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江油市第二涪江大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江油市第二涪江大橋
承載 302省道、詩城路
跨越涪江
地點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中壩街道 · 三合鎮
設計參數
橋型拱橋
全長451米(1,479.66英尺)
闊度20米(65.62英尺)
最大跨度45米(147.64英尺)
歷史
開工日1985年
完工日1989年
開通日1989年
統計
通行費2005年後廢除

江油市第二涪江大橋位於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是江油市區第二座跨越涪江的橋樑,江油市主幹道詩城路和四川省省道302線途經此橋。橋樑總長541米,車道寬度14米,為雙向四車道公路橋。涪江二橋在1985年開工建設[1],並且於1989年建成通車。橋樑限載汽車20噸,拖車100噸。

大事記

  • 1985年,涪江第二大橋動工。
  • 1989年,涪江第二大橋完工通車,竣工時為江油市橫跨涪江的最大橋樑,也是江油市最大的城市橋樑。
  • 1991年至2005年,該橋採用兩端設置收費站收費制度以償還債務。[2]
  • 2008年,橋樑在汶川大地震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大橋的維修加固工作在2009年進行。[3]

結構

江油市涪江第二大橋長541米,其中主橋長度265米,東引橋長174米,西引橋長102米。橋樑結構為混凝土空心連續多跨拱橋,共16孔,其中主橋有箱型拱5孔,每孔跨度45米;東西引橋共計11孔,每孔淨跨22米。橋面車道寬14米,兩旁行人路各自寬度為3米。橋樑荷載為汽車20噸、拖車100噸。橋樑防洪能力為流量每秒8800立方米。[3]

周邊

大橋東側建設有為紀念河南省對江油市在汶川地震後恢復重建的對口支援的紀念公園「豫江友誼園」和紀念雕塑「豫江情贊」。[4][5]

參見

參考資料

  1. ^ 江油市政府方志辦. 江油县志(1911-1987) 卷十四 交通. 江油市人民政府. 2016-11-17 [201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31). 
  2. ^ 四川省財政廳 四川省物價局 四川省交通廳. 四川省交通厅、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物价局关于同意江油中雁公路29公里油路改造成水泥路和涪江二桥延长收费期限收取车辆通行费的批复. 2001-07-24 [2018-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3). 
  3. ^ 3.0 3.1 江油市政府方志辦. 江油市志(1988-2005) 卷八 工业、交通. 江油市人民政府. 2016-11-17 [201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31). 
  4. ^ 江油市政府方志辦. 汶川特大地震江油抗震救灾志 第五篇 灾后重建. 江油市人民政府. 2016-11-17 [201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31). 
  5. ^ 董學彥. 豫江大堤:让震后的江油更美丽. 大河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