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自由貿易區
東盟自由貿易區(英語:ASEAN Free Trade Area,縮寫作 AFTA)於1992年提出,現包括東盟的6個創始成員國(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尼、汶萊)和4個新成員國(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共10個國家,陸地總面積為450萬平方公里,人口5.3億。經過10年的構建,原東盟6國於2002年正式啟動自由貿易區,其他新成員國也將加快關稅的削減速度。
進展和時間表
1992年1月在新加坡舉行的第四次東盟首腦會議決定,將從1993年1月1日起的15年內建成東盟自由貿易區,批准了建立東盟自由貿易區主要機制的《共同有效優惠關稅計劃》,規定通過分階段實施,在2008年將在區域內貿易的工業製成品的關稅減到5%以下。1994年9月召開的東盟經濟部長會議決定將自由貿易區建成的時間從原定的15年縮短為10年,即在2003年1月1日前對東盟內部貿易徵收的關稅必須降低到5%以下。隨後根據4個新的成員國的經濟發展情況,同意越南的關稅減讓時限可以推遲至2006年,老撾、柬埔寨和緬甸推遲至2008年。
1998年10月在馬尼拉召開的第30屆東盟經濟部長會議提出在2010年建成「東盟投資區」。1998年12月在河內召開的第六次東盟首腦會議通過的《河內宣言》、《河內行動計劃》和《大膽措施聲明》,將原東盟6國自由貿易區啟動的時間提前一年,即從2003年1月1日提前到2002年1月1日。原東盟6國也同意到2003年其CETP關稅清單中60%的項目實現零關稅,將尚未包括在降低關稅計劃中的產品儘快列入減稅清單。新成員國也同意儘可能的擴大0%——5%關稅商品的種類數量和零關稅商品的種類數量,越南在2003年,老撾和緬甸在2005年將其CETP關稅清單中的關稅降至0%——5%,越南在2006年,老撾和緬甸在2008年儘量增加零關稅的商品種類。
1999年9月27日、28日,在新加坡召開的東盟經濟高官會議上,部長們重新批准了於2002年啟動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決議,同意新加入的柬埔寨關稅減至0%——5%的時間是2010年。1999年11月在馬尼拉召開的第三次東盟首腦非正式會議上,東盟領導人同意原東盟6國提前它們實現零關稅的時間,即從2015年提前至2010年,而新成員則從2018年提前到2015年。
2001年9月7日、8日在河內召開的東盟經濟高官會議和9月14日召開的第15次東盟自由貿易區理事會會議上,東盟各成員國的部長們歡迎原東盟6國於2002年1月1日正式啟動東盟自由貿易區。
基本內容
- 關稅減讓:快速減稅、正常減稅、一般例外清單、敏感產品清單、臨時例外清單。
- 最惠國待遇
- 取消數量限制和非關稅壁壘
- 原產地原則
- 開放服務原則
- 建立東盟投資區(AIA),實現投資自由化
- 東盟工業合作計劃(AICO)
- 東盟一體化優惠制度(AISP)
- 東盟運輸便捷化
- 標準和質量統一措施
- 電子東盟(E-ASEAN)和信息通訊產品貿易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