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壽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周壽憲(1925年—1976年5月)江蘇淮安人,中國計算機專家。周壽憲在上世紀50年代後期,計算機學科在中國還處於「一窮二白」的階段其間與閔乃大夏培肅等教授學者留洋學成歸國,協助中國逐漸補齊了計算機課程空白。後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當作美國特務批鬥迫害,並因此罹患精神病及自殺。[1] [2]

周壽憲
周壽憲1956年在莫斯科考察
出生(1925-10-06)1925年10月6日
 中華民國漢口市
逝世1976年5月30日(1976歲—05—30)(50歲)
 中國北京市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母校國立中央大學 美國密歇根大學
職業計算機專家
配偶林姣月

生平

1925年,周壽憲生於湖北漢口,祖籍江蘇淮安。1946年,周壽憲獲得重慶國立中央大學電機系學士學位。1947年,周壽憲赴美國留學。1949年和1951年,周壽憲先後獲得密歇根大學電訊系碩士、博士學位。此後,他在美國巴勒斯公司英語Burroughs Corporation計算機研發中心從事研究,研究過磁心移位寄存器,短短四年期間,他獲得兩項專利並在應用物理雜誌上三次發表文章。[1][3]

1955年,周壽憲等留美學者回國。回國後,周壽憲被分至清華大學編制在清華大學無線電工程系,在無線電工程系講授《無線電天線》、《電晶體原理》、《磁學原理》、《固體物理》。1956年,國家十二年科學規劃開始制定。經中國科學院夏培肅介紹,由華羅庚推薦,周壽憲到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下設的 「計算技術和數學規劃組」兼職,在華羅庚的領導下參與制定規劃。1956年6月,周壽憲在中科院為清華大學計57班講授《計算機原理》、《脈衝技術》、《磁芯存儲器》等計算機專業課程 ,聽課的除去清華計57班35位同學,還包括管理計57班日常事務的清華大學教務處生產實習科科長凌瑞驥(1952年清華大學電機系本科畢業,後在57年反右運動期間任清華自控系總支書記,文革中積極跟隨四人幫及其同夥)。規劃制定工作結束後的1956年8月,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籌備委員會成立,周壽憲任委員。1956年9月,中國科學院組織了中國首個赴蘇聯的計算機考察團,由15人組成,閔乃大為團長。經由清華大學的上級教育部批准,周壽憲作為考察團成員之一,到蘇聯科學院精密機械和計算技術研究所的通用機研究室考察,同年底歸國。回國後,周壽憲在清華大學任教同時,繼續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兼職。[1]

周壽憲從莫斯科回到清華大學後,在清華大學無線電工程系計算機教研組任教。當時,他是該系唯一的四級副教授,其他還有三位剛從蘇聯留學畢業回國的五級副教授金蘭、章燕申、吳麒。回到清華大學後,周壽憲負責籌建計算機專業,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的首個教學大綱是由周壽憲親自製定的,他也是第一位開講計算機課程的教授,負責教授《計算機原理》、《脈衝技術》、《計算機線路》、《磁芯存儲器》等課程。周壽憲同時參加了工程項目。在112型計算機(中國第一台計算機)研製項目中,周壽憲參加了電晶體單位線路的定型工作。[1]

文化大革命中,周壽憲被當作美國特務批鬥,遭到殘酷迫害。後來,周壽憲被送到江西鯉魚洲清華大學五七幹校勞動。當時,他已因受到迫害而患精神病,但連隊的軍宣隊員說他是裝的,仍經常批判他,其中有的人還毆打和辱罵他。後來,周壽憲病情加重,農場不得不將其送回北京清華大學。回北京後,當時積極跟隨四人幫的凌瑞驥在周壽憲第一次試圖自殺被搶救後,還當面誣陷他假自殺,逼着周壽憲再次自殺。不久,1976年5月30日周壽憲在家中上吊自殺身亡。[1][2]之後,北京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在系史中數次錯誤的記錄了1956年當時沒有任何計算機專業知識背景的清華大學教務處生產實習科科長凌瑞驥負責籌建清華大學電子計算機專業。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清華大學在大禮堂為周壽憲召開了追悼會,朱光亞夏培肅等人以及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師生均參加。[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