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氏翼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氏翼鱈
化石時期:中三疊紀安尼期皮爾遜亞期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腕鰭魚綱 Cladistia
目: 多鰭魚目 Polypteriformes
科: 多鰭魚科 Polypteridae
屬: 翼鱈屬 Pteronisculus
種:
張氏翼鱈 P. changae
二名法
Pteronisculus changae
Ren & Xu,2021

張氏翼鱈學名Pteronisculus changae)一種已滅絕的輻鰭魚,其化石發現於中國雲南省羅平縣中三疊紀安尼期皮爾遜亞期的海相地層中。種小名源自中國古生物學家張彌曼的姓氏。本種是翼鱈屬Pteronisculus)在中三疊世的第二個確切種。[1]

特徵

張氏翼鱈最大體長達295毫米,顳骨與鼻骨相接;間顳骨中部存在指向內側的突起;內側額外肩胛骨與外側額外肩胛骨幾乎一樣大;眶後長度為頭長的60%;懸器角度35度;鰓蓋骨高度是下鰓蓋骨高度的三倍;鰓蓋前骨高度是鰓蓋骨的一半;21根上神經骨;鱗式為D53/P15,A44,C71/T83。[2]根據體型和口緣牙齒等特徵推測張氏翼鱈是一個快速游動的捕食者,以浮游無脊椎動物和體型較小的魚類或魚類幼體為食。[1]

參考文獻

  1. ^ 1.0 1.1 REN Yi; XU Guang-Hui. A new species of Pteronisculus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Anisian) of Luoping, Yunnan, China,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early actinopterygian fishes. Vertebrata Palasiatica. 2021, 59 (3): 169–199 [2023-02-21]. doi:10.19615/j.cnki.2096-9899.21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1). 
  2. ^ 任藝. 二叠纪末大灭绝的幸存者——张氏翼鳕. 曲靖日報 (總第8963期). 曲靖日報社. 2023-02-14 [2023-02-21].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