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金山
水淹金山 Ouw Peh Tjoa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鄭丁春 |
監製 | 鄭丁春 |
攝影 | 鄭丁春 |
製片商 | 希諾影業公司 |
產地 | 荷屬東印度 |
語言 | 馬來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水淹金山》[1](閩南語:Ouw Peh Tjoa[a],即福建話「烏白蛇」的音譯;片名或作Doea Siloeman Oeler Poeti en Item,即馬來語「黑白雙蛇」之意),是一套1934年的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電影,由鄭丁春執導、出品,如今可能已經散佚。該電影取材自中國傳說《白蛇傳》,講述一個蛇精化身為人,與凡人相戀,但最終身亡的故事。這部電影的續集《白蛇之子》在1936年上映。
故事大綱
一個白蛇精在修煉數百年之後化身為美女,而她的對手黑蛇也有樣學樣。兩人為了令一個名為許漢文的男人愛上自己而互相競爭。許漢文後來答應迎娶白蛇精,不過當白蛇精現出真身時,他打算取消婚事。白蛇精因而飲泣,並告訴許氏的老闆,他們即將成婚。最後許氏感到內疚,並娶白蛇精為妻。
時間飛逝之際,許漢文經常看見自己的妻子化身為蛇,不過白蛇精總是能用別的理由把他說服。許氏越發愛慕蛇精;兩人婚姻美滿。數月後,一個名為法海仙師的和尚向許漢文搭話,並試圖把蛇精殺死。蛇精逃了出來,不過法海還是從後追緝。
法海抓到了蛇精,打算把她殺掉,不過觀音菩薩卻出面阻止,並告訴法海蛇精懷有身孕,不能把她殺掉。後來蛇精為許氏誕下一子;一個月後,她把孩子交給許漢文,然後向命運低頭。她先被收入缽中,再被人帶走[b]。
製作
《水淹金山》是希諾影業公司(Cino Motion Pictures)的作品,由公司東主鄭丁春擔任導演、監製兼錄音師[1]。當年東印度群島的土生華人希望觀賞由中國神話傳說改編的電影,卻不一定能理解中國國語片、粵語片的對白[2],於是鄭丁春把中國神話傳說改編為多部馬來語電影,包括《山伯英台》(1931年,改編自《梁山伯與祝英台》)、《八美圖》(Pat Bie To,1932年)和《八劍俠》(Pat Kiam Hiap,1933年)等[3]。總括而言,這些電影以馬來武術場面為賣點,結果往往能夠盈利,令鄭氏可以在當地電影業維持主導地位[4]。
本片是一部馬來語黑白電影。文獻沒有記載本片的演員陣容[1],卻指出片中的蛇來自鄭氏的私人動物園[2]。
發行與反響
鄭丁春在1970年代受訪時表示,《水淹金山》一片在1934年發行[4],報紙廣告則指出本片在1935年2月就已經上映[5]。宣傳廣告稱電影中的角色「連場鬥法,叫人拍手稱奇」[6],又提到片中的對白完全是馬來語[1]。本片的對象主要是當地華人,但是片中的動作場面也得到許多土著觀眾的欣賞[4]。這部影片後來也在海峽殖民地之一、華人人口眾多的新加坡上映[7]。
《水淹金山》的成功令鄭丁春可以為製片廠(後改稱爪哇工業電影公司)採購新式攝影器材,用以拍攝新影片[8]。之後,鄭氏繼續把中國傳說改編為電影,其中《水淹金山第二集》(Anaknja Siloeman Oeler Poeti)在1936年面世。然而,同年荷蘭導演阿爾貝特·巴林克推出影片《巴勒》,改變了當地社會對電影賣座公式的看法,結果鄭氏在一年後改變創作方向;他後期的電影都從土著社會取材,講述日常生活的故事[4]。不過,在1940年至1941年期間,爪哇工業電影公司仍然是東印度群島最多產的製片廠,直至它在1942年3月日軍南侵後結業為止[9]。
《水淹金山》至少放映到了1953年[10],但如今很可能已經散佚。荷屬東印度的電影膠捲以非常易燃的硝化纖維製成,1952年印尼國家電影製片廠的倉庫失火,大部分物品毀於一旦,後來為了消除火災隱患,所有存放老電影的硝化纖維膠片都被銷毀[11]。因此,美國視覺人類學家卡爾·G·海德推論,所有在1950年前製作的印尼電影均已散失[12]。不過,克里斯坦托在《印尼電影目錄》中表示,印尼電影資料館把好幾部荷屬東印度電影保存下來。比蘭還指出,荷蘭政府新聞處收藏了幾部日本宣傳電影,使之留存至今[13]。
註解
- ^ 以范歐普豪伊森拼音系統拼寫;白話字正寫法為O͘ Pe̍h Chôa
- ^ 這部電影的故事大綱是從Filmindonesia.or.id, Ouw Peh Tjoa和Biran 2009,第148–149頁歸納出來的。
腳註
- ^ 1.0 1.1 1.2 1.3 Filmindonesia.or.id, Ouw Peh Tjoa.
- ^ 2.0 2.1 Biran 2012,第276頁.
- ^ Hutari 2011, Sejarah Awal.
- ^ 4.0 4.1 4.2 4.3 Biran 2009,第147–150頁.
- ^ De Indische Courant 1935, (untitled).
- ^ Biran 2009,第149頁.
- ^ Biran 2009,第148頁.
- ^ Biran 2009,第150頁.
- ^ Biran 2009,第217, 319, 332頁.
- ^ Pelita Rakjat 1948, (untitled).
- ^ Biran 2012,第291頁.
- ^ Heider 1991,第14頁.
- ^ Biran 2009,第351頁.
參考資料
- Biran, Misbach Yusa. Sejarah Film 1900–1950: Bikin Film di Jawa. Jakarta: Komunitas Bamboo working with the Jakarta Art Council. 2009. ISBN 978-979-3731-58-2 (印度尼西亞語).
- Biran, Misbach Yusa. Film di Masa Kolonial. Indonesia dalam Arus Sejarah: Masa Pergerakan Kebangsa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2012: 268–93. ISBN 978-979-9226-97-6 (印度尼西亞語).
- Heider, Karl G. Indonesian Cinema: National Culture on Scree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2014-09-29]. ISBN 978-0-8248-136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7).
- Hutari, Fandy. Sejarah Awal Industri Film di Hindia Belanda. Jakarta Beat. Jakarta. 2011-11-05 [2012-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1) (印度尼西亞語).
- Ouw Peh Tjoa. filmindonesia.or.id. Jakarta: Konfiden Foundation. [2012-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3) (印度尼西亞語).
- (untitled). De Indische Courant (Surabaya: [s.n.]). 1935-02-05: 13 [2014-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7) (荷蘭語).
- (untitled). De Nieuwsgier (Jakarta: [s.n.]). 1953-01-26: 3 [2014-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7) (荷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