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多利安調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多利安調式(英語:Dorian mode)亦譯多利亞調式,是中古調式(教會調式)的一種。它源自古希臘時期,經歷中世紀。教會音樂發展至今,在不同時期其音階排列有不同的規則。現代的多利安調式音響效果如下(C為主音):

 {
\override Score.TimeSignature #'stencil = ##f
\relative c' { 
  \clef treble \time 7/4
  c4^\markup { Modern C Dorian mode } d es f g a bes c2

} }

古希臘的多利安調式

多利安調式的名稱來源於古希臘四個主要部族之一的多利安人。它的八度音階建立在兩個由全音連接的四音列英語tetrachords之上,由高音(Hypate meson)至低音(Nete diezeugmenon)下行排列。

四分音列音屬(Enharmonic genus)英語enharmonic genus中,每個四音列內部的音程間隔是四分一音-四分音-大三度。其音響效果如下(E音開始,上行):

 {
\override Score.TimeSignature #'stencil = ##f
\relative c' { 
  \clef treble \time 4/4
  e4^\markup { Greek Dorian tonos (enharmonic genus) on E } feh geses a b ceh deses e

} }

半音音列音屬(Chromatic genus)英語chromatic genus中,四音列內部的音程間隔是半音-半音-小三度。其音響效果如下:

 {
\override Score.TimeSignature #'stencil = ##f
\relative c' { 
  \clef treble \time 4/4
  e4^\markup { Greek Dorian tonos (chromatic genus) on E } f ges a b c des e

} }

自然音列音屬(diatonic genus)英語diatonic genus中,音程間隔則是半音-全音-全音。這種排列模式與現代的弗里幾亞調式一致,例子中就相當於鋼琴上從E開始向上彈奏所有白鍵到八度上方的E[1]

 {
\override Score.TimeSignature #'stencil = ##f
\relative c' { 
  \clef treble \time 4/4
  e4^\markup { Greek Dorian tonos (diatonic genus) on E } f g a b c d e

} }

特別地,在指定音上方大二度開始構造兩個並接(前一個四音列的第四個音與後一個四音列的第一個音相同)的半音-全音-全音四音列,可得到下多利安調式英語Hypodorian,與現在的自然小調音階相同;在兩個並接的半音-全音-全音四音列上方大二度加上指定音,則可以獲得古希臘密克索呂底安調式,與現代洛克里安調式音階相同[2]

中世紀的教會多利亞調式

在公元八世紀時的法蘭克王國查理曼的秘書阿爾琴(Flaccus Alcuin,735-804AD)在他的著作《音樂》(Musica)中,將調式分為四類,每類分正格與變格兩種,共8個教會調式。調式的名稱襲承自古希臘調式理論,並且在之後的近千年裏,直到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擴充為14個。但在傳承過程中,與古希臘調式具有相同名稱的調式,其音階發生了變化。

中世紀的正格多利安調式音程關係為全-半-全-全-全-半-全,以D為起音;變格多利安調式則與古希臘時期的下多利安調式一致[3]

現代多利安調式

歐內斯特·布洛赫的作品Poems of the Sea: Chanty中出現的多利安調式片段。[4] Play

巴洛克時期以及古典主義時期鮮有中古調式的樂曲。在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們發現中古調式所帶來的別樣於大小調體系的調式色彩,因此又被重新使用至今,其中自然也包括多利安調式。

現代的多利安調式又被米利·阿列克謝耶維奇·巴拉基列夫稱為「俄羅斯小調」[5]。它是一個嚴格的自然音階,對應鋼琴白鍵中從D開始,到高八度D的一個八度:

 {
\override Score.TimeSignature #'stencil = ##f
\relative c' { 
  \clef treble \time 7/4
  d4^\markup { Modern D Dorian mode } e f g a b c d2

} }

其音程關係為全-半-全-全-全-半-全,和中世紀正格多利安調式一致。但與中世紀不同的是,現代多利安調式是平均律音階,即組成其音階的每個半音及每個全音的音分都分別相等。這意味着它可以被移調到任何一個主音高度。如C多利安調式為1,2,3,4,5,6,7,1。

此外,因為主音到三級音的音程關係是小三度,它亦是一個小調式。它也可以看作是自然小調(愛奧尼亞調式)的六級音升高半音而成。

有時,它也容易和漢族五聲性調式下的羽七聲雅樂調式混淆,因為它們也具有相同的音階排列。

調號

白鍵開始的多利安調式的調號個數都不超過3個:

  • D多利安調式(無調號)
  • A多利安調式(1個升號)/G多利安調式(1個降號)
  • E多利安調式(2個升號)/C多利安調式(2個降號)
  • B多利安調式(3個升號)/F多利安調式(3個降號)

黑鍵開始的多利安調式(由於每個黑鍵都有兩種異名同音的名稱,所以每個黑鍵的多利安調式也都有兩個名稱,但是當中有兩個調式因為有8個調號,也就是調號當中有重升號重降號,因此只是理論調而已):

  • F#/Gb多利安調式(4個升號或8個降號,後者為理論調)
  • A#/Bb多利安調式(8個升號或4個降號,前者為理論調)
  • C#/Db多利安調式(5個升號或7個降號)
  • D#/Eb多利安調式(7個升號或5個降號)
  • G#/Ab多利安調式(6個升號或6個降號)

D多利安調式:不用升或降任何音

A多利安調式:需升第6個音(F)/G多利安調式:需降第3個音(B)

E多利安調式:需升第2、6個音(F、C)/C多利安調式:需降第3、7個音(E、B)

B多利安調式:需升第2、5、6個音(C、F、G)/F多利安調式:需降第3、4、7個音(A、B、E)

多利安音階指法

白鍵開始的多利安音階指法為:(右手第1指開始第5指終止,左手第5指開始第1指終止)

  • 右手:12312341231234123123412312345
  • 左手:54321321432132143213214321321

兩個例外為(因為不能讓第1指彈到黑鍵):

  • B多利安調式,右手相同,左手為43214321321432132143213214321(左手第4指開始)
  • F多利安調式,左手相同,右手為12341231234123123412312341234(右手第4指終止)

黑鍵開始的多利安調式為:

  • F#多利安調式:
    • 右手:23123412312341231234123123412
    • 左手:43213214321321432132143213212
  • Bb多利安調式:
    • 右手:21231234123123412312341231234
    • 左手:21432132143213214321321432132
  • C#/Db多利安調式、D#/Eb多利安調式、G#/Ab多利安調式:
    • 用到全部五個黑鍵,使用以下的規則(兩手相同):兩個相鄰的黑鍵用第2、3指,三個相鄰的黑鍵用第2、3、4指,白鍵用第1指

和聲多利安音階

和聲多利安音階總共有9個音,在原本多利安音階的第4個音和第5個音之間增加一個音,為第4個音增加半音或者第5個音減少半音的音,這個音可以跟第1(或8)、3、6個音構成減七和弦英語Diminished seventh chord,例如D和聲多利安音階就是增加G#/Ab這個音,但是為了讓一個音階只有8個音,所以通常會把原本的第4或第5個音拿掉,此時剩下的8個音做為主音剛好可以構成7種不同的七和弦(剛好也就是常見的7種七和弦):

主音 第1個音與第8個音 第2個音 第3個音 第4個音 第4個音增加半音或者第5個音減少半音的音 第5個音 第6個音 第7個音
拿掉第4個音(改為其升半音後的音) 小七(m7)和弦 屬七(7)和弦 大七(maj7)和弦 不適用 減七(dim7)和弦 小大七(m(maj7))和弦 小七減五度(m7(-5))和弦 增大七(+(maj7))和弦
拿掉第5個音(改為其降半音後的音) 小七減五度(m7(-5))和弦 小七(m7)和弦 小大七(m(maj7))和弦 屬七(7)和弦 增大七(+(maj7))和弦 不適用 減七(dim7)和弦 大七(maj7)和弦

多利安五聲音階

使用多利安調式的第1、2、4、5、7、8(刪掉第3個音和第6個音),為多利安五聲音階,等同於中國五聲音階的商調式。

與其他調式的關係

多利安調式歌曲實例

西方傳統民歌

中世紀音樂

  • Ave maris stella英語Ave maris stella,格里高利聖詠[8]
  • Chominciamento di gioia,一首14世紀的意大利舞曲。
  • Lamento di Tristano,一首14世紀的意大利舞曲。

浪漫主義時期

現代音樂

外部引用

  1. ^ Thomas J. Mathiesen, "Greece, §I: Ancient: 6. Music Theory: (iii) Aristoxenian Tradition: (d) Scales".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second edition,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and John Tyrrell (professor of music)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2001).
  2. ^ Thomas J. Mathiesen, "Greece, §I: Ancient: 6. Music Theory: (iii) Aristoxenian Tradition: (e) Tonoi and Harmoniai".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second edition,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and John Tyrrell (professor of music)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2001).
  3. ^ Harold S. Powers, "Hypodorian",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second edition, 29 vols.,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and John Tyrrell (professor of music) (London: Macmillan Publications, 2001): 12:36–37. ISBN 978-1-56159-239-5
  4. ^ Bruce Benward and Marilyn Nadine Saker, Music in Theory and Practice: Volume II, eighth edition (Boston: McGraw-Hill, 2009): 243–44. ISBN 978-0-07-310188-0.
  5. ^ Richard Taruskin, "From Subject to Style: Stravinsky and the Painters", in Confronting Stravinsky: Man, Musician, and Modernist, edited by Jann Pasler, 16–38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33. ISBN 0-520-05403-2.
  6. ^ 6.0 6.1 Ger Tillekens, "Marks of the Dorian Famil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oundscapes, no. 5 (November 2002) (Accessed 30 June 2009).
  7. ^ Noel Nouvelet – French Noel. www.hymnsandcarolsofchristmas.com. [18 Decem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30). 
  8. ^ The Benedictines of Solesmes (eds.), The Liber Usualis, with Introduction and Rubrics in English (Tournai and New York: Desclée & Co., 1961): 1259–61.
  9. ^ Michael Steinberg, "Notes on the Quartets", in The Beethoven Quartet Companion, edited by Robert Winter and Robert Martin,[頁碼請求]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270. ISBN 978-0-520-20420-1; OCLC 27034831.
  10. ^ Lionel Pike, "Sibelius's Debt to Renaissance Polyphony", Music & Letters 55, no. 3 (July 1974): 317–26 (citation on 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