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保羅·扎盧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保羅·扎羅姆
(Paul Finley Zaloom)
出生 (1951-12-14) 1951年12月14日72歲)
紐約花園城英語Garden_City,_New_York
職業木偶師和演員

保羅·芬利·扎羅姆 ( Paul Finley Zaloom,1951年12月14日-) 生於美國長島花園城英語Garden_City,_New_York,是一名美國男演員和木偶師英語Puppeteer,尤其以在少兒科普電視劇《比克曼的世界》中飾演主角比克曼而聞名。

生涯

保羅·扎羅姆曾就讀過康涅狄格州沃靈福德的喬特學校(Choate Rosemary Hall英語The Choate School),且在高達德學院英語Goddard College讀書時,和一些住在牽線偶人戲劇院英語Bread and Puppet Theater的藝人們玩在一起,由此開始了自己的娛樂業生涯。這些藝人屬於一個專精於表演自創劇目(self-invented)和家編劇目(home-made)的劇團(troupe)。他們劇團的一個演出地點是康尼島,據稱扎羅姆曾就如何吸引更多人氣而向「康尼島非官方市長」("unofficial Mayor of Coney Island")迪克·齊岡(Dick Zigun)提出過建議。在個人創作方面,他善於利用隨手可得的物品進行表演(utilizes found-object animation),如他可隨便拿起像咖啡杯墊或是除濕器這樣的物品,並將它們用作政治諷刺劇中的元素。他的個人政治傾向是自由主義。他曾用「還真以為布殊政府是全世界的大救星」("right wing nut jobs")這一諷刺性短語評論伊利沙伯·多爾戴卓爾夫人。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他也曾強烈地抨擊美國的對外政策,並在冷戰期間幫助(其他反戰人士)並成功導致了一次裁軍行動。

1992年,扎羅姆出演了通過有線電視播出的少兒科普欄目《比克曼的世界》。這部劇在1993時移動到CBS播出,並一共放映了4季。扎羅姆也曾創作(written)、設計並表演了11個完整長度的個人秀節目,其中包括《扎羅姆的水果》("Fruit of Zaloom")、《病態但真實》("Sick But True")、《很棒》("Mighty Nice")和《眾敵之母》("The Mother of All Enemies"),後者是一個皮影戲節目,還有傳統的中西亞地區喜劇玩偶角色卡拉格茲加盟。他最近也致力於解決一些社會問題,例如私隱權、反恐戰爭、基於性取向和種族觀念的歧視。除表演皮影戲外,扎羅姆的風格特點還包括可靈活使用一些設備、技能或是有挖掘價值的素材,如高射投影儀(overhead projection)、被爆料的政府文件、歌唱劇(cantastoria英語Cantastoria)式情景再現表演(picture performance)、小偶人劇院(toy theater英語toy theater)表演,還有手技表演(hand)、對棍棒的把玩、隨手物品即興發揮(found object)以及木偶人操控。

保羅·扎羅姆正在表演"Mighty Nice"

保羅·扎羅姆已製作過2部電影。第一部是一部名為《雷鳴霧卷:加利福尼亞大會戰》("In Smog and Thunder: The Great War of the Californias")的偽紀錄片,於2003年發售,講述了發生於洛杉磯三藩市之間的一場虛構戰爭。第二部電影名叫《但丁的地獄英語Dante's Inferno (2007 film)》,複述了詩人但丁遊覽地獄的故事。影片攝於洛杉磯,以一種稱為小偶人劇院(toy theater英語toy theater)的木偶劇形式演出,在小偶人劇院中使用的木偶和佈景(sets)都是由剪紙圖案(paper cut-outs)組成的。扎羅姆與他人一同參與了劇本的寫作,在劇中擔任總木偶師(head puppeteer),並在電影中為多個角色配音。這2部影片也具有散斗·伯克英語Sandow Birk作品的特色。

扎羅姆在遍佈美國的很多地點(venues)或活動中都進行過表演,如甘迺迪中心林肯中心沃克藝術中心、美國Spoleto慶典(Spoleto Festival U.S.A.)、UCLA藝術連續劇演出中心(UCLA Performing Arts Series)、美國劇目劇團、洛城當代藝術展覽館(L.A.'s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King Tut's Wah-Wah Hut等等,總共超過數百個。他也參加了"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巴黎的"Les Semaines de la Marionette"、德國德累斯頓UNIMA英語UNIMA世界大會、Vienna藝術節以及在9次跨國巡演(nine international tours)中所到過的一些其它地點的類似活動。扎羅姆獲得過一個《美國鄉村之聲報英語the Village Voice》授予的Obie獎英語Obie Award、一個美國劇院飛翼設計大獎(American Theater Wing Design Award),還有紐約舞者和表演者大獎(the "Bessie")、洛城每周戲劇獎英語LA Weekly Theater Award以及UNIMA-USA授予的4次木偶戲藝術傑出表彰(Citations of Excellence in the Art of Puppetry)。他也在如Guggenheim Fellowship英語Guggenheim Fellowship和C.O.L.A. Fellowship等多個協會有掛名資格,並取得過4次吉姆·亨森基金會獎金(grants)、4次國家藝術基金英語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獎金等。

他也在某國和歐洲的大學或學院傳授木偶戲和cantastoria的技藝,例如加州藝術學院(Cal Arts)、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愛默森學院(Emerson College)、歐米伽學院(the Omega Institute)、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密歇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以及the Institut Internationale de la Marrionnette、Charlesville、法國以及其它地方。他在比克曼現場舞台秀(Beakman Live! stage shows)上繼續飾演比克曼,也在其它一些藝術類項目中擔任顧問和指導(mentor)。2010年,他以榮譽嘉賓身份參加了在美國奧蘭多舉辦的一個名為"Megaplex"的毛絨玩偶主題會議(furry convention)。[1]

個人生活

扎羅姆是個開放的男同性戀傾向者[2][3][4],他有一個女兒名叫阿曼達·以色列·芬利,還有前妻名叫簡恩·以色列。[5]

參考資料

  1. ^ Megaplex 9 - Guest of Honor. 2010-08-11 [2012-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21). 
  2. ^ Shows. 保羅·扎羅姆的官方網站. [2012-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9). 
  3. ^ The Manipulate Visual Theatre Festival. The Journal英語The Journal (student newspaper). 2009-02-12 [200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4). 
  4. ^ Roberts, Chris. Paul Zaloom's puppets may push your buttons. Minnesota Public Radio英語Minnesota Public Radio. 2007-07-20 [2012-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19). 
  5. ^ Calta, Marialisa. At Lunch With: Paul Zaloom. 紐約時報. 1994-01-19 [200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