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紅樓夢/精選條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紅樓夢》抄本列表給出了目前發現的可信的《紅樓夢抄本的列表,其中不包括只存在於人的記憶中而無實物的抄本(比如存在於日本哲學教授兒玉達童口中的「三六橋本」),也不包括真實性存爭議的版本(比如只存有毛國瑤抄錄的批語的「靖藏本」,網上流出的「癸酉本」。《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名著之一,它的主要特色是廣設伏筆,版本頗多,且全書未完。早期刻印流傳的百二十回的所謂《紅樓夢》「通行本」,是以本為底本的,其中又以「程甲本」為多。自從「新紅學」誕生以來,人們知曉了程高本對原著的改動,以及八十回後並非出自作者之筆。現在發現的《紅樓夢》可以分為兩個系統:抄本和刻本,而抄本中又包括脂硯齋的批語本,脂硯齋評本有四:「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現今提起脂本,往往是這四種的統稱。其實在曹雪芹在世的時候,《紅樓夢》的手抄本就開始流行了,它們基本上題為《石頭記》。而刻印本始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程偉元木活字本的出版,即「程甲本」。抄本中最早發現的為戚本,一開始並未引起重視。自從胡適購得甲戌本發表《考證紅樓夢的新材料》後,學界開始重視抄本的重要性。甲戌本雖然殘缺,但其中大量的異文和脂批暗示了後文情節發展,直接證明了程高本後四十回為偽作。之後又發現了己卯本、庚辰本,比甲戌本完整,亦有不同的批語,此三本為後文的情節和《紅樓夢》早期面貌提供了充分的資料。而後發現的夢覺本、楊本等則顯示了從脂評本向程高本過渡的現象。至20世紀末,共確定了11種與程高本相異的抄本。2006年,收藏家卞亦文入手一部殘抄本,使《紅樓夢》抄本家族又添一員。

周汝昌(1918年4月14日-2012年5月31日),本字禹言,號敏庵,後改字玉言,筆名:念述、蒼禹、雪羲、顧研、玉工、石武、玉青、師言、茶客等。他是研究《紅樓夢》的著名考證派新紅學家,被稱為自傳派大將胡適的得意門生,有紅學著作多種,其中以《紅樓夢新證》影響最大。周汝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研究《紅樓夢》第一人,享譽海內外的考證派主力和集大成者。

紅樓夢》是一部2010年首播的中國大陸長篇古裝劇,改編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清朝著名小說家曹雪芹所著的長篇章回小說紅樓夢》,亦是大陸繼1987年版《紅樓夢》之後又一部較有影響力的電視劇改編作品。該劇由北京華錄百納影視有限公司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北京電視台英皇星藝(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大宥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和榮信達影視聯合參與攝製,著名導演李少紅執導,並由蔣夢婕于小彤楊洋李沁白冰姚笛等人領銜主演。相較於之前87版《紅樓夢》拋棄程偉元高鶚所續的程高本後40回,轉而根據前80回脂批伏筆拍攝結尾的做法,本劇的拍攝嚴格遵循程高本後40回內容。全劇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人的日常生活和愛情故事為主線,刻畫了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賈府從興旺繁榮到抄家敗落的興衰史。

本劇的籌備從2002年即已開始,2006年3月正式立項。2006年8月21日,北京電視台啟動了「紅樓夢中人」海選活動,以挑選合適的劇中主演,次年6月9日活動結束,期間包括黑幕在內的各種爭議不斷。2007年10月30日,本劇正式啟動,原定的導演胡玫被李少紅替換。2008年5月25日,本劇在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內景地正式開機,期間先後輾轉懷柔的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浙江烏鎮、江蘇揚州蘇州上海大觀園等地取景拍攝,歷時一年零三個月後至次年9月9日方才殺青關機。2010年6月24日,本劇在青島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全國首播,同年9月2日在北京安徽兩家衛視黃金檔上星播出。

靖本全稱「揚州靖應鵾家藏本」,為《紅樓夢抄本之一。由於原本發現後旋即下落不明,迄今未能找到,只存批語150條和「夕葵書屋《石頭記》」夾頁,且全部來自唯一一位曾讀過此本的毛國瑤一人,而無任何旁證,因此其真實性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