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筒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東筒子南口。右為錫慶門。

東筒子,是北京故宮外東路的一條南北通道。

簡介

東筒子

東筒子和故宮外西路的西筒子相對,是故宮外東路重要的南北通道。外東路、外西路與內廷隔絕,高牆之間各夾一條南北通路,即東筒子、西筒子。東筒子是神武門景運門之間的要道。東筒子長年對遊客開放。[1]

東筒子

東筒子南起箭亭廣場(廣場西北為景運門)的東北角,寧壽宮區的錫慶門外,向北直達神武門內東側的北橫街。[2]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西河沿宮牆(外西路英華殿慈寧宮花園西宮牆)牆皮脫落,露出一些磚砌券洞,其內已被堵填;東筒子兩側宮牆也可見三五成組的券洞痕跡,其內也已被堵填。這些已被堵實填平的劵洞在清朝稱「堆撥」,相當於巡邏小分隊的哨所。1990年代初,維修西河沿宮牆時,其券洞按原砌法補砌並重新填堵外,還在該段宮牆整體抹灰刷漿時保留了券洞痕跡。東筒子東西牆上的堆撥也在維修時同樣進行了復原保留:西牆蒼震門南有12券,北有8券;東牆履順門和蹈和門之間40多米原有9券,蹈和門北40米內也有9券。這些券洞被揭出時,裏面有的還有文字、圖畫,或者殘留有裱糊過的痕跡。[3]

參考文獻

  1. ^ 維一,我在故宮看大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
  2. ^ 北京故宮制定五一緊急預案 提醒遊客錯開高峰段,新華網,2005-04-13[失效連結]
  3. ^ 建知,紫禁城裏的堆撥,紫禁城1996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