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維良
黎維良(越南語:Lê Duy Lương/黎維良,1814年—1833年),越南後黎朝皇室後裔,翊武公黎維祗之孫、延嗣公黎維𬓋之子。1817年,黎維𬓋因謀逆事敗被阮朝凌遲處死。年僅三歲的黎維良在家臣杜仲釧的保護下,逃往寧平土司郭必功等人家中藏匿。黎維良長大後,與杜仲釧、郭必功等人暗中進行「反阮復黎」活動。寧善兵變失敗後,黎維良於1832年春季正式發動起義,號稱大黎皇孫,授任官職。由於扶黎起義聲勢浩大,明命帝調集清華、乂靜、河寧、山興宣四督重兵進行鎮壓。1833年,黎維良等人兵敗被俘,於順化被凌遲處死。
生平
早年經歷
黎維良,祖籍清華處瑞原縣藍山鄉,其父黎維𬓋原是後黎朝黎顯宗的曾孫、翊武公黎維祗的長子。1802年阮朝滅亡西山朝,平定北河,黎維𬓋被阮世祖阮福映封為延嗣公,監守黎祀。黎維𬓋成為北河黎族首領,並於成年後迎娶了阮朝北城總鎮阮文誠之女,生下了黎維良。不久後,黎維𬓋擅殺守閽官,遭到阮朝奪俸省儀處罰,黎維𬓋因此鬱鬱寡歡,與家臣密謀造反。嘉隆十五年(1816),黎維𬓋謀逆敗露,全家株連。只有黎維良在家臣杜仲釧的保護下,潛逃至清化上游的山林之中。後來杜仲釧更名黎維然,帶着年幼的黎維良投奔寧平土司郭必功,受到郭必功與其弟郭必在、堂弟郭必濟、侄子郭必岩等人的庇護。[1]郭必功等人一面接受阮朝的官職,一面密謀推翻阮朝,恢復黎室。經過長期的準備,郭必功等人勢力逐漸遍佈整個寧平上游地區。明命十三年(1831),黎維良已經十八歲,郭必濟開始準備起事。
扶黎起義
明命十三年(1831)春,黎維良、郭必濟派人致書於駐守乂安省鎮寧府的寧善兵,相約一同舉事。寧善兵主要由死罪囚犯組成,不堪鎮寧府夏熱瘴氣,遂在頭目陳肆、杜保的帶領反動叛亂,殺死隊長杜仲台及弁兵八人。寧善兵隨即焚燒屯堡,掠奪器械,由祁山、會元二縣取道山路,前往寧平與黎維良會合。安靜總督謝光巨得知後,立即派兵追捕。明命帝也下令清化、寧平、河內、山西諸地方堵截圍剿。最終寧善兵在樂土縣安志社被悉數擒獲,陳肆、杜保凌遲處死。因黎維良、郭必濟是該起叛亂的主謀,明命帝再次下令清化、寧平、河內、山西各省督撫在三個月內將其捉拿到案。[2]黎維良等人逃到了山西省美良縣讓老社,成功躲避了官府的追捕。
明命十四年(1832)三月,黎維良等人決定正式起事。黎維良被推戴為盟主,號稱大黎皇孫,並且製作印信,受封諸將,郭必功為統將,統領各路人馬。郭必濟為前軍、郭必在為後軍、郭必岩為左軍、郭福成為中軍、高曰卞為右軍。黎維然為統制、張廷珖為統領、黎文吝為調撥、郭廷至為天雄軍[3]。黎維良等人以讓老社為據點,驅使奉化、安化、樂土三縣土民為戰兵,附近逋犯、饑民紛紛前來投奔,旬月之間擁眾數千人。在擊敗前來彈壓的山西前雄奇、河內前振奇、寧平左奇三支官軍以後,黎維良又在內應的幫助下,奪取芝泥堡。樂土縣石碑社土豪丁世德、丁世爽、丁功鄭、郭功薦等人也起兵響應黎維良。黎維良以芝泥堡為據點,派遣郭必功、郭必在率眾南下攻打寧平省,黎維然率眾北上,與丁世德等人合夥奪取興化、山西。[4]
寧平戰役
芝泥堡距離天關府城20公里,郭必功、郭必在率眾圍攻天關府城,副管奇武世界、知府陶文諠、防禦使郭功專等人堅守待援。不久後,寧平領兵官陳有禮率兵兵象400人趕到,擊破天關府城外閬豐社的義軍屯壘。郭必功、郭必在自覺不敵,只得率眾退回芝泥堡。[5]郭必功、郭必在回到芝泥堡後,派遣郭廷至、黎文吝率兵七百自式谷山中出圍可封、排禮二社,駐守彰德縣瑞雷社的河內領兵官阮文謹率兵救援,郭廷至、黎文吝退走。[6]山西領兵陳文祿、應和府管兵阮登慶合兵千餘人,與屯守美良縣明良社的義軍千餘人鏖戰三個時辰,才將義軍擊退。[6]
由於前線相持不下,明命帝命令安靜總督謝光巨率兵1000人、戰象5匹,清化護撫阮登楷率兵700人、戰象2匹前往寧平會剿黎維良。[7]不久後,又以安靜總督謝光巨為寧平道總督諸路軍務,統率諸軍前往寧平圍剿義軍。黃登慎、阮登楷為參贊軍務,與謝光巨會師。面對來勢洶洶的阮朝大軍,黎維良等人固守芝泥堡為據點,分兵屯守杯江兩岸的安隊、遵裕、䓢蒂、髯下、功堆、坦堆、段原七所,又於安樂縣設三堡,以對抗官軍。[8]阮軍抵達後,與義軍進入了相持階段。到了三月末,據守杯江上游的義軍糧食耗盡,開始襲擊了花蒂渡,劫掠糧食。四月初,明命帝下令沿江設堡防守,禁止商船通行。這一政策使得義軍物資日漸短缺,開始頻繁到下游掠奪糧食。[9]謝光巨、黃登慎、阮登楷率兵抵達天關府城時,義軍數百人正在劫掠嘉遠縣民家,索取兵糧。又有義軍數百人於奉化縣安蒙社山亭上列燭張旗,劫掠民家粟米,謝光巨等人分兵將其擊退。明命帝授謝光巨為總督剿捕寧平土匪軍務。[10]黎維良、郭必濟等人於奉化縣設空谷屯、柿樹屯、安治亞堡、心亭屯,嘉遠縣設華閭、段原二所、安化縣設䓢蒂、功堆、坦堆、遵裕、安隊五所,並以水機船三十餘艘扼守水陸。[11]
謝光巨等率兵自嘉遠縣返回天關府城,清化廣施土司阮廷邦因不滿黃登慎的催促,反戈叛亂。[12]阮廷邦逃回清化,與其兄阮廷發,串通樂土郭功溫、郭功業等人,糾集部眾五百人起事,襲擊橫江堡。中敖寨土目阮廷矓為之內應,奪取橫江堡。阮廷邦等人率眾進圍鋪葛堡,侵入永祿縣,燒毀民宅。阮廷邦佔據鋪葛堡後,擁眾千餘人,設屯守二十餘冊。寧平護撫阮克憑派遣領兵官范廷保前去鎮壓。[13]
四月下旬,謝光巨、黃登慎、阮克楷率水陸阮軍進攻佔據安化縣赤土社,義軍死傷慘重,退走芝泥。阮軍進取安隊、遵裕、髯下諸堡,郭必功等人放棄芝泥堡逃走。坦堆、段原諸堡潰散。郭必濟退往提谷、猗那一帶,郭福誠佔據亞堡。[14]謝光巨與北路而來的海陽領兵阮文鳳、河內領兵阮文謹、水師領兵尊室鍾會師,隨後命阮文謹等人率兵700留守芝泥堡,尊室鍾守式谷,自己率大軍自赤土往提谷、猗那,郭必濟遁走。謝光巨率兵返回天關府城,等到雨季結束,進攻山音。又派遣參贊阮克楷率兵圍剿清化境內的義軍。[15]謝光巨、黃登慎率大軍攻破安化縣高堆、玉堆二社,燒毀屯寨,直抵亞堡,郭福誠率眾逃走。阮登楷同樣在永祿縣奉公社取得勝利,連破耆艾、仁路諸屯。紹化管府阮廷共攻破錦水縣義軍屯堡,與阮登楷會師。[16][17]
五月初,清化護撫阮登楷於廣地縣枯橋擊敗義軍,阮可憑亦奪取魔谷堡,阮廷邦、阮廷發等人敗退。[18]阮克憑、阮登楷進兵羅山,阮廷邦、阮廷發再度潰走,棄守橫江堡。阮軍追至,因雨季到來,遂命阮廷共駐守橫江堡,阮可憑、阮登楷退回鋪葛堡。至古汴冊,清化總督阮文仲、參贊何維藩率大軍抵達,遂分兵阮登楷由石城、永祿山路挺進,何維藩、阮可憑由石城上游山路挺進。阮軍一路作戰,直抵鋪葛堡,開砲擊潰義軍,焚燒屯寨。[19]謝光巨、黃登慎攻破亞堡後,兵分五路,直取山音。郭必功、黎維良逃往石碑,阮軍燒毀屯寨三十餘所,繳獲畜產。[20]因未能捕獲郭必功、黎維良,所以謝光巨等人決定進攻石碑,適逢山西領兵陳文祿率兵自崇峰抵達,謝光巨遂出兵石碑。[21]
五月下旬,明命帝鑑於阮廷邦、阮廷發已經潰不成軍,護撫阮可憑、阮登楷等人足夠彈壓,遂命清化總督阮文仲、參贊何維藩、清化領兵張文厚、山西領兵陳文祿、南定領兵兼水師阮文豐來京,河內水師領兵尊室鍾也撤回。[22]六月初,明命帝認為阮軍攻取芝泥、山音,土匪潰散,加之夏季即將到來,遂命謝光巨、黃登慎、阮克憑、阮登楷等人退兵。[23]
興化戰役
黎維良、郭必功等人南下奪取芝泥堡的同時,派遣黎維然與丁世德、丁世爽、丁功鄭、郭功薦率眾二千餘人,攻入興化上游的沱北州。黎維然等人先取澫坡堡,再破瓊林堡,沿沱江而下,水路並進進攻山西不拔縣。[24]青川縣土知縣丁功璡、木州土知州車文振、興雄奇率隊丁功璘起兵響應,與當地土匪阮文間、黎文勃等人聚兵於巨同冊,部眾多達二千餘人。山西領兵官裴文道前往征討,被擊潰。黎維良授予丁功璡為前鋒、車文振為調撥、丁功璘為統領,使之與黎維良一同圍攻興化省城。[25]黎維然主力抵達興化省城時,城中只有守兵四百人。興化署布政使吳輝濬、署按察使陳玉琳、領兵裴文道率眾堅守城池,黎維然無法攻克。[26]
三月末,興化省城周圍的三農、不拔二縣已經為黎維然部控制,為了阻擋山興宣護督胡佑的大舉,黎維然於沱江東岸連山設堡,以板船、竹散泊於江上,與山堡復為犄角。原宣光鎮守潘伯奉率兵400人救援興化省城,於不拔縣溪上與義軍千餘人遭遇,戰死。四月初,山興宣護督胡佑親率大軍抵達廣威府,認為義軍佔據水陸優勢,遂向明命帝請求,調河內水師助戰。[27]黎維然再次攻擊興化省城失敗後,分派中軍阮文籌率眾千餘人渡過洮河,攻擊上游的臨洮府,擊敗管府阮文香、宣光領兵陳有晏,因黃文恬率左雄奇援兵抵達,阮文籌率眾退去。[28]明命帝授範文理為總統剿捕興化土匪軍務,催促其進兵剿滅義軍。[29]山興宣護督胡佑分派諸道設四堡阻止義軍蔓入山西,義軍千餘人自富安、安蒲、物安山分前來挑戰。阮軍以神功過山炮將其擊潰,義軍七百餘人驚懼惶恐,丟棄器械,倉皇逃過沱江,遭到阮軍水師的邀擊,死傷慘重。阮軍遂進抵興化城下,與城中阮軍合兵反擊。義軍大敗,退走青川縣芳膠冊。宣光領兵陳有晏、臨洮府知府枚克敏也於山圍縣埡原擊潰義軍,斬殺阮文籌等數十人。[30]義軍退回崇峰以上,丁功璉與崇峰土司該隊丁功署據守瓊林堡一帶,設下三堡。[31]黎維然、丁世德則退回石碑。[32]不久後,山西青波縣武偃堡該隊范允勇自稱「扶黎掌後軍統制統領左洮河大將軍郡公」,燒毀青波縣城,相應黎維良起義。興化安立縣土知縣丁功尊自稱調撥,土縣丞杜曰齋自稱統領起兵,與范允勇、丁功璉合兵攻打夏華、華溪二縣,分兵攻入福祿縣禮原、三山境內,威脅興化省城。興化副領兵宋文琬率兵將其擊退。[33]
四月下旬,範文理抵達廣威府,與胡佑會師。範文理決定先平定洮河上游正在崛起的范允勇、丁功尊,遂派遣宣光領兵陳有晏、永祥管府阮維儜、臨洮管府黃文恬、土知州梁伯選、劉仲璋等人圍剿范允勇等人呢,將其擊敗。[34]文盤州土知州黃金盛號稱統領,率州民四百人攻擊鎮河堡,堡中土兵響應,搶奪器械,開放囚犯。另一股義軍攻擊百廩堡,率隊武文義開門響應。[35]興化署撫吳輝濬派遣屬省該隊陳文富、鎮安土知縣阮廷漢,以及水尾、昭晉諸州率兵圍剿文盤縣的黃金盛。[36]黎維然、丁世德率眾數百人自石碑至沱北州賢良、豪壯二社,索取兵糧,土民逃走。範文理得知後,決定先行撲滅黎維然。遂於胡佑親率三路大軍,沿着沱江水陸並進。[32]
五月初,因胡佑無能,明命帝將其罷免,改任黎文德為山興宣總督、充參戰軍務。[37]總統範文理、參贊範文典率大軍地達瓊林堡,殺散義軍。與此同時,青川縣義軍轉移至不拔縣境內,於修武、山畔索取兵糧,又於沱江北岸鳳毛、凌霜等冊聚眾千人,活躍在阮軍後方,威脅糧道。興化署撫吳輝濬親自率兵前往青川圍剿,保證糧道暢通。[38]範文理得獲悉後方情況後,立即命阮文權兵船按守賢良峝,阻截活躍在沱北州的黎維然。又名衛尉段文改率兵600、象2匹,留守瓊林堡。自己則率大軍返回修武,分道追擊青川義軍。範文理率兵攻破山圍縣勝山諸冊,範文典率兵進取巨同、巨勝諸冊,與吳輝濬合力追剿。隨後參贊黎文德亦率水軍抵達前線。範文理、黎文德率軍進入青川縣搜捕丁功璉、范允勇,義軍逃往山林。範文典則與吳輝濬搜捕巨同、巨勝諸冊,挖掘丁功璉祖墳。阮文權等人率水軍收復沱北州澫坡堡,義軍散逸於山林之中。[39]興化文振縣下路堡土目琴因錦、琴因堆捕獲了中軍阮文五。[40]
五月下旬,吳輝濬率兵抵達東珖堡,黃金盛率眾投降,明命帝下令將其押往順化候審。[41]吳輝濬既而進兵文盤州,收復鎮河堡,委派鎮安土知縣阮廷漢兼理文盤州。[42]沱北州義軍散聚於沱江兩岸,範文理退走後,義軍重新集結數百於沱北州豪壯峝,襲擊駐守澫坡的阮文權水師。範文理、黎文德獲悉沱北戰報之後,留兵防守不拔縣地頭,又命範文典駐守修武,防截青川義軍。親率大軍前往澫坡,義軍聞風退走。[43]
六月初,範文理以黎文德率600人留守澫坡,自己率兵千餘人返回瓊林堡,由崇峰進剿寧平義軍。[44]不久後,明命帝認為興化土匪遠遁,遂命範文理、黎文德等人撤兵。[23]興化境內的起義力量基本被阮軍掃除,興化戰役結束。
起義失敗
六月中旬,在明命帝的撤兵詔諭到達前線之前,興化道總統範文理、參贊黎文德等人決定徹底清剿黎維良、郭必功等人,遂親率主力軍1000餘人由沱北州瓊林堡,取道崇峰冊,進抵樂土縣扶輦社,與寧平諸軍一起會剿石碑社。[45]寧平道總督謝光巨、參贊黃登慎等人亦率軍前往石碑社,與範文理會師。因範文理年邁生病,只得暫時退回瓊林,由領兵官陳文祿率兵隨同總督謝光巨追剿黎維良等人。[46]不久後,謝光巨、黃登慎率兵進抵上谷,距離石碑社半日之程,沿途土民紛紛逃走。謝光巨招來土目高曰噲,嚴飭其協助追捕黎維良等人。高曰噲十分畏懼,乞求寬限時日。高曰噲回去後,出賣了藏匿於其地黎維良、黎維然等人,將其抓捕獻於謝光巨帳下。義軍頭目扶黎大將軍范允勇被山西巡兵俘虜、左河將軍黎文吝被河內巡兵俘虜。[47]六月下旬,明命帝下詔正式宣佈寧平、興化二道班師,並將黎維良之罪佈告中外。[48]
去世
明命十四年(1833)秋季,黎維良、黎維然等人被押送至順化處決。黎維良去世時,年僅二十歲。黎維良起義直接導致了明命帝決心削除黎後、鄭後的待遇,並且在1833年五月間接影響了南圻黎文𠐤之亂。
註釋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十,第18—19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七八,第19—21頁。
- ^ 一名郭雄至。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十,第18—22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一,第1—2頁。
- ^ 6.0 6.1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一,第10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一,第3—5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一,第24—26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二,第1—2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二,第14—15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二,第16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二,第24—26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三,第7、14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三,第11—12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三,第20—21、25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三,第29—30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四,第5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四,第8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四,第11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四,第14—15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四,第19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五,第24頁。
- ^ 23.0 23.1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六,第7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一,第14—15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一,第19—20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一,第23—24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二,第1—2、10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二,第10—11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二,第15、20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二,第21—22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三,第17頁。
- ^ 32.0 32.1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三,第27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三,第1—2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三,第6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三,第18—19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四,第6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四,第3—5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四,第9—10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四,第25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四,第27—28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五,第10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六,第6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五,第20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六,第2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六,第3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七,第9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七,第9、11—12頁。
- ^ 《大南寔錄正編第二紀》卷九八,第13—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