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北都護府
安北都護府 | |
---|---|
通稱 (669–757) | |
安北都護府 | |
其他名稱 (647–663) | |
燕然都護府 | |
其他名稱 (663–669) | |
瀚海都護府 | |
其他名稱 (757–784) | |
鎮北都護府 |
安北都護府是唐朝管理鐵勒諸族的都護府。可作為對647年之後的幾個都護府統稱。
歷史
唐滅薛延陀
唐太宗貞觀二十年(646年),唐朝聯合回紇等鐵勒部落,擊滅薛延陀。次年(647年)正月九日,鐵勒、回紇等十三個部落內附唐朝,唐太宗以其部落酋帥為都督、刺史,設六都督府七羈縻州:翰海府、金微府、燕然府、幽陵府、龜林府、盧山府。七州:皐蘭州、高闕州、雞鹿州、雞田州、榆溪州、蹛林州、竇顏州,並從京師長安到北荒設置六十六個驛站,號為「參天可汗道」,作為各部落朝貢道路。四月十日,在陰山之麓的單于台(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北烏加河(古黃河)北岸)設置燕然都護府,以揚州司馬李素立為都護,管理這十三個部落,轄境東到大興安嶺、西到阿爾泰山、南到戈壁、北到貝加爾湖的整個蒙古高原。回紇的汗吐迷度曾經是刺史。
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燕然都護府改為領瀚海、金微、新黎、幽陵、龜林、堅昆六都督府;仙萼、浚稽、余吾、稽落、居延、窴顏、榆溪、渾河、燭龍九州。同年又在雲州設立了單于都護府(雲州雲中縣西北也有一個單于台,以此得名),兩都護府以沙漠為界,南北分治鐵勒(漠北)與突厥(漠南)。
瀚海都護治漠北
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二月十五日,燕然都護府改稱瀚海都護府,治所遷移到回紇本部(今蒙古國哈爾和林)。單于都護府改名雲中都護府,移置雲中故城(今內蒙古托克托縣古城鄉[1]),仍以磧為界,磧北諸蕃州悉隸瀚海,磧南並隸雲中。
安北都護遷漠南
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八月,瀚海都護府又改稱安北都護府。不久治所移到漠南隋朝時的大同城鎮舊地(今內蒙古額濟納旗)。
唐高宗末年後突厥興起,並很快興師南下,與唐爭奪漠南之地。突厥除南下犯唐外,還乘機利用此時期旱災對漠北鐵勒民族的嚴重影響與其內亂及時向漠北發展,不久鐵勒故地皆為所並。在後突厥的攻擊下,武后垂拱元年(685年),置大同城鎮,安北都護府暫時移到刪丹縣(屬甘州,今甘肅山丹縣)西南九十九里處的西安城(今甘肅民樂縣)[2]。
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年),為了跨過黃河、處於有效防衛和主動進攻的戰略位置,朔方軍總管張仁願利用當時突厥全軍西擊突騎施的機會,奪取漠南地區,並在黃河以北修築東、中、西三受降城,形成一道聯防橫線,以便斷絕突厥的南侵道路。同年安北都護府從安西城遷到西受降城(今內蒙古烏拉特後旗)。
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於安北都護府重新設立單于都護府,治所同在西受降城。
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年)閏二月,鴻臚少卿、朔方軍副大總管王晙兼安北大都護、朔方道行軍大總管,管轄豐安、定遠、三受降城等軍城兵馬。單于、安北二都護府分離,二者皆從西受降城遷出,單于都護府返回故址——雲中故城安置,安北都護府移到中受降城(今內蒙古烏拉特中旗)[3]。
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年),隨着朔方節度使的建立,單于、安北二都護府變成了朔方節度使所轄的兩個軍鎮,其原來的都護一職往往成了朔方節度使及其副使的加官或兼職。
唐玄宗天寶八載(749年),張齊丘於中受降城西北五百餘里磧口木臘山故可敦城(位於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後聯合旗西北)置橫塞軍,以郭子儀為橫塞軍使,並移安北都護府治所到此。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因橫塞軍城其地不利於軍隊屯田,郭子儀在永清柵北(今烏拉特前旗烏梁素海東岸)修築新城,移橫塞軍和安北都護府到新城。
改鎮北都護
緊接着安史之亂爆發,唐在北疆原來的羈縻府州喪失殆盡,安北、單于二都護府原有的「掌撫慰諸蕃,輯寧外寇,覘候奸譎,征討攜離」職能隨之徹底喪失,都護府形同虛設。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因安祿山姓安,改安北都護府為鎮北都護府。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橫塞軍改名天德軍,鎮北府事仍由朔方節度使、天德軍使郭子儀兼理,軍馬權置於永清柵,理所又移西受降城。
唐德宗興元元年(784年),鎮北都護府被廢除。
安北都護
- 李素立(647年—649年)
- 姜簡(永徽年間)
- 任雅相(顯慶初年)
- 劉審禮(661年)
- 姜協(約龍朔年間)
- 臧善安(約唐高宗年間)
- 龐同福(唐高宗年間)
- 李大志(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後)
- 孫俊(694年)
- 王神符(約武后時)
- 李旦(699年—702年)
- 臧懷亮(約唐睿宗時)
- 王晙(?—714年)
- 臧懷義(約開元初年)
- 李琮(李嗣直)(716年,遙領)
- 張知運(716年前後)
- 臧懷恪(開元年間)
- 臧希莊(729年前)
- 田琬(開元年間)
- 李光弼(745—746年)
- 李琬(749年)
- 郭子儀(749年—754年)
- 李林甫(751年,遙領)
- 臧方直(約天寶末年)
- 僕固懷恩(762年)
- 李存進(後唐)(923年)
區劃[4]
軍州
軍州 | 城縣 | 現在地名 | 備註 |
---|---|---|---|
(豐州) | 單于台 |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溫更鎮阿拉騰胡少 | 647年—663年都護府治 |
瀚海府城 | 天山縣 | 蒙古國後杭愛省浩吞特縣東北 | 663年—688年都護府治 |
(甘州) | 同城鎮 | 內蒙古額濟納旗巴彥陶來蘇木吉日嘎郎圖 | 688年—693年都護府寄治 |
(涼州) | 西安城 | 甘肅省民樂縣三堡鎮 | 693年—708年都護府寄治 |
天德軍 (橫塞軍 749年—754年) (天安軍 754年—756年) |
通濟縣 | 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沙德格蘇木 | 749年—754年都護府治、橫塞軍治 |
大同縣 | 內蒙古烏拉特前旗額爾登布拉格蘇木 | 754年—758年都護府治、天德軍治,758年廢大同縣,天德軍改治今額爾登布拉格蘇木雅日呼都格 | |
西受降城 (長寧縣) |
烏拉特中旗烏加河鎮聯豐奮鬥村 | 708年—714年、758年—845年都護府治 | |
中受降城 (陰山縣) |
包頭市九原區 | 714年—749年都護府治 | |
豐州 | 九原縣 | 烏拉特前旗西小召鎮土城子村 | 722年豐州屬安北都護府 |
永豐縣 |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新華鎮 | ||
豐安縣 | 烏拉特前旗西小召鎮金星村 |
羈縻都督府
都督府 | 州名 | 現在地名 | 原部落 | 備註 |
---|---|---|---|---|
瀚海都督府 | 瀚海州 | 蒙古國後杭愛省浩吞特縣東北 | 回紇 | 647年設 |
金水州 | 蒙古國後杭愛省巴特曾格勒縣 | 回紇 | ||
燕然都督府 | 燕然州 | 蒙古國中央省西 | 多濫葛 | 647年設 |
龜林都督府 | 龜林州 | 蒙古國中央省東 | 同羅 | 647年設 |
金微都督府 | 金微州 | 蒙古國肯特省溫都爾汗 | 僕骨 | 647年設 |
盧山都督府 | 盧山州 | 蒙古國中戈壁省西 | 思結 | 647年設 |
蹛林州 | 蒙古國前杭愛省北 | 思結別部阿布思 | 647年設 | |
幽陵都督府 | 幽陵州 | 蒙古國東方省巴彥烏拉蘇木 | 拔野古 | 647年設 |
居延州都督府 | 居延州 |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 | 白霫 | |
窴顏州 | 內蒙古自治區東烏珠穆沁旗 | 白霫 | 647年設 | |
達渾都督府 | 達渾州 | 蒙古國蘇赫巴托省 | 薛延陀 | |
姑衍州 | 蒙古國蘇赫巴托省額爾德尼查干縣 | 薛延陀 | ||
步訖若州 | 蒙古國蘇赫巴托省 | 薛延陀 | ||
鶻州 | 蒙古國蘇赫巴托省 | 薛延陀 | ||
低粟州 | 蒙古國蘇赫巴托省 | 薛延陀 | ||
賀蘭都督府 | 賀蘭州 | 蒙古國東戈壁省 | 契苾 | |
榆溪州 | 蒙古國中戈壁省東 | 契苾 | 647年設 | |
皋蘭州都督府 | 皋蘭州 | 蒙古國巴彥洪戈爾省北 | 渾 | 647年設 |
堅昆都督府 | 堅昆州 | 俄羅斯哈卡斯共和國阿巴坎 | 黠戛斯 | 649年設 |
羈縻州
州名 | 現在地名 | 原部落 | 備註 |
---|---|---|---|
浚稽州 | 蒙古國前杭愛省博格多縣科布多 | 渾別部甸焦 | |
溪彈州 | 蒙古國巴彥洪戈爾省南 | 延陀 | |
狼山州 | 蒙古國科布多省 | 葛邏祿左廂 | 650年設 |
渾河州 | 蒙古國扎布汗省 | 葛邏祿右廂 | 658年設 |
新黎州 | 蒙古國烏布蘇省 | 拔悉密 | 649年設,669年改為州。 |
仙萼州 | 蒙古國庫蘇古爾省阿拉格額爾德尼縣哈德嘎勒 | 都播 | |
余吾州 | 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 | 骨利幹 | 原名玄闕州,龍朔中更名 |
雞鹿州 | 俄羅斯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烏蘭烏德 | 奚結 | 647年設 |
燭龍州 | 俄羅斯赤塔州 | 俱羅勃 | |
稽落州 | 蒙古國色楞格省 | 斛薛 | |
雞田州 | 蒙古國布爾干省 | 阿跌 | 647年設 |
燕山州 | 蒙古國後杭愛省溫都爾烏蘭縣 | 回紇 |
註釋和參考文獻
- ^ 秦漢雲中故城的位置有在今內蒙古托克托縣之說和在今和林格爾縣之說,分別見林干:《突厥與回紇史》(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9頁)與《中國歷史地圖集》(隋唐五代史分冊)的標繪。
- ^ 譚其驤、嚴耕望、李大龍等先生結合《資治通鑑》的相關記事與陳子昂《燕然軍人畫像銘序》、《上西蕃邊州安危事》、《為喬補闕論突厥表》等文皆有詳細的考證,譚先生考為:「垂拱三年或四年,僑置安北都護府於同城」;嚴先生進一步考得:「……則置安北府於同城乃垂拱三年五月事。蓋二年五月北伐,明年五月始置安北府以招納亡叛也。《通鑑》亦綜合書之耳。至於安北都護府再移理刪丹縣南之西安城,自當更後……」 而據李大龍先生考應該就是在垂拱元年。
- ^ 《資治通鑑》玄宗開元二年載:「(二月)閏月,以鴻臚少卿、朔方軍副大總管王晙兼安北大都護、朔方道行軍大總管,令豐安、定遠、三受降城及旁側諸軍皆受晙節度。徙安北大都護府於中受降城,置兵屯田。」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