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K型火焰噴射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K型火焰噴射器
華沙起義期間使用K型火焰噴射器的武裝人員
類型火焰噴射器
原產地波蘭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44
使用方波蘭家鄉軍
參與戰爭/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戰華沙起義
生產歷史
生產日期1942-1944
製造數量數百
基本規格
重量25.6公斤(56.4磅) 裝滿燃料狀態
操作人數4

最大射程25米
供彈方式2個燃料罐(容積共15升)
瞄具

K型火焰噴射器(波蘭語:miotacz ognia wzór K)是一種背負式火焰噴射器,產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處在被納粹德國和蘇聯佔領下的波蘭,供進行秘密活動的波蘭家鄉軍使用。1944年的華沙起義有部隊在作戰時使用了這一型號的火焰噴射器。

製造

K型火焰噴射器是在一種波蘭抵抗組織使用的簡易火焰噴射器的基礎之上設計,K式火焰噴射器適合在普通的工坊中進行秘密生產,其原材料也比較容易取得,1942年,在波蘭家鄉軍總指揮部的要求下,K式火焰噴射器誕生了。這種武器的主要設計目的就是攻擊裝甲車輛。當時有數個設計方案,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K型,K型隨即成為波蘭地下組織的一種制式武器。K式火焰噴射器的具體產量已很難估計,但可以肯定的是應該有幾百具(僅僅在華沙的Antoni Wieckowski工坊就生產了400具)。該型火焰噴射器的生產工作主要集中在華沙。由於生產條件不同,很多這一型號的火焰噴射器在細節上都存在差異[1]

K型火焰噴射器的主要部分是兩個互相連通的圓柱形鋼製燃料罐(總容積15升,高45cm,直徑16cm)以及一個壓縮空氣罐(容積6升,高60cm,直徑12cm)。這三個罐子被帶子固定在操作者的後背上。該武器的燃料是混合燃料,成分為75%的柴油以及25%的汽油的。在燃料罐和空氣罐之間有一個閥門。一根橡膠燃料管連接三個罐子與燃料槍,燃料槍是一個長度為114cm的管子,槍口處有一個閥門,並裝有一個供操作者握持的握把[1]

作戰人員在開啟燃料槍的閥門之後,燃料罐中的燃料被壓縮空氣推進,並在槍口處被包裹在網狀籃筐之內的燃燒着的繩子點燃(在使用前必須先點燃繩子)。通常的使用方法是時長一秒的點射,大約一共能射擊30次。不使用時則把一個錫制金屬罐扣在熄滅的火繩和網狀籃筐上[1]

考慮到其簡陋的設計和落後的製造條件,K型火焰噴射器已經算得上是種成功的武器了。它的主要缺陷就是在操作過程中氣罐內的氣壓會逐漸降低,導致連續的短點射的射程逐漸變短。可以用燃料罐來為火焰噴射器重新裝填燃料,而壓縮空氣罐在空氣耗盡後則需要換一個新的,整個過程大約會花費4分鐘[1]

實戰使用

一個火焰噴射器小組共有4名士兵:一名指揮官、一名背負火焰噴射器的射手以及兩名背負燃料罐和備用空氣罐的士兵[1]

華沙起義爆發時,波蘭軍隊總共只有30具火焰噴射器,之前有很多火焰噴射器在德國人搜查秘密倉庫時丟失了,另外還有一部分被藏匿的火焰噴射器的實際狀況也不允許起義者使用。儘管如此,在華沙起義巷戰的最激烈部分,K型火焰噴射器還是派上了用場。在起義期間波蘭人也製造了一定數量的K型火焰噴射器。大部分火焰噴射器小組都是獨立作戰,但是波蘭人還是單獨成立了一個火焰噴射器連[1]

來源

  • Skotnicki, Mariusz (波蘭語): Miotacz ognia wzór "K", in: Nowa Technika Wojskowa 7/1998, p. 59. ISSN 1230-1655
  1. ^ 1.0 1.1 1.2 1.3 1.4 1.5 Skotnicki, M. Miotacz ognia wzór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