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教-基督教倫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德克薩斯州議會大廈前的十誡石碑。美國最高法院曾在2005年范奧登訴佩里案英語Van Orden v. Perry中判決本石碑合乎第一修正案,容許其存在

猶太教-基督教倫理(英語:Judeo-Christian ethics)或猶太教-基督教道德猶太教-基督教價值Judeo-Christian values),是美國政治術語,指一種源於基督教猶太教的道德與價值觀念體系,傳統上被視為美國政治、法律和道德的基石,最早可追溯至自20世紀30年代。也被視為「美國公民宗教」的一部分。

各種政治立場的政治人物都曾使用過這一術語。不過近年來,美國保守主義者相對喜好提及這一概念。

產生雛形

「猶太教-基督教倫理」指的是猶太教和基督教共有的道德觀念,這一詞語最早以如今用法出現是在1939年,出現在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撰寫的一篇書評中,寫作「猶太-基督教的道德體系」(the Judaeo-Christian scheme of morals)[1]。在此之前,不少猶太教和基督教要人都曾通過國家基督徒和猶太人會議英語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ristians and Jews等組織表態,強調基督教和猶太教的共性。這一概念到20世紀40年代越發流行。從一定程度上說,這一概念進入流行,也是為了對抗反猶太主義[2][3]

富蘭克林·羅斯福的使用

「如今,貨幣兌換商已從我們文明廟宇的高處落荒而逃。我們要以千古不變的真理來重建這座廟宇。衡量這重建的尺度是我們體現比金錢利益更高尚的社會價值的程度。」

1933年,富蘭克林·羅斯福在其首次就職演說,即說出「我們唯一需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名言的那次演說中,包含大量宗教內容,激起廣泛討論。儘管羅斯福沒有使用「猶太教-基督教」的表述,但已有學者認為其演說與流行的猶太教-基督教傳統相一致。歷史學家瑪麗·斯塔基強調「羅斯福對於基於猶太-基督教傳統的共有價值的使用」是團結美利堅民族的方式,也證明其主要政策制定人的身份[4]

在其演說中,羅斯福批評了銀行家,並以福音書式的言論承諾推行改革,「如今,貨幣兌換商已從我們文明廟宇的高處落荒而逃。我們要以千古不變的真理來重建這座廟宇。衡量這重建的尺度是我們體現比金錢利益更高尚的社會價值的程度[5]。」戴維斯·霍克和米哈埃拉·諾卡西安分析是次演說的回應時,如此評論本段:

全國對此演說基於猶太-基督教的廣泛回應在文本內和文本外都有證明。對於那些希望看到天意之手(Divine Hand of Providence)運作的人們,羅斯福奇蹟般地逃脫了邁阿密(的刺殺事件)就是喻示——或是神跡預示,上帝又派了一位華盛頓或是林肯下凡……許多人抗拒不了羅斯福在演說中烘托的主體地位——救世主的地位。畢竟,把放貸者逐出廟宇的是耶穌基督本人……(許多聽者看到了)一種多重複合的跡象,那就是他們的新總統是基於上帝旨意領導國家的[6]

加里·斯科特·史密斯(Gary Scott Smith)在其著作中稱羅斯福自信其福利計劃「和基督教的社會教義吻合」,通過政府行為促成社會正義在道德上要優於傳統的自由放任方式。他聲稱「我們追求正義」,以「己所欲施於人」(Do unto your neighbor as you would be done by)為信條[7]。羅斯福將道德問題看作宗教和反宗教的對立,史密斯稱羅斯福「懇請新教徒、天主教徒和猶太人超越教派信條,只要能『找到共同的事業』,就『團結起來做好事[8]』」。

阿塔利亞·奧默(Atalia Omer)和傑森·斯普林斯(Jason A. Springs)研究了羅斯福在1939年的國情咨文,其中提及「號召美國人不僅保衛自己的家園,更要保衛信仰和人性的信條,美國人的教會、政府和文明都是建立在這些信條之上的。」據此,他們認為「這種熟悉的言辭援引了美國猶太教-基督教價值觀的神聖性作為戰爭的基礎[9]」。

蒂莫西·懷亞特(Timothy Wyatt)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臨前,當時反對羅斯福的孤立主義者即聲稱羅斯福正試圖發起「聖戰」。據此,懷亞特寫道:

在其爐邊談話及對國會兩院的演講中,羅斯福經常使用或明顯或微妙的宗教言辭,以證明美國參戰是正當的。羅斯福將戰爭描述為善與惡的較量,宗教徒與非宗教徒的較量。藉此,他將基督教的民主理想與國家社會主義的無神論對立起來[10]

林登·約翰遜的使用

傳記作者蘭德爾·伍茲(Randall B. Woods)稱,林登·約翰遜為爭取1964年民權法案通過,途徑即是呼喚猶太教-基督教倫理傳統。關於約翰遜如何挫敗了南方議員阻礙法案通過的意圖,伍茲如此寫道:

約翰遜為美國白人穿上道德緊身衣。那些狂熱地、持續地、壓倒性地認同仁慈和公正的上帝的人,怎麼可能縱容種族歧視、警察暴力和種族隔離?在猶太教-基督教倫理中,哪裏有理由殺害阿拉巴馬教堂里的女孩,剝奪黑人兒童的平等教育權,禁止父母去競聘養家餬口的工作?吉姆·克勞是不是美國的「無神共產主義[11]」?

伍茲接着評估了猶太教-基督教倫理在國家政治精英中間的作用:

約翰遜決定將民權定義為道德問題,並將國家自稱信奉的猶太-基督教倫理作為利劍來揮舞,成為20世紀政治史上的分水嶺。所有總統都喜歡提及神靈,一些保守派如德懷特·艾森豪威爾也曾作調侃地用猶太教教義來辯護自己的行為,但現代的自由主義者,無論是政治家還是挑戰而滋養他們的知識分子,都努力迴避精神層面的概念。大多數自由派知識分子都是世俗人文主義者。尤其是學術界,極不信任組織性宗教,他們認為宗教狹隘、偏執而反智。和他的榜樣富蘭克林·羅斯福一樣,約翰遜將自由主義價值觀與宗教價值觀劃上等號,堅持認為自由和社會正義同時服務於上帝和人類的目的。而且他也不吝嗇於這樣說[12]

伍茲指出約翰遜宗教背景深重,「15歲時,他加入基督教門徒會,並永遠相信富人有責任照顧窮人,強者有責任幫助弱者,受教育者有責任為不善言辭者發聲[13]。」

使用歷史

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

20世紀30年代,納粹式反猶主義興起,擔憂於此的新教徒、天主教徒和猶太人決定增進理解和包容。20世紀40年代,為了反抗反猶主義,人們開始提倡美國作為「猶太教-基督教國家」的定義[14]。一些有志於此的宗教人士聯合起來,組建包含新教牧師、天主教牧師和猶太拉比的團隊,呼籲宗教多元,美國不僅是「基督教土地」,更是「新教、天主教、猶太教三支傳統培育的國度」,這些團隊後來組成國家基督徒和猶太人會議(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ristians and Jews)。「猶太教-基督教」這一短語逐漸進入當代詞典,成為自由主義者的標準術語,表示西方價值觀建立在包括猶太人在內的宗教共識之上[15]

20世紀30年代,反猶主義掀起高潮,試圖摧毀猶太教,一些美國的基督教和猶太教名人因而盡力維護猶太信仰,將猶太教從美國宗教生活的邊緣推向中心[16]。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猶太教教士和基督教牧師達成合作,促進親善,向那些「從沒見過拉比,更沒聽過拉比講話」的軍人們發表演說。在無名士兵墓前,拉比和基督教牧師一同禱告,用希伯來語朗誦祈禱詞。多切斯特號運輸船沉沒事件——這齣備受關注的戰時悲劇中,各宗教的牧師將救生圈讓給海員,在船沉時「手拉手站在一起祈禱[15]」。

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

1952年12月,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發表總統就職演講的前一個月,曾即興稱這可能是美國總統第一次直接公開提到猶太教-基督教的概念:

(開國元勛曾說)「我們相信所有人都是由他們的造物主創造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政府形式如果不是建立在一種深刻的宗教信仰上,就沒有意義,我不在乎是什麼宗教英語and I don't care what it is。對我們來說,當然是猶太教-基督教的概念,但它必須是人人生而平等的宗教[17]

20世紀50年代起,許多保守派開始強調其價值觀的猶太教-基督教根源[18]。1958年,經濟學家埃爾金·格羅斯克洛斯(Elgin Groseclose)稱「正是來自猶太教-基督教經典的理念,讓這國家有了強勁的經濟與工業實力[19]。」保守派參議員貝利·高華德曾稱,保守派認為認為共產主義把人當作生產、消費和拋棄的禽獸,這與作為國之基礎的一切猶太教-基督教理念背道而馳[20]

保守派堅信西方猶太教-基督教傳統是優越的,從而頗為輕視第三世界擺脫殖民統治的願望[21][22]

20世紀70年代起,「基督教右派」崛起成為新興保守力量。劍橋大學的歷史學家安德魯·普雷斯頓(Andrew Preston)稱,保守合一主義(conservative ecumenism)興起,令天主教、摩門教和新教保守派聯合為宗教右派聯盟,這便是由「猶太教-基督教倫理」的興起而促成的。為應對墮胎權和女性平權運動等文化和政治問題,這些宗教右派開始共同行動起來[23]。學者克萊德·威爾考克斯和卡林·羅賓遜如此總結:

基督教右派試圖在一個道德嚴重滑坡的國家恢復猶太-基督教價值觀。……(他們)相信,社會缺乏猶太教-基督教價值觀的堅實基礎,從而受到負面影響。他們試圖起草體現這些價值觀的法律[24]

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

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猶太教-基督教價值觀」的正面提法很常見,基督教右派常常引用[25]

朗奴·列根總統經常強調猶太教-基督教價值觀是反抗共產主義的必要思想。他認為《聖經》包含了「我們所面臨問題的所有答案[26]」。里根反對世俗主義,強調需認真對待原罪的概念[27]湯姆·弗賴林英語Tom Freiling是基督徒出版商及一保守派政治行動委員會的領袖,他曾在其2003年的著作《里根的上帝和國家》中寫道,里根的核心宗教信仰總是沉浸在傳統的猶太教-基督教遺產中[28]。宗教和猶太教-基督教的概念是里根言論的一個主要主題[29]

比爾·克林頓總統在1992年競選期間,也強調宗教在社會和其個人生活中的角色,也提到了猶太教-基督教傳統[30]

這一概念在美國政治中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在20世紀90年代的「文化戰爭」中,提倡「猶太教-基督教價值觀」的言論激增[31]

2000年5月,肯塔基州當局禁止學校展出部分宗教性歷史文件,認為這些文件「表現了政府對宗教的非常具體的認可」。對此,著名的福音派基督徒詹姆斯·多布森就聲稱展示歷史文件是猶太教-基督教傳統賦予的權利[32]

九一一事件以來

根據哈特曼等學者的研究,在九一一事件爆發後的2001年至2005年,考慮到文化多元性,主流媒體開始少用這一概念。研究發現,這個詞現在最有可能被自由主義者用來討論美國對於穆斯林的包容,以及關於政教分離的新一輪辯論[31]

2012年,猶太教正統派拉比什穆利·博泰克英語Shmuley Boteach的著作《潔淨耶穌英語Kosher Jesus》出版。伯泰克在書中稱猶太教-基督教這一詞語中的連接號就是耶穌自己[33]

法律界的使用

馬什訴錢伯斯案英語Marsh v. Chambers中,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州立法機構可以合乎憲法地僱用教士念「猶太教-基督教傳統中的」祈禱詞。在辛普森訴切斯特菲爾德縣監事會案中[34]美國聯邦第四巡迴上訴法院認為,最高法院在馬什案中的裁定意味着切斯特菲爾德縣可以按照憲法,不讓威卡教祭司辛西婭·辛普森念禱詞,因為其信仰不是猶太教-基督教傳統的一部分。

以下糾紛都涉及公開展示十誡的問題:

批評

有神學家警告稱,不應不加批判地肆意引用「基督教-猶太教」概念,認為這可能導致誤用,例如被用來反對世俗人文主義[35],這和猶太教改革派自由主義神學等自由派教派的理念衝突。

阿巴·希勒爾·希爾弗英語Abba Hillel Silver的《猶太教的差異所在》(Where Judaism Differs)和利奧·貝克英語Leo Baeck的《猶太教與基督教》兩本著作談論當代基督教和猶太教的關係,其成書動機都是在猶太教-基督教一詞掩蓋兩種信仰的關鍵差異的當下美國,釐清猶太教的獨特性[36]

拉比埃利澤·貝爾科維茨英語Eliezer Berkovits反對以這一概念模糊宗教差異,稱猶太教之所以是猶太教,就是因為它否認基督教;基督教之所以是基督教,就是因為它否認猶太教[37]

神學家、作家亞瑟·科恩英語Arthur A. Cohen在其著作《猶太教-基督教傳統的迷思》(The Myth of the Judeo-Christian Tradition)中,質疑猶太教-基督教概念在神學上的有效性,認為這概念基本上是美國政治的發明物。雅各布·紐斯納英語Jacob Neusner在著作《猶太人和基督徒:共同傳統的迷思》(Jews and Christians: The Myth of a Common Tradition)中寫道:「這兩種信仰就代表着兩批人各說各話[38]。」

法律教授斯蒂芬·費爾德曼回溯1950年之前歐洲等地的歷史,得出結論認為猶太教-基督教傳統的概念是一種置換神學英語supersessionism,(至少在猶太人眼中)是「危險的基督教條」,「陰險地」掩蓋了猶太教和基督教之間真實而重大的差異,是不實的概念[39]

亞伯拉罕諸教

自20世紀下半葉以來,出於宗教包容主義立場,猶太教-基督教的概念有時擴大為「亞伯拉罕諸教」,即將伊斯蘭教也納入包容範圍。伊斯蘭教與猶太教和基督教一樣,都將亞伯拉罕視為崇高的先知。這一雨傘詞的支持者認為這將促進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的聯繫,在這聯繫之中「探索積極事物[40]」。

引入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歷史學家托尼·泰勒指出,澳大利亞人從美國保守派話語中借用了「猶太教-基督教」概念[41]。另一位歷史學家吉姆·貝里曼稱,自19世紀90年代至今,那些支持維持澳大利亞同西方文明聯繫的言論里,總強調三大主題:作為核心的英國遺存;澳大利亞的「猶太教-基督教」信仰體系;啟蒙時代的理性原則。這些言論主要由中間偏右陣營的人物使用[42]

參見

參考文獻

  1. ^ George Orwell; Sonia Orwell; Ian Angus. George Orwell: An age like this, 1920-1940需要免費註冊. D.R. Godine. 2000: 401. 
  2. ^ Mark Silk (1984), Notes on the Judeo-Christian Tradition in America, American Quarterly 36(1), 65-85
  3. ^ Sarna, 2004, p.266
  4. ^ Mary E. Stuckey. The Good Neighbor: Franklin D. Roosevelt and the Rhetoric of American Power. MSU Press. 2013: 55 [2022-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6). 
  5. ^ See Roosevelt,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FDR's First Inaugural Addres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 ^ Davis W. Houck and Mihaela Nocasian. "FDR's First Inaugural Address: Text, Context, and Reception." Rhetoric & Public Affairs 5#4 (2003): 649-678, quote p 669.
  7. ^ Gary Scott Smith. Faith and the Presidency From George Washington to George W. Bush需要免費註冊. Oxford UP. 2006: 211. 
  8. ^ Smith, Faith and the Presidency p 194.
  9. ^ Atalia Omer and Jason A. Springs. Religious Nationalism: A Reference Handbook. ABC-CLIO. 2013: 72 [2022-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10. ^ Timothy Wyatt, "America's Holy War: FDR, Civil Religion, and the Prelude to War" Memphis Theological Seminary Journal (2012) v. 50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1. ^ Randall B. Woods, "The Politics of Idealism: Lyndon Johnson, Civil Rights, and Vietnam." Diplomatic History 31#1 (2007): 1-18, quote p 5; The same text appears in Woods, Prisoners of Hope: Lyndon B. Johnson, the Great Society, and the Limits of Liberalism (2016) p 89.
  12. ^ Woods, Prisoners of Hope p 90.
  13. ^ Woods, "The Politics of Idealism" p 3.
  14. ^ Sarna, Jonathan. American Judaism, A History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 266)
  15. ^ 15.0 15.1 Sarna, p. 267
  16. ^ Sarna, p.267
  17. ^ Patrick Henry, "'And I Don't Care What It Is': The Tradition-History of a Civil Religion Proof-Tex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1981), 49#1 pp 35-47 in JSTO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8. ^ Clinton Rossiter, Conservatism in America (1968) p. 268
  19. ^ A. G. Heinsohn G. Jr., ed. Anthology of Conservative Wri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1932-1960 (Regnery Publishing, Inc., 1962) p. 256.
  20. ^ Barry Morris Goldwater. With No Apologies (1979)
  21. ^ Lisa McGirr. Suburban Warriors: The Origins of the New American Right. Princeton UP. 2015: 173 [2022-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5). 
  22. ^ By the 1990s "Judeo-Christian" terminology was now mostly found among conservatives. Douglas Hartmann, et al., "One (Multicultural) Nation Under God? Changing Uses and Meanings of the Term "Judeo-Christian" in the American Media," Journal of Media & Religion, 2005, Vol. 4 Issue 4, pp. 207-234
  23. ^ Andrew Preston. Sword of the Spirit, Shield of Faith: Religion in American War and Diplomacy需要免費註冊. Knopf. 2012: 546–47. 
  24. ^ Clyde Wilcox and Carin Robinson, Onward Christian Soldiers?: The Religious Right in American Politics (2010) p. 13
  25. ^ Douglas Hartmann, Xuefeng Zhang, and William Wischstadt. "One (Multicultural) Nation Under God? Changing Uses and Meanings of the Term" Judeo-Christian" in the American Media." Journal of Media and Religion 4.4 (2005): 207-234.
  26. ^ John Kenneth White, Still Seeing Red: How the Cold War Shapes the New American Politics (1998) p 138
  27. ^ Steven F. Hayward. The Age of Reagan: The Conservative Counterrevolution, 1980-1989. 2010: 290 [2022-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8). 
  28. ^ Tom Freiling. Reagan's God and Country: A President's Moral Compass. 2003: 19 [2022-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8). 
  29. ^ Brian T. Kaylor. Presidential Campaign Rhetoric in an Age of Confessional Politics. 2010: 46–48 [2022-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5). 
  30. ^ Brian T. Kaylor. Presidential Campaign Rhetoric in an Age of Confessional Politics. 2010: 77–78 [2022-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5). 
  31. ^ 31.0 31.1 Douglas Hartmann, Xuefeng Zhang, William Wischstadt (2005). One (Multicultural) Nation Under God? Changing Uses and Meanings of the Term "Judeo-Christian" in the American Media. Journal of Media and Religion 4(4), 207-234
  32. ^ Dobson Phd., James C.. One Nation Under Go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eptember 2000.
  33. ^ Paul de Vries. Koshering Jesus More: An Evangelical Review of Shmuley Boteach's 'Kosher Jesus'. Christian Post英語Christian Post. 2012-03-23 [2022-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0). 
  34. ^ Simpson v. Chesterfield County, No. 04-1045 (PDF). 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ourth Circuit. 2005 [2008-08-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9-30). 
  35. ^ Martin E. Marty (1986), A Judeo-Christian Looks at the Judeo-Christian Tradi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The Christian Century英語The Christian Century, October 5, 1986
  36. ^ Sarna, p281
  37. ^ Disputation and Dialogue: Readings in the Jewish Christian Encounter, Ed. F. E. Talmage, Ktav, 1975, p. 291.
  38. ^ Jacob Neusner (1990), Jews and Christians: The Myth of a Common Tradi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Trinity Press International and SCM Press. p. 28
  39. ^ Stephen M. Feldman (1998), Please Don't Wish Me a Merry Christmas: A Critical History of the 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
  40. ^ Aaron W. Hughes. Abrahamic Religions: On the Uses and Abuses of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57–75 [2022-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5). 
  41. ^ Tony Taylor, "Neoconservative Progressivism, Knowledgeable Ignoranc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Next History War", History Australia 10#2 (2013), pp.227–240 at pp.232–35.
  42. ^ Jim Berryman, "Civilisation: A Concept and its Uses in Australian Public Discourse." 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s & History 61.4 (2015): 591-605.

延伸閱讀

  • Coe, Kevin, and Sarah Chenoweth. "The Evolution of Christian America: Christianity in Presidential Discourse, 1981–201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9:753-73 (2015)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Cohen, Arthur A. The Myth of the Judeo-Christian Tradition. Harper & Row英語Harper & Row, New York, 1970.
  • Gelernter, David. Americanism: The Fourth Great Western Religion. Doubleday. 2007; ISBN 978-0385513128
  • Hartmann, Douglas, Xuefeng Zhang, and William Wischstadt. "One (Multicultural) Nation Under God? Changing Uses and Meanings of the Term 'Judeo-Christian' in the American Media." Journal of Media and Religion 4.4 (2005): 207–234.
  • Lillback, Peter A.英語Lillback, Peter A.George Washington's Sacred Fire. (Providence Forum Press,2006. ISBN 0978605268)
  • Merino, Stephen M. "Religious diversity in a "Christian nation": The effects of theological exclusivity and interreligious contact on the acceptance of religious diversity."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49.2 (2010): 231-246.
  • Moore, Deborah Dash. "Jewish GIs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Judeo-Christian Tradition," Religion and American Culture: A Journal of Interpretation, Vol. 8, No. 1 (Winter, 1998), pp. 31–53 in JSTO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Novak, Michael. On Two Wings: Humble Faith and Common Sense at the American Founding. Encounter Books, 2002. ISBN 978-1893554344
  • Preston, Andrew. "A Judeo-Christian Foreign Policy," in Preston, Sword of the Spirit, Shield of Faith: Religion in American War and Diplomacy (2012) pp 559–74.
  • Schultz, Kevin M. Tri-Faith America: How Catholics and Jews held postwar America to its Protestant promis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 Shaban, Fuad. For Zion's sake: the Judeo-Christian tradition in American culture (Pluto Press, 2005).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