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靈、宜、鹽、百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靈州、宜祿、鹽倉、百城之戰唐代宗大曆八年(773年)八月至十月,吐蕃大舉進攻靈武(治寧夏永寧縣西南)、宜祿(今陝西長武縣)、鹽倉(今甘肅涇川縣西北)、百城(今甘肅靈台縣西南百里鎮)等地,唐軍組織力量抗擊吐蕃軍的作戰。

773年八月十六日,吐蕃大將贊磨率領六萬騎兵東進,攻打唐朝邊地要衝。贊磨派出五千騎兵為先鋒,先期到達靈州(治今寧夏靈武西南)南七級渠偵察敵情。唐朝大將郭子儀派溫儒雅、從政等聯兵援救靈武,在靈武城下雙方開始激戰,唐軍將領首戰失利,遂收兵西退。八月底,幽州節度使朱泚其弟朱滔率領五千精騎援助涇州(治臨涇,甘肅鎮原縣東南)。十月,唐軍溫儒雅等在靈州打敗吐蕃軍萬餘眾。同月,贊磨統領十萬大軍分頭進攻唐朝涇州邠州(治新平縣,今陝西彬縣)等地,派吐蕃軍四節度分拒涇川(在今涇川縣)、過閣川南,在渭河會師,形成攻勢,對唐朝造成壓力。郭子儀派朔方兵馬使渾瑊率領步騎五千人拒守,與涇原節度使馬璘前後接應,形成犄角之勢。十月十八日,與吐蕃軍在宜祿進行交戰。渾瑊登上黃負原(在今陝西長武縣),察看敵情並在其要道險處設立拒馬槍以防吐蕃軍兵的突擊。唐將史抗、溫儒雅不服指揮,狂歡飲酒,渾瑊徵召史抗等出擊,史抗等已經醉了,擅自命人撤除防止吐蕃軍兵的拒馬槍、強令騎兵衝擊吐蕃軍陣營,而致大敗。吐蕃軍乘唐軍空虛,從背後襲長武城(今陝西長武縣西三十里),唐軍慘敗,士卒死傷十之七、八,居民被掠走千餘人。渾瑊等收殘兵拼死突圍,倖免於難,副將史籍等三人被殺。十月二十二日,馬璘率兵與吐蕃軍戰於鹽倉,馬璘戰敗,涇原兵馬使焦令諶與諸將狼狽而回,潰兵爭道入城。主將馬璘被蕃軍所困,行軍司馬段秀實召集焦令諶等指出:軍法,失大將,麾下都處死。要求焦令諶等選派英勇戰將率領守城將士傾城出動,往救主將。都知兵馬使李晟等率部下與吐蕃軍力戰,終於將馬璘從亂軍之中救出,李晟立下戰功被朝廷封為合川郡王。戰後,郭子儀召諸將總結戰敗原因,定出破敵之策,即派渾瑊率兵守朝那(今甘肅平涼市西北)。鹽州朝史李國臣獻出破敵之計,吐蕃乘勝必攻京畿(今陝西西安西部),唐軍可擊其背後。郭子儀派兵鳴鼓西攻蓁原(今甘肅清水縣),吐蕃軍中計退兵百城,渾瑊與馬璘率兵會合埋伏在吐蕃經過的險要之地,並夜襲吐蕃軍,殺死數千人,敵軍大敗,又重新收回敵軍所掠朔方俘虜二百餘人,百姓七百餘人,駝馬數百匹。其時馬璘也率兵二千餘人於夜間襲敵軍軍營,指定弓箭於專射身穿豹皮的吐蕃軍主將,吐蕃軍主將中箭,軍心大亂,被迫舉營退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