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基斯隕石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斯隕石坑
月球軌道器4號拍攝的圖像
(上部邊緣上的黑三角是原始照片中的瑕疵)
緯度26.31°S
經度22.63°W
直徑45.5公里
深度390米
余經日出時327°
命名來源約翰·基斯英語Johann Kies[1]

基斯隕石坑(Kies)是位於月球正面雲海西南的一座大撞擊坑殘跡,約形成於38-32億年前的晚雨海世[2],其名稱取自十八世紀德國天文學家數學家約翰·基斯英語Johann Kies(Johann Kies,1713年-1781年),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基斯隕石坑的周邊
基斯隕石坑,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該隕坑西北偏西毗鄰西帕路斯環形山、西北靠近柯尼希隕石坑布利奧環形山坐落在它的北面、東北則是沃夫隕石坑、更大的皮塔屠斯環形山魏斯環形山則分別坐落在它的東南偏東和東南偏南、而它的西南則矗立着墨卡托環形山坎帕努斯環形山。基斯隕石坑的西側延伸着西帕路斯月溪(Rimae Hippalus),南面分佈着赫西俄德月溪和墨卡托峭壁(Rupes Mercator)[3]。 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26°19′S 22°38′W / 26.31°S 22.63°W / -26.31; -22.63,直徑45.5公里[4],深度約390米[5]

基斯隕石坑外觀呈不規則的圓形,內部已完全被玄武岩熔岩淹沒,只剩下殘缺的外壁露出在雲海表面之上。沿坑壁佈滿了大量的裂口,使之形成一圈環狀的山脊,只有南側和東北坑壁相對最完整。南側外壁連接了一道向南延伸的三角狀山脊。該隕坑的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730米[2],內部容積約1600公里³[2]。坑內地表從西北往東南縱貫着數道明亮的條紋,在隕坑東側也平行分佈着一些射紋束

距基斯隕石坑東南約45公里處,坐落着一座底部直徑14公里、高160米的月丘-基斯 Pi(π),其頂端帶有一座小坑,非常像一座盾狀火山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基斯隕石坑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

LAC-94 區域圖
基斯 緯度 經度 直徑
A 28.3° S 22.7° W 16 公里
B 28.7° S 21.9° W 9 公里
C 26.0° S 26.1° W 5 公里
D 24.9° S 18.5° W 6 公里
E 28.7° S 22.7° W 6 公里
  • 衛星坑基斯 A已被月球和行星觀測協會(ALPO)列入《內側壁坡帶有暗黑輻射紋的撞擊坑列表》[6]

參引資料

  1. ^ K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 Working Group for Planetary System Nomenclature (WGPSN)
  2. ^ 2.0 2.1 2.2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3. ^ Crater Kies on LAC-94 map. (PDF). [2016-10-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2-20). 
  4.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6-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3). 
  5. ^ John E. Westfall's Atlas of the Lunar Terminator, Cambridge Univ. Press (2000). [2016-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8). 
  6. ^ of craters with dark radial bands of the Association of Lunar and Planetary Astronomy (ALPO)[永久失效連結]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