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希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蔡希邠(1832年—1900年),原名蔡有邠,字仲歧,號稼堂,又號孺真子南昌新建人,清朝政治人物。

諸生,歷官廣西太平思順兵備道。在擔任廣西按察期間,與康有為相待至厚,積極推動和組織桂林維新變法。中法戰爭時期留用廣西,後又受朝廷委派,以督辦廣西界務的身份會勘中越邊界。工於詩文,著有《寓真軒詩鈔》。光緒二十二年六月初三,由廣西太平歸順道道員升任廣西按察使。光緒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三(1898年9月8日),調任湖南按察使[1]

參考文獻

官銜
前任:
桂中行
清朝廣西按察使
光緒二十二年六月初三 - 光緒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三
1896年7月13日 - 1898年9月8日
繼任:
張廷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