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儀仗青銅斧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示的一個印度尼西亞儀仗青銅斧。這些在蘇拉威西島發現的儀式用青銅斧與在羅地島等地發現的一些可以在儀式上用作打擊樂器或水上樂器的其他青銅斧相似。

印度尼西亞儀仗青銅斧,是在印度尼西亞群島發現的一系列產自公元1至2世紀的一種青銅時代器具。在爪哇島峇里島蘇拉威西島、東部島嶼和巴布亞省森塔尼湖等處遺址的考古發掘表明,這些位於位於青銅器製造中心或墓葬群內的青銅斧,是公元1000年印尼群島上廣泛貿易網絡的見證,也被認為與越南東山文化有關。

考古歷史

印度尼西亞群島最早的金屬製品大約出現在公元前500年。精緻的青銅斧、銅鼓等大多數極早期青銅器可能被作為儀式用途。在印度尼西亞,有大量來自這一時期的青銅器被考古學家發現。由於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們與來自印度次大陸上的印度教徒有所接觸,所以可以推斷印度尼西亞東部地區的人們獨立發展出了複雜的金屬加工技術。但這些島嶼進行青銅器加工的青銅材料則一定來自於進口,因為峇里島或羅地島上沒有煉製青銅所需的銅礦或錫礦[1]

在公元1至2世紀的前古典時期,青銅禮器得以進一步發展。在此期間,印度尼西亞群島的青銅鑄造業蓬勃發展,特別是在爪哇島峇里島地區,這些產業可能有助於製造包括儀仗青銅斧在內的各種青銅器。在印度尼西亞的考古發掘發現了爪哇島的燕尾形嵌式青銅斧、羅地島和望加錫的雕刻着裝飾圖樣的大斧頭、以及彎曲的青銅刀片等形態各異的青銅器[2]。在青銅器製造中心等處的考古發現證明,這些青銅禮器是公元1000年印度尼西亞群島蓬勃發展的島際貿易的反映[3]

形態

刀片狀的青銅斧頭上刻有精緻的圖案,但這些斧頭過於纖弱以至於無法作為武器或農具使用,這顯示出它們是一種儀式用的禮器。

在印度尼西亞發現了許多不同形態的儀仗青銅斧。這些青銅斧之間的相似之處在於富有藝術性的細膩圖案和精緻的纖弱設計,這些設計都表明它們的禮儀用途。1875年,在羅地島北部的蘭杜(Landu)發現了一種刻有裝飾圖案的儀仗青銅斧,其中有同心圓、魚骨紋、螺旋紋等紋飾圖案。這些紋飾與西南太平洋地區的早期藝術作品非常相似。同時這些青銅器上也有條紋圖案等來自亞洲大陸的紋飾圖案[4]。這與在蘇拉威西發現的一些青銅器非常相似,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被保存在印度尼西亞國家博物館的馬卡薩斧[3]

大型的印度尼西亞儀仗青銅斧,例如長70.5厘米、寬30厘米的馬卡薩斧[5]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內的一件長105.1厘米、寬67.3厘米的展品類似[6],都被歸類為蘇約諾英語Raden Panji SoejonoIIB型作品[7] ,即尺寸太大而不實用的青銅器。這種青銅器是使用失蠟法工藝將兩部分藕合在中間鑄造而成,最後的成品包含一個空洞。這些裝飾精良的青銅斧毫無疑問地被用於儀式,但其確切用途尚未可知。有科學家通過其中間的空洞,推斷其在水上使用,或作為打擊樂器被懸吊起來,抑或只是在重要的儀式上作為地位象徵的一種傳家寶物品[8]

此外,研究人員還在爪哇發現了燕尾形嵌式青銅斧。在茂物,亦有一個特別巨大的青銅斧被發現,在它燕尾部分的表面上畫着一個帶有芽狀的眼睛的面具。

其他類型的印度尼西亞儀仗青銅斧主要呈彎曲的刀片形態,這種青銅斧廣泛出現在從萬隆蘇拉威西島西爪哇地區。這些刀片狀的青銅斧被以全尺寸和縮放比例形式生產出來。雖然看起來像武器,但其精雕細琢的刀刃的強度尚不足以在戰爭或農業上發揮實際作用[9]

由羽毛戰士攜帶着這種斧頭的插圖亦廣泛出現在整個印尼群島和越南北部的各種青銅器上,後者被認為是東山鼓英語Dong Son drum的起源。

參見

參考資料

引注

  1. ^ Miksic 2001,第33頁.
  2. ^ Bellwood 2001,第39頁.
  3. ^ 3.0 3.1 Bellwood 2001,第38頁.
  4. ^ Heekeren 2013,第11頁.
  5. ^ BEJANA - Unknown - Google Arts & Culture. 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 [2017-11-11] (英語). 
  6. ^ Ceremonial Object in the Shape of an Ax | Indonesia (Sulawesi) | Bronze and Iron Age | The Me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i.e. The Met Museum. [2017-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4). 
  7. ^ Bintarti, D. D. Bronze Objects from Kabila, West Sabu. SPAFA Digest (1980-1990). 1982, 3 (2) [2017-11-17]. ISSN 0125-709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8. ^ Heekeren 2013,第10頁.
  9. ^ I Wayan Ardika 2001,第41頁.

文獻

  • Bellwood, Peter. Ceremonial Bronzes of the Pre-Classic Era. Miksic, John (編). Ancient History. Indonesian Heritage. Archipelago Press. 2001. ISBN 9813018267. 
  • I Wayan Ardika. Social Complexity in Late Prehistoric Java. Miksic, John (編). Ancient History. Indonesian Heritage. Archipelago Press. 2001. ISBN 9813018267. 
  • Heekeren, H.R. The Bronze-Iron Age of Indonesia. Verhandelingen van het Koninklijk Instituut voor Taal-, Land- en Volkenkunde 22.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3. ISBN 9789401509091. 
  • Miksic, John. The Hunting and Gathering Stage in Eastern Indonesia. Miksic, John (編). Ancient History. Indonesian Heritage. Archipelago Press. 2001. ISBN 9813018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