饒,進城後講述自己的過失。符彥饒說:「軍中法令,各部有各部的職責,怎能將滑州兵士一律處斬,這已經沒有主客之道義!」白奉進說:「士兵違抗軍法,怎能有彼我之分。現在我來陳述我自己的過失,您的憤怒卻未能平息,難道是與范延光一同謀反?!」於是拂衣而起。符彥饒不留他。但符彥饒帳下的武士卻喧鬧起來,擒住並殺死了白奉進,符彥饒也沒有阻止部下。白奉進的隨從逃出並大呼,眾將士喧譁起來,奉國都指揮使步軍都校馬萬感到驚慌失措,想率領步兵一同造反,正好遇到右廂都指揮使次校盧順密率部出營。盧順密厲聲對馬萬說:「符公擅自殺死白公,一定與魏城通謀。這裏離行宮才二百里,我們眾將士的家屬都在京城大梁,為什麼不思報國,卻要協助叛亂,自求滅族!現在應當一起擒住符公,押送送給天子,好立下大功。各將士從命的話就獎賞,違命的話就誅殺,不要再有疑慮!」然後殺掉了馬萬手下還在大呼謀反的幾個人,穩住了軍心。馬萬只能聽從盧順密的安排,與奉國都虞候方太等一起攻打滑州牙城,抓住符彥饒。馬萬上奏稱符彥饒響應范延光的叛亂,殺死了白奉進,並命令方太的部隊把他押送到大梁,[3]之後符彥饒被處死。[1][4][5][6][7][8]

高祖因白奉進在倉卒之間被害,嘆惜很久,下詔追贈太傅一銜。[1]天福四年(939年)十月,又追贈太尉[9]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舊五代史·卷95》,出自薛居正舊五代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