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阿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顧阿桃(1914年—1998年),江蘇省太倉縣人,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時期知名人物。本出身農民,因能熟練背誦毛主席語錄並俚俗化演繹中共中央精神指示而知名一時。曾任中共九大代表、江蘇省革命委員會常委,文革後重新務農。

生平

顧阿桃祖輩為漁民,從未讀過書,文化水平不高。其早年嫁給一位貧苦農民,生育有四兒一女,全家擁擠在一間半草屋內苦度生涯。

1965年,林彪夫人葉群到太倉縣沙溪鎮洪涇村參加「四清」工作隊蹲點,發現顧阿桃語言俚俗、生動、合韻,諸如「舊社會把我們當棵草,新社會把我們當成寶」,「我是藥材店的揩台布,甜酸苦辣都嘗過」,「現在我們的日子像芝麻開花節節高」,等等。常有即興發揮,天然妙得,很有煽動性和說服力。她記憶力強,能背誦許多毛主席語錄老三篇。被樹立成為講用心得體會的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用毛澤東思想武裝頭腦的一個新型農民」。到處有人她請到各地傳授學習經驗。因為不識字,請人畫示意圖利用「看圖說話」提示宣講。

1966年被邀赴參加國慶觀禮。在天安門城樓上,她曾雙手送給毛主席一份她的看圖講用稿。1969年,當上了中共九大代表、不脫產的江蘇省革命委員會常委、地區縣的領導成員。每次運動都有記者採訪她,報上都有她配合政治時事、緊跟中央的表態性發言,作為社會動員的符號、典型樣板。

她的例子,被引用來證明「毛澤東思想已經在我國七億人民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毛澤東思想培育着革命化的新人」。1976年免職回鄉,重新務農。

一位目不識丁的農婦被利用、樹為「學毛著標兵」的「顧阿桃現象」遭到人們的批評。有副對聯諷刺說「顧阿桃指點陳寅恪做學問,甫志高教導許雲峰講氣節」,雖然缺乏同情的理解、寬容,卻表達了一種引起普遍共鳴的譴責。

從輝煌重歸平淡的她,晚年種責任田和自留地掙錢;靠賣冰棍補貼生活。村里還發放每人100多元的養老金。仍被鄉親尊敬地稱為「顧媽媽」。

其1960年代學習毛選的事跡,2000年代被收錄進編纂中的地方志太倉名人錄。該新聞被記者解讀為說明人們開始「公正、客觀地審視歷史,也說明政治包容度越來越大」。

參考資料

  • 劉敏華《顧阿桃:不識字的「學毛著標兵」》,載《關東作家》
  • 倪敏毓《60年代名揚全國的政治明星顧阿桃再次被視作名人》
  • 中國新聞蘇州網2月9日[永久失效連結]
  • 高松 《顧阿桃為啥完全變了樣?》,《人民日報》1966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