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志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鍾志民(1953年),1953年出生於幹部家庭,1968年初中畢業,到江西省瑞金縣沙洲壩百花園生產隊下鄉插隊[1],隨後參軍入伍[2]。1972年靠父親的關係作為解放軍學員入讀南京大學,班主任是胡福明。1972年5月,中共中央下達《關於杜絕高等學校招生工作中「走後門」現象的通知》。1973年9月29日,向時任南京大學革命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王勇遞交退學申請[2]。不久,王勇找他談話,認為沒必要退學[1]。11月,南京大學政治系師生到江蘇鹽城阜寧縣幫助縣委常委整風,鍾志民和胡福明一起到最窮困的五灘公社做社會調查,鍾志民看到當地農民生活困苦,和胡福明長談,表示一定要退學。1974年1月18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他的退學申請書和姚文元寫的編者按[2]。20日,鍾志林的父母鍾學林夫婦向南京大學黨委發電報,表示完全支持兒子的行動。2月12日,回到軍隊。2月19日,軍隊舉辦歡送會歡送鐘志民退伍。2月26日,鍾志民回到百花園生產隊。1977年,鍾志民成為生產隊長。1978年,成為黨支部書記。後任共青團瑞金縣委副書記、書記,共青團贛州地委副書記、書記,中共南康縣委副書記。1987年,任江西省駐深圳辦事處主任。1997年辭職下海[1]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大学生文革时为反对走后门退学 40年后称无悔_大公资讯_大公网. news.takungpao.com. [2023-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0). 
  2. ^ 2.0 2.1 2.2 周全華. 批林批孔运动中的一次混战——钟志民退学事件. 百年潮. 2004 [2023-01-10]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