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類思堂 (格拉斯哥)

座標55°51′59″N 4°15′42″W / 55.8665°N 4.2618°W / 55.8665; -4.2618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聖類思堂
St Aloysius Church
Module:Mapframe第384行Lua錯誤:attempt to perform arithmetic on local 'lat_d' (a nil value)
位置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
所屬宗派羅馬天主教
官方網站staloysius.rcglasgow.org.uk
歷史
創建日期1868年 (1868)
創建者威廉·凱神父
奉獻聖類思·公撒格
祝聖日期1953年11月29日
建築
功能狀態堂口
保護地位A類
指定時間1950年12月15日[1]
建築師/公司夏爾·梅納特
建築風格巴洛克復興
動工日期1908年10月4日
竣工日期1910年2月6日
詳細規格
容納人數800人
長度150英尺(46米)
寬度90英尺(27米)
中殿寬度44英尺(13米)
高度60英尺(18米)
尖塔高150英尺(46米)
行政
總鐸區西區[2]
總教區天主教格拉斯哥總教區

聖類思堂(St Aloysius Church)是蘇格蘭格拉斯哥的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也是格拉斯哥唯一由耶穌會管理的教堂。它位於加內特希爾(Garnethill)區,山街和玫瑰街的轉角,毗鄰聖類思公學(St Aloysius' College),與學校關係密切。當它初建時,是格拉斯哥唯一帶鐘樓的天主教堂。它模仿了比利時聖歐平主教座堂,是一座A類登錄建築。[3]

歷史

耶穌會於1859年到達格拉斯哥,接管了北伍德賽德路的聖若瑟堂。在19世紀60年代初,他們在加內特希爾區購買土地,當時那裏是城市的西郊,受到富裕階層青睞的住宅區。[4]1868年,威廉·凱神父到達加內特希爾,他很快就在山街修建了一座大型建築。這個建築用鐵和玻璃建造,非常類似於格拉斯哥皇后街站,被稱為「凱神父的鐵路棚」。這個教堂使用了四十年。[4]1868年,慈愛修女會應耶穌會士的邀請來到加內特希爾,租到玫瑰街的兩個房子,這是目前教堂的所在地。但是,因缺少工作人員,修女們不能在隔壁的公學工作,而要服務於在聖若瑟堂旁邊的小學[4]

現在的教堂建築在1908年10月4日奠基,1910年2月6日由總主教John Maguire祝聖。這是一座A類登錄建築,由比利時建築師夏爾·讓·梅納特設計,為巴洛克復興風格。梅納特還設計了Rathven的聖伯多祿堂。這座教堂在格拉斯哥的天主教堂中很獨特,它模仿了比利時那慕爾聖歐平主教座堂羅馬耶穌教堂[1][3][4]

教堂鐘樓里的兩口鐘是在1910年安裝的。它們原來是1865年放置在愛丁堡聖吉爾斯大教堂的10口鐘中的兩口。1890年,聖吉爾斯大教堂以20英鎊的價格將鍾出售給愛丁堡聖瑪利亞主教座堂。但是,聖瑪利亞主教座堂未能籌集到資金建造鐘樓來容納這些鍾,於是分給其他教堂,其中兩口鐘來到聖類思堂。[5]

教堂內有四個小堂聖心小堂、聖母小堂、追思亡者小堂、聖依納爵小堂,此外還有1933年增加的聖若望·安其味(St John Ogilvie)朝聖地,以紀念若望·安其味在1929年列福。[4]

該堂的室內裝飾耗時長久,花費頗多,使得該堂債台高築。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債務才逐漸還清。1953年11月29日,唐納德·坎貝爾總主教主持了莊嚴的祝聖儀式[4]

2008年2月,西班牙遊客捐贈了著名的蒙特塞拉特聖母像的副本,又名黑聖母,位於聖母小堂,在加泰羅尼亞以外只有二個這樣的雕像。[4]

參考

  1. ^ 1.0 1.1 British Listed Buildings Retrieved 24 January 2013
  2. ^ Deaneries, Archdiocese of Glasgow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02-09. Retrieved 2013-01-28
  3. ^ 3.0 3.1 St Aloysius, Scotland Churches Trus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2013-01-28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Our Church, St Aloysius Church si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24 January 2013
  5. ^ Glasgow: Bells ring again after 50 yea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rom Independent Catholic News, 2014-08-02, retrieved 2014-08-03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