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北歐神話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北歐神話屬於維基百科哲學和宗教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在編輯這頁左邊的列表時,遇到一些翻譯的問題,我是以English 版的頁面為準,再找尋網絡上的相關譯名,但由於有些譯名眾多,而且音譯、意譯都有,例如,「Valhalla」有「英靈殿」或是「瓦爾哈拉」兩種翻譯,兩種都很多人用。我個人比較偏好意譯,因為比較傳神;而且音譯時,同音不同字的情況更是多到惱人。 可惜意譯的字眼不多,所以還是使用音譯為主。

在編輯其他頁面時,我會使用 英靈殿(瓦爾哈拉。Valhalla) 這樣的寫法,但本頁的右側為了統一,只好全部以音譯為準,寫成 瓦爾哈拉(英靈殿。Valhalla)這樣的形式了。另外由於中文標點是全形字,對右側那個小空間來說,括號數量一多,感覺連字都看不清了,實在有點干擾。只好再次忍痛使用半形標點符號。

這是我在編輯時遇到的困難之處,我的處理也許不是很好,希望如果有人有更好的方法,歡迎指正。 JuJenSia 10:46 2006年10月24日 (UTC)

看來樓上是台灣人。這方面譯名我一直覺得最合理的是去找本權威,又比較新的中譯本,看看別人專業者的名稱,大陸記得出過一本埃達,是駐北京大使幫助指點的,應該很權威,但是估計老了點,我想台灣應該比大陸更容易弄到這種類似的書。(這裏是國外,就更不談了)。
意譯最高,音譯次之,我自己現在也在接觸一些老外神話遊戲的專有名詞翻譯問題,但是沒有找到合適譯名之前,很多都干不下去,倒成了詞源考究活。就算想自己音譯,如果不知道單詞的確切發音(很多詞都從當地拼寫演化而來,英語發音本來就很缺乏統一原則),這翻譯也是得打問號的x.x 11:09 2006年10月24日 (UTC)

在翻譯方面我覺得可以結合兩部分,一是權威書籍,推薦《北歐神話ABC》,另一個根據已經存在並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出版物,包括遊戲、動漫中的翻譯。畢竟關於北歐神話這方面的內容才比較多。例如到底是提爾還是托爾,看看WOW里「提爾之手」已經被廣泛接受,那就應該採用這種翻譯。—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Mjh對話貢獻)於2007年8月31日 19:44 (UTC)加入。

應該以權威譯名優先,網絡和動漫譯名留至最後考量。本來有人把尼福爾海姆(Niflheim)改成尼芙菲姆,經查似乎是仙境傳說RO的譯名,這個就不應該取代本來的權威譯名。另外中國大陸和台灣看來是各有一套(Talk:厄勒梯亞)。--RalfX2007年9月2日 (日) 03:11 (UTC)[回覆]

其實若單單只是中國大陸一套翻譯,台灣一套翻譯這還算好說,偏偏台灣這邊譯名真是亂得可以;大陸那邊有否統一我就不知道了,聽說是有標準譯名,但我在網絡上看到的也是都有出入。目前在這的翻譯都以《北歐神話ABC》本書為主要參考,畢竟內容詳盡也流通較廣〔指網絡上〕。但書裏有些譯名雖然看得出來照音節翻,但翻出後實在太長,如Bilskirnir譯為「畢爾斯基爾尼爾」;另外如Sessrymnir翻為「瑟斯瑞尼爾」,但網絡上出現較多的為是「色斯靈尼爾」或「色斯靈尼」,而且不知道為甚麼,我覺得後者更能貼切美之女神的宮殿……諸如上面之類的翻譯就會斟酌修改。 此外遊戲內譯名就如樓上所說,將會是最後考量,主要也是因為遊戲多為參用,並不是直接以北歐做背景。像提到WOW和RO據我所知的確有拿北歐神話來當設定資料,但又不能說很全面,如Utgard就被WOW借轉為「Utgarde Keep」(不知遊戲設計師是故意還是不小心的多了一個e)。JuJenSia 2007年9月12日 (三) 13:51 (UTC)[回覆]

除了錯字之外、作品本身改名、譯者沒有做功課都是原因。關於字尾nir則所知都是統一為「尼爾」的,heim則是統一為「海姆」。—RalfX2007年9月12日 (三) 15:25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