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王玄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玄邈(426年—497年),彥遠南朝將領,王玄謨的從弟。

生平

南朝宋年間

最初為南朝宋驃騎行軍參軍、太子左積弩將軍、射聲校尉。宋明帝泰始初年,遷輔國將軍、清河廣川二郡太守、幽州刺史。[1]

泰始二年(466年),江州刺史晉安王劉子勛亦稱帝,青州刺史沈文秀支持劉子勛。王玄邈心向朝廷,擔心被沈文秀掩襲,就拜見沈文秀請求屯軍。沈文秀令他屯軍城外。王玄邈於是立下營壘,到夜間率軍南奔投靠明帝。天亮後,沈文秀追不上他。四月,王玄邈據盤陽城,與高陽、勃海二郡太守劉乘民、新任青州刺史明僧暠、平原、樂安二郡太守王玄默等一起進軍攻打沈文秀治所東陽城,前後十餘次都被沈文秀打敗。[2][3]王玄邈又和綏邊將軍房法壽攻打同樣支持劉子勛的冀州刺史崔道固,以房法壽為司馬,屢次打敗崔道固的軍隊。[4]明帝鎮壓劉子勛後,說服沈文秀、崔道固歸順,王玄邈也就不再討伐他們了。[5]明帝以王玄邈為持節、都督南青州、南青州刺史,仍為輔國將軍。[1][6]

南兗州刺史蕭道成鎮守淮陰,為明帝所疑,於是交通北魏,並派使者寫信結交王玄邈。王玄邈長史房叔安以君臣之義勸他不回信,說他如果對皇帝有二心,青州將士寧死也不會追隨他。王玄邈贊同,沒有回信,並派房叔安出使京城建鄴,告發蕭道成。蕭道成在路上抓住房叔安,索求王玄邈的表文。房叔安答:「我的主君的表文是上給天子的,不是上給將軍的。而且我所言利於國家而不利將軍,沒有什麼可以回答的。」刑獄參軍荀伯玉勸蕭道成殺之,蕭道成說各為其主無可指責。王玄邈被罷免州刺史回京,蕭道成在路上派人攔截,王玄邈表面上答應了他,其實嚴整軍隊強行通過,回京告訴明帝蕭道成有異謀,[7]蕭道成卻不記恨。[1][6]

升明年間,蕭道成大權在握,任驃騎將軍,引王玄邈為驃騎司馬、冠軍將軍、泰山太守,王玄邈很害怕,但蕭道成待他如初。[7]散騎常侍、驍騎將軍,仍為冠軍將軍。升明三年(479年)三月,出為持節、都督梁南秦二州軍事、征虜將軍、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8]與兄益州刺史、建寧太守王玄載同時為方伯,封河陽縣侯[1][6]

南朝齊年間

同月,蕭道成代宋稱帝建立南齊,史稱齊高帝。進王玄邈號右將軍,封侯如前。[1]

梁州刺史范柏年誘降的亡命徒李烏奴勸范柏年據治所漢中抗命不讓王玄邈代任,范柏年還沒決定,王玄邈已到,范柏年稱病逗留在魏興不肯離開,左衛率胡諧之說范柏年想據一州自立,於是高帝命嫡長孫南郡王蕭長懋以任為府長史為名誘范柏年離開,十月,賜死范柏年。[9][10][11]李烏奴隨即在梁州作亂,攻陷白馬戍。王玄邈率隨自己上任的七八百人討伐,不克,擔心不能自保,就派人詐降,說:「王使君兵眾羸弱,把伎妾丟在城內,攜愛妾二人已離開數日了。」李烏奴喜,派輕兵襲擊州城,被王玄邈設伏擊破而逃入氐族地區。[12]高帝聞之,說:「玄邈果不負吾意遇也。」[6][7]白馬戍主楊公則死守白馬戍被俘,李烏奴厚待他要和他同謀大事,他假裝答應,其實想殺李烏奴,事泄後單馬逃回。王玄邈上表說了楊公則的事,高帝下詔褒獎了楊公則。[13]王玄邈後被召回任為征虜將軍、長沙王蕭晃後軍司馬、南東海太守,遷都官尚書。[1]

齊武帝即位,轉右將軍、豫章王蕭嶷太尉司馬,出為冠軍將軍、臨川內史,秩中二千石,又召回為前軍司徒司馬、散騎常侍、太子右率。永明七年(489年)三月,為持節、都督兗州緣淮軍事、平北將軍、兗州刺史,未任,轉大司馬,加後將軍。八年(490年),轉太常,遷散騎常侍、右衛將軍,十年(492年)正月出為持節、監徐州軍事、平北將軍、北徐州刺史。[14]十一年(493年),建康蓮華寺道人釋法智與本州百姓周盤龍等作亂,四百人趁夜攻州城西門,登梯上城,射殺城局參軍唐潁,殺入城內。軍主耿虎徐思慶董文定等拒戰到天亮,王玄邈率百餘人登城便門,奮擊,生擒釋法智、周盤龍等並誅殺。[15]王玄邈因罪被免官。[1]

齊武帝遺詔稱「軍旅捍邊之略,委王敬則陳顯達王廣之、王玄邈、沈文季張瑰薛淵等」。[14][15][16][17]

蕭昭業即位,授撫軍將軍,遷使持節、安西將軍、歷陽南譙二郡太守。蕭昭文延興元年(494年),加散騎常侍,八月轉中護軍[1][6][18]

九月,權臣驃騎大將軍、錄尚書事、揚州刺史、宣城郡公蕭鸞派王玄邈去江州討伐起兵的皇叔江州刺史晉安王蕭子懋[18]王玄邈堅辭,蕭鸞又派豫州刺史王廣之去廣陵殺皇叔南兗州刺史安陸王蕭子敬,王玄邈不得已奉旨,[1]與王廣之同去討滅蕭子懋及殺害蕭子敬,[19][20][21]生擒蕭子懋的防閣將軍董僧慧,要殺他。董僧慧認罪,但說願為主人死,不恨,希望等主人大斂後被處死。王玄邈感佩其義,答應了,告知蕭鸞,於是董僧慧被發配東冶(掌工徒鼓鑄之事的官署)。蕭子懋的另一防閣將軍陸超之自比田橫門客,說要照顧晉安王的家屬,故不肯逃亡,王玄邈等認為他有義,想將其囚拿還都,但陸超之端坐待命時,被貪圖賞賜的周姓門生從背後斬殺,頭墜而身不僵。王玄邈嘉其節,厚為殯斂。[10][22]

蕭鸞給王玄邈鼓吹,置僚佐。後蕭鸞廢黜蕭昭文自己稱帝,史稱齊明帝建武元年(494年)十月,遷王玄邈持節、都督南兗兗徐青冀五州軍事、平北將軍、南兗州刺史,[23]轉護軍將軍,加散騎常侍。以裴昭明為安北長史、廣陵太守。[24][25]二年(495年),北魏入侵徐、豫,左衛將軍崔慧景假節出兵鍾離,受王玄邈節度。[26]四年(497年),王玄邈卒,贈安北將軍、雍州刺史,諡壯侯[1][6]

評價

  • 南齊書》:
    • 史臣曰:玄載兄弟門從,世秉誠烈,不為道家所忌,斯今之耿氏也。
    • 贊曰:玄邈簡朕,早背同歸。[1]
  • 南史》:玄邈行己之度,有士君子之風乎。[6]

註釋及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