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
木星是太陽系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亦為太陽系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但為太陽系中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木星與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屬氣體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稱類木行星。木星主要由氫組成,其次為氦、佔總質量的四分之一;岩核則由含有其他較重的元素。形狀由於自轉快速而呈現扁球體。圖為木星逐漸變大的動畫顯示,由旅行者1號在1979年拍攝,28天內每10小時拍攝一張照片。
|
M3李戰車
M3李戰車是美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一款戰車,在英國使用時,被後者稱作「格蘭特將軍式」,源自北軍中的著名將領—尤利塞斯·S·格蘭特。在M3戰車經過稍微改良,採用新式砲塔後,改稱作「李將軍式」,源自南軍將軍—羅伯特·李。M3戰車的設計工程於1940年7月進行,第一批「李式」於1941年下旬服役。由於美國陸軍需要一款優良戰車,以及英國迫切的需求,3,650輛的M3訂單立刻定案,李式於1940年後其開始生產。圖為M3李戰車。
|
北京國家體育場
國家體育場位於中國北京市朝陽區奧林匹克公園,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場館,由於於獨特造型又俗稱「鳥巢」。體育場在奧運會期間設有10萬個座位,承辦該屆奧運會的開、閉幕式,以及田徑同足球等比賽項目。國家體育場長330米,寬220米,高度為69.2米,佔地25萬平方米。運用高達4.5萬噸鋼建成的體育館,建築費用高達人民幣35億元。圖為北京國家體育場。
|
第一次世界大戰海報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間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這場戰爭。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左右的人喪生,2,000萬左右的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損失約1,700億美元。戰爭的導火線是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戰線主要分爲東線、西線和南線,其中又以西線最慘烈。圖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加拿大的募款海報,描繪了用犁耕地的法國婦女。
|
牙買加甘蔗工人
牙買加是加勒比海地區的一個島國。原本是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居住地。1494年哥倫布來到牙買加,1509年成為西班牙殖民地。在1655年被英國佔領。在1866年成為英國直轄殖民地。1962年8月6日牙買加宣告獨立,目前是一個在英聯邦範圍內的英聯邦王國主權國家。境內多山嶺、石灰岩高原和伏流河,並多泉水,沿海有數處較大平原。熱帶雨林氣候;向風坡年降水量一般1800-2000毫米;常年平均氣溫約27℃。圖為1880年代牙買加的甘蔗工人。
|
三色箭飛行表演隊
三色箭飛行表演隊的前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意大利空軍各自的飛行表演隊,因為意大利參加二戰而停演,二戰後重新開始表演,1961年意大利空軍把他們合組成313飛行表演隊,使用美製F-86軍刀戰鬥機,部隊駐地是意大利北部城市裏沃爾托。1963年改用意大利國產G.91戰鬥機,1971年改名為三色箭,用代表意大利國旗的紅白綠三色,其表演機也畫上這三種顏色的箭。1982年改用國產的MB-339教練機至今。圖為2011年英國皇家國際航空展示會上三色箭飛行表演隊的飛行表演。
|
喀斯特溫泉
喀斯特地形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水對可溶性岩石所進行的作用,統稱為喀斯特作用。一般指酸鹽岩分佈地區或存在流經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現象。當雨水或者地下水與地面碳酸鹽類岩石接觸時,就會有少量碳酸鹽溶於水中。經過長時期的溶解侵蝕,形成了以地表岩層千溝萬壑為標誌的地表特徵。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圖為愛沙尼亞圖哈拉的喀斯特溫泉。
|
|
朝鮮半島地圖
朝鮮半島,是位於東北亞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海。朝鮮半島東北與俄羅斯相連,西北部隔着長白山與中國相接,東南隔朝鮮海峽與日本相望。因此被稱為"東亞陸橋"。西、南、東分別為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環繞。1945年2月,二戰結束後,朝鮮半島被劃分為南北兩塊勢力範圍:由蘇聯勢力範圍的「朝鮮」以及處於美國勢力範圍內的「韓國」。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1953年簽署停火協議,朝鮮半島沿三八線非軍事區劃分為兩個國家。圖為朝鮮半島地圖,繪製於1861年,雖然沒有運用現代的技術,但是已經很接近現代的地圖。
|
莫斯科察里津公園橘園橋
莫斯科是俄羅斯聯邦和莫斯科州的首都,並且自成爲首都起就一直是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及交通中心。整個莫斯科城區人口超過1100萬,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城市,佔據了全國總人口的1/10。面積2,510平方公里,與莫斯科州和卡盧加州接壤。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由1147年的莫斯科大公時代開始,到沙皇俄國至蘇聯及俄羅斯聯邦政權都一直擔任著國家首都的角色。她是歷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宮所在地,並一直作為上述政權的總部,為俄羅斯數個被列入世界遺產之一的建築群。圖為莫斯科察里津公園橘園橋。
|
衝擊式噴灑器
噴灌是由管道將水送到位于田地中的噴頭中噴出,有高壓和低壓的區別,也可以分為固定式和移動式。固定式噴頭安裝在固定的地方,有的噴頭安裝在地表面高度,主要用於需要美觀的地方。噴頭的壓力一般不能超過200巴,過高會產生水霧,影響灌溉效益,噴頭有可以轉動的,轉動可以是360度迴轉也可以是轉動一定角度。也有噴槍式。可以在275-900巴的壓力下工作,噴射較遠,流量達到3-76升/秒。噴槍還可以用於工業防塵。圖為衝擊式噴灑器。
|
埃及的駝隊經過橄欖山
橄欖山是耶路撒冷東部的一座山,得名於滿山的油橄欖樹。在山腳有客西馬尼園,根據傳說,那裏是耶穌在耶路撒冷的住處。聖經上許多重要事件發生在橄欖山。公元70年,羅馬軍隊第十軍團在橄欖山紮營,圍攻耶路撒冷,隨後摧毀了這座城市。在撒迦利亞書中,說到橄欖山將是末日耶和華降臨的地點。因此,猶太人總是希望埋葬在橄欖山,從聖經時代直到今天,橄欖山一直是耶路撒冷猶太人的墓地。山上估計有15萬個墓穴。圖為埃及的駝隊經過橄欖山,拍攝於1918年。
|
藏在書裏的走私香煙
走私是指未經當地的海關檢查,而秘密地或違法地進口或出口財物。走私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都是為了逃避關稅,或進口非法產品。過去中國大陸對多項產品徵收關稅,使不少洋酒公司都透過走私的方式運送洋酒進中國大陸;而澳洲亦有不少人為免利潤微薄的電子產品因為銷售稅而使訂價過高,而透過走私途徑入口產品。而對於非法產品,主要都是毒品或違禁藥品的入口。另一方面,對於監管極嚴的地區,走私亦是另一種方法去為高需求商品提供運輸的途徑。圖為藏在書裏的走私香煙,在慕尼黑海關展出。
|
圓尾黃傯
細蟌科是蜻蛉目均翅亞目下的一個科,總計超過1100個物種,是均翅亞目下最大的一科。本科被稱為窄翅豆娘或池塘豆娘。分佈在全球各地,是最常見的豆娘,也包括最小的豆娘物種。它們翅膀窄,通常是無色的,脈絡清晰。身體的顏色為綠色、藍色、黃色、橙色或紫色。目前本科下有超過90屬已被確認。圖為細蟌科黃蟌屬圓尾黃傯。
|
蒼鷺
蒼鷺,鷺科鷺屬的一種涉禽。性格孤僻,在淺水中捕食。是一種穩定性極佳的鳥類;牠們不論覓食、休息始終都保持不慌不忙。嚴冬時節在沼澤邊常可以看到獨立寒風中的蒼鷺。蒼鷺分佈在非洲、歐亞大陸、中國全境、朝鮮並日本至菲律賓及巽他群島。在西伯利亞、中國北方、日本北海道和韓國一些海外離島長年居住並繁殖後代。少數全年滯留於台灣的台北關渡。目前經由繫放得知的蒼鷺年齡是18.49年。蒼鷺體長90-100厘米,翼展可達175-195厘米,體重為1-2公斤。圖為蒼鷺。
|
紫點掌裂蘭雜交種
蘭科,是開花植物中最大、最具多樣性的科,約有超過800個屬和25,000個種,和另外100,000餘個園藝家培養的交配種和變種。英國皇家植物園的「世界蘭花對照表」列出了約24,000個公認的種名,每年還會增加約800個新種。蘭花由於植物區系的極度複雜性,花的所有特徵都充分表現對昆蟲授粉的高度適應性,並與真菌建立共生關係,被認為是植物演化的頂點。除了南北二極外,蘭科植物廣泛分佈於全世界,尤以亞洲和南美洲的熱帶地區最多。圖為紫點掌裂蘭雜交種(Dactylorhiza incarnata x)。
|
長芒棒頭草
長芒棒頭草為禾本科棒頭草屬下的一個種。它是原產地為歐洲南部,今天作為引進物種在世界各地可以見到,有時甚至是有害的野草。這是一種一年一長的草,高度為5厘米到1米之間。其柔軟蓬鬆的花序是密集、綠色羽毛狀穗,有時分成瓣。小穗長且細,有白芒。圖為長芒棒頭草。
|
德黑蘭郊區杜尚泰普
德黑蘭是伊朗的首都,同時也是德黑蘭省省會,總人口達8,429,807人,它是伊朗最大的城市,並且是西亞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又是世界第19大的城市。德黑蘭有許多歷史上著名的清真寺、基督教堂、猶太會堂及瑣羅亞斯德教的火廟。當代的德黑蘭是現代化的城市,高樓大廈林立,當中的阿扎迪塔及默德塔是德黑蘭的標誌性建築。根據生活成本指數顯示,德黑蘭在2008年是全球生活指數最低的城市。圖為卡邁勒-熬默克1899年作品,德黑蘭郊區杜尚泰普。
|
林道港口入口
林道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城市,位於博登湖東岸的島上,德國、奧地利和瑞士三國的交界處。林道是一座旅遊城市,是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之路」的起點,最具特色的是它以阿爾卑斯山為背景的港口、燈塔和代表巴伐利亞的獅子雕塑。自從1951年起,諾貝爾獎得主每年定期在林道舉行論壇,諾貝爾醫學、化學、物理學、經濟學獎獲得者聚會林道,與來自世界各國的年輕學生交流,但林道只有兩所高中,並沒有建立大學。圖為林道港口入口。
|
科希拉的水力磨坊
水力磨坊是利用水流的機械能推動水車輪或者渦輪來驅動機械,用來研磨麵粉、切割木材或生產紡織品等產品。水車輪也可用作金屬成型。一個用於發電的水車通常被稱為水力發電機。凱伊拉河是愛沙尼亞的河流,位於該國北部,河道全長107公里,流域面積682平方公里,平均流量每秒6.4立方米,最終注入波羅的海芬蘭灣,河畔城鎮有凱拉,有凱拉瀑布於河上。圖為愛沙尼亞科希拉的水力磨坊,前面為凱伊拉河。
|
斑喉希鶥
斑喉希鶥,是畫眉科希鶥屬的一種,分佈於不丹、老撾、中國大陸、越南、印度、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和尼泊爾。全球活動範圍約為815,000平方千米。該物種的保護狀況被評為無危。斑喉希鶥的平均體重約為19.2克。棲息地包括亞熱帶或熱帶的高海拔疏灌叢和亞熱帶或熱帶的濕潤山地林。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尼泊爾。共分兩個亞種,斑喉希鶥指名亞種和斑喉希鶥西南亞種。圖為斑喉希鶥。
|
北落師門b環繞北落師門運行
北落師門b是在南魚座距離地球大約25光年的一顆行星。這顆行星是在2008年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照片中被發現環繞着A-型主序星北落師門。北落師門b和另外3顆環繞着HR 8799的行星同時被宣佈發現,他們是第一批以直接的影像證實在軌道上運行的行星。行星的軌道距離北落師門大約119天文單位,相當於180億公里,靠近在岩屑盤的內側邊緣,是研究人員對這個系統經歷了8年的審查之後才發現的。圖為藝術家描繪的新發現的行星北落師門b環繞北落師門運行。
|
|
德國哈費爾塞的雷暴
雷暴是一種產生閃電及雷聲的自然天氣現象。它通常伴隨着滂沱大雨或冰雹,而在冬季時甚至會隨暴風雪而來。雷暴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發生,甚至發生在兩極和沙漠地帶,但通常在低緯度的地方會較頻繁地發生,可以每日都會發生。在亞熱帶和溫帶等中緯度地區,雷暴則通常會在夏季發生,有時在冬季也會受冷鋒影響而有短時性雷暴。除了在烏干達及印尼為全世界有雷暴發生的最頻繁地方外,在美國中西部及南部州份會發生威力最強烈的雷暴。圖為德國哈費爾塞的雷暴。
|
女子跳遠決賽
跳遠是一種田徑運動之中的田賽項目之一,亦是男子十項全能及女子七項全能比賽中的其中一個項目。跳遠的動作主要由四部份組成,包括助跑、起跳、空中動作、着地,在乎合規則的情況下,所測量的成績越遠便越好,而四個動作部份均會影響跳遠時的距離。而除了容許助跑的急行跳遠外,尚有立定跳遠和三級跳兩種跳遠的比賽模式。圖為艾瑪紐勒·夏澤爾於2013年7月13日參加法國田徑錦標賽女子七項全能跳遠決賽。
|
黃爪隼
黃爪隼為隼科隼屬的鳥類。在中國大陸,分佈於新疆、內蒙古、河北、山東、河南、雲南等地,多棲息於開闊地以及在海崖或建築的牆上築巢。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德國南部。它是一種夏候鳥,在非洲和巴基斯坦越冬,有時甚至到印度和伊拉克。其哺育範圍在北方少見,並在歐洲範圍數量下降。這種鳥的學名是為了紀念德國博物學家約翰·安德烈亞斯·瑙曼。它是一種小型猛禽,長度27-33厘米,翼展63-72厘米。它看起來非常像大的紅隼,但翅膀和尾巴相對較短。圖為交配中的黃爪隼。
|
集蜂科
集蜂科是膜翅目下的科,在全球均有分佈,個頭從小型(4mm)到中型(8mm),其外觀通常為深色,經常為金屬色。 有些品種全身或者部分綠色,少數紅色,其中部分有黃色斑紋,尤其是雄性,通常面部黃色。它們通常被稱為汗蜜蜂,因為它們常常排汗,當被夾住時,雌性能引起輕微的刺痛。大多數集蜂科的蜜蜂在地面築巢,少數在木頭上築巢,它們大量生產幼蟲。所有物種都以花粉為食,可能是重要的授粉者。圖為一種集蜂科學名為Halictus tetrazonianellus的蜜蜂。
|
林地水蘇
林地水蘇為唇形科水蘇屬下的一個種。林地水蘇是一種多年生藥草,高度可達80厘米。它生活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7月和8月盛開。花為紫色。葉子壓碎或碰傷時發出難聞的氣味。唇形科是雙子葉植物綱中的一個科,大約有220個屬,3500餘種,是一個大科,主要分佈中心在地中海沿岸和小亞細亞半島,是乾旱地區的主要植被。中國有99屬約800餘種。唇形科的模式屬為野芝麻屬。唇形科的植物一般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以提取香精,藥用或烹飪做調料。圖為林地水蘇。
|
獅子庭院
獅子庭院是摩爾人納斯瑞德王朝獅子宮的主要庭院,位於西班牙格拉納達阿爾罕布拉宮的心臟,為包括宮殿、花園和堡壘的建築群。它是由安達盧斯的格拉納達蘇丹穆罕默德五世下令修建。工程開始於他統治的第二個時期,自1362年到1391年。現在是世界遺產項目的一部分,並出現在2011年西班牙鑄造的2歐元限量版紀念幣上。圖為獅子庭院。
|
布萊德湖
布萊德湖是朱利安阿爾卑斯山山區的一個冰蝕湖,位於斯洛文尼亞西北部,毗鄰布萊德城。布萊德湖是一處熱門的旅遊目的地。布萊德湖長2,120米,寬1,380米,面積1.45 km²,最大深度30.6米,海拔高度475米。該湖位於風景如畫的環境中,被群山和森林環抱。一座中世紀城堡聳立於湖的北岸。湖中的布萊德島,是斯洛文尼亞唯一的天然島嶼。布萊德湖非常適合於賽艇運動,1966年、1979年和1989年的世界賽艇錦標賽曾在此舉行。圖為布萊德湖。
|
塞特港附近的海灘
塞特港是位於法國南部的一個市鎮,屬朗格多克-魯西永大區的埃羅省。塞特港是一座臨地中海的度假地。這裏的美食也頗為知名。塞特港也是許多藝術家的故鄉。直到1681年米迪運河修好之前,塞特港都是座小漁村。在19世紀修建了港口。塞特港每年有300天以上都是晴天。這裏是保羅·瓦勒里、讓·維拉爾、喬治·布拉桑、格雷戈里·皮耶羅等藝術家的故鄉。圖為塞特港附近的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