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伊伏丁那
伏伊伏丁那自治省 | |
---|---|
伏伊伏丁那的傳統標誌 | |
首都 暨最大城市 | 諾維薩德 (行政中心) |
官方語言 | 塞爾維亞語[a] 匈牙利語 斯洛伐克語 羅馬尼亞語 克羅地亞語[a] 盧森尼亞語[1] |
主權國家 | 塞爾維亞 |
政府 | 自治省 |
伊戈爾·米洛維奇(塞爾維亞前進黨) | |
伊斯特萬·帕斯托爾(伏伊伏丁那匈牙利族聯盟) | |
立法機構 | 伏伊伏丁那議會 |
成立 | |
• 塞爾維亞伏伊伏丁那形成 | 1848年 |
• 成立 | 1944年 |
面積 | |
• 總計 | 21,506平方公里 |
人口 | |
• 2011年普查 | 1,931,809 |
• 密度 | 90/平方公里 |
時區 | UTC+1(CET) |
• 夏令時 | UTC+2(CEST) |
行駛方位 | 靠右行駛 |
ISO 3166碼 | RS-VO |
互聯網頂級域 | |
|
伏伊伏丁那自治省[5](塞爾維亞語:Аутономна Покрајина Војводина/Autonomna Pokrajina Vojvodina,匈牙利語:Vajdaság Autonóm Tartomány)是塞爾維亞北部的一個自治省。伏伊伏丁那民族構成複雜,其中塞爾維亞人為主體民族,馬扎爾人為第二大民族。伏伊伏丁那有六種官方語言。首府是諾維薩德。
歷史
遠古時期伏伊伏丁那的居民有伊利里亞人、色雷斯人、凱爾特人等。後來該地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當時伏伊伏丁那屬於潘諾尼亞行省,境內的斯雷姆斯卡米特羅維察當時是該地區的重鎮,有六名羅馬皇帝在該地或附近出生。
匈人於395年將羅馬人逐出潘諾尼亞。後來匈奴人、拜占庭帝國、保加爾人、匈牙利人相繼統治伏伊伏丁那。1526年,鄂圖曼帝國軍隊北上歐洲,在第一次摩哈赤戰役中擊敗匈牙利,匈牙利雅蓋隆王朝隨之崩潰,匈牙利大部分地區被鄂圖曼帝國兼併。
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於18世紀初接管伏伊伏丁那。奧地利皇帝給予當地塞爾維亞人選擇公爵的權利,該地因此被塞爾維亞人稱為「公爵領地」,即「伏伊伏丁那」名稱的來源。
在哈布斯堡的統治下,來自王朝其他地區的移民紛紛移居伏伊伏丁那,造成了該地的民族構成的多樣性。1867年奧地利正式改為奧匈帝國(奧地利與匈牙利),此時伏伊伏丁那屬於匈牙利王國管轄。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匈帝國戰敗,旋即崩潰。伏伊伏丁那加入了塞爾維亞王國,該國後來又加入了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和斯洛文尼亞人王國的一部分。王國於1929年更名為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南斯拉夫戰役後,南斯拉夫被納粹德國肢解,伏伊伏丁那大體併入了軸心國成員的匈牙利王國和德國傀儡政權克羅地亞獨立國及塞爾維亞救國政府,在1945年德軍撤出南斯拉夫、匈牙利投降後,此地被蘇聯紅軍及南斯拉夫反抗軍控制戰後又重新成為由鐵托領導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一部分。
南斯拉夫於1974年實行的新憲法給予了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的地位,被稱為伏伊伏丁那社會主義自治省。但在塞爾維亞在米洛舍維奇的領導下於1990年取消了該自治省的許多權利。但與科索沃不同,伏伊伏丁那局勢始終比較平靜,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
米洛舍維奇倒台後,伏伊伏丁那的各少數民族大體擁護新政府。2002年該自治省的自治權得到了恢復,2004年採用了新省旗。
2008年,科索沃宣佈獨立,引發國際關注。另外引起注意的是,伏伊伏丁那也出現獨立聲浪,但塞爾維亞對科索沃獨立持強烈反對態度,伏伊伏丁那的獨立訴求恐難以獲得正面答覆。2009年,伏伊伏丁那通過了新的自治憲法。
地理
伏伊伏丁那位於塞爾維亞北部地區。伏伊伏丁那被多瑙河與蒂薩河一分為三,其中西北部分為巴奇卡地區,東部為巴納特地區,西南部為斯雷姆地區。
行政區劃
伏伊伏丁那分成七個州:
人口
各民族人口:
- 1,321,807人是塞爾維亞人 (65.05%)
- 290,207人是匈牙利人 (14.28%)
- 56,637人是斯洛伐克人 (2.79%)
- 56,546人是克羅地亞人 (2.78%)
- 55,016人是「其他」 (2.71%)
- 49,881人是南斯拉夫人 (2.45%)
- 35,513人是黑山人 (1.75%)
- 30,419人是羅馬尼亞人 (1.50%)
- 29,057人是羅姆人 (1.43%)
- 19,766人是布涅瓦茨人 (0.97%)
- 15,626人是盧森尼亞人 (0.77%)
- 11,785人是馬其頓人 (0.58%)
按語言:
- 1,557,020人說塞爾維亞語 (76.63%)
- 284,205人說匈牙利語 (13.99%)
- 55,065人說斯洛伐克語 (2.71%)
- 29,512人說羅馬尼亞語 (1.45%)
- 21,939人說羅姆語(吉卜賽語) (1.08%)
- 21,053人說克羅地亞語 (1.04%)
按宗教:
政治
伏伊伏丁那有多個地方性政黨,其中包括:伏伊伏丁那社會民主聯盟、伏伊伏丁那改革黨、伏伊伏丁那聯合黨團、伏伊伏丁那運動、伏伊伏丁那社會主義者聯盟。
伏伊伏丁那自治省首長現為博揚·帕吉蒂(民主黨),伏伊伏丁那自治省議會議長為博揚·科斯特雷斯(伏伊伏丁那社會民主聯盟)。
參考資料
- ^ Autonomous Province of Vojvodina. vojvodina.gov.rs. [2017-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0).
- ^ David Dalby, Linguasphere (1999/2000, Linguasphere Observatory), pg. 445, 53-AAA-g, "Srpski+Hrvatski, Serbo-Croatian".
- ^ Benjamin W. Fortson IV, Indo-European Language and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2nd ed. (2010, Blackwell), pg. 431, "Because of their mutual intelligibility, Serbian, Croatian, and Bosnian are usually thought of as constituting one language called Serbo-Croatian."
- ^ Václav Blažek. On the Internal Classification of Indo-European Languages: Survey (PDF): 15–16. [October 20, 20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2-04).
- ^ 周定國 (編). Vojvodina,Autonomna Pokrajina 伏伊伏丁那自治省 [塞尔]. 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8-01. ISBN 978-7-500-10753-8. OCLC 885528603. OL 23943703M. NLC 003756704.(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