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鄧剡(1232年—1303年),字光薦,號中齋,又號中甫。廬陵人。

鄧剡與文天祥同鄉。景定三年(1262年)進士。元兵攻陷廣州,攜全家避居廣東香山(今中山縣)山中。遇強盜,全家十二口被焚死。崖山兵敗投海殉國,為元兵救起。鄧剡被捕後,與文天祥一同押解由廣州北上。至元十六年與文天祥囚禁金陵。數月後,鄧剡因病被張弘範留居天慶觀,文天祥則繼續北行。鄧剡擔任弘範子張珪的敎師。後放還。晚年定居金陵。大德七年(1303年)卒。[1]有《中齋集》。

註釋

  1. ^ 唐圭璋《宋詞四考》:鄧剡「字光薦,生於宋理宗趙昀紹定五年(1232),卒於元成宗鐵穆耳大德七年(1303)。」

參考文獻

  • 唐圭璋:《鄧光薦生卒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