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鎮鎮 (龍游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湖鎮鎮
坐標:29°03′51″N 119°17′27″E / 29.06404°N 119.29094°E / 29.06404; 119.29094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浙江省龍游縣
面積
 • 總計102.58 平方公里(39.61 平方英里)
人口
 • 戶籍人口(2008年)52,047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行政區劃代碼33 08 25 101
郵政編碼324401
電話區號+86 (0)570
網站www.lyhz.gov.cn

湖鎮鎮位於浙江省龍游縣的東部,當地人稱為「湖頭街」。地處龍游縣東部,東、東南與金華市婺城區洋埠鎮、湯溪鎮為鄰,南接社陽鄉,西南、西交東華街道,西北與小南海鎮毗鄰,北連模環鄉,東北與金華市蘭谿市游埠鎮接壤,鎮人民政府距龍游縣城13千米, 行政區域面積102.58平方千米,下轄43個村,1個社區,截至2019年末,湖鎮鎮戶籍人口為52047人。

歷史沿革

湖鎮歷史悠久,現鎮東部有重建於北宋年間的舍利塔。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湖鎮鎮境域屬白革湖鎮。

  •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屬湖頭鎮。
  • 清宣統三年(1911年),設立湖鎮。
  •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屬希唐、湖鎮、七都、社陽、狀元5個鄉。
  • 1950年2月,改屬湖鎮、下范、溪底杜、七都、杜家、岩頭6個鄉。
  • 1954年4月,屬湖鎮鎮和後陳、下范、溪底杜、七都、杜家、岩頭6個鄉。
  • 1956年2月,屬湖鎮、七都、下庫3個鄉。
  • 1958年9月,為東風(湖鎮)人民公社。
  • 1960年2月,分別屬湖鎮、七都、下庫、洋埠4個管理區。
  • 1961年7月,屬湖鎮、七都、下庫、洋埠4個公社。
  • 1984年1月,屬湖鎮、七都、下庫3個鄉。
  • 1985年7月,復置湖鎮鎮。
  • 1992年5月,湖鎮鎮、下庫鄉、七都鄉合併,設立湖鎮鎮。

經濟發展

綜述

2011年,湖鎮鎮財政總收入12078.9萬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452.8萬元,比上年增長29.2%,人均財政收入239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248元。

2013年,湖鎮鎮有規模商場10家、大型集貿市場2家。營業額4.56億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13183元,是1949年的84.51倍。

2018年,湖鎮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2019年,湖鎮鎮有工業企業154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5個。

農業

2011年,湖鎮鎮農業總產值2.9億元,比上年增長10.1%,農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12.9%,生產糧食24132噸,其中水稻20551.4噸,小麥446.4噸,棉花種植面積9246畝,產量1155.2噸;蔬菜種植面積8375畝,產量13876.4噸,生豬飼養量20.37萬頭,年末存欄9.2萬頭;家禽飼養量140.5萬羽,上市家禽64.32萬羽。

2013年,湖鎮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9.09億元,農業產值3.77億元,是1949年的96.66倍。

工業

2011年,湖鎮鎮工業總產值54.3億元,比上年增長24.1%,工業增加值佔全鎮生產總值的62.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8家,實現工業增加值11.1億元,比上年增長33.4%,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19家,實現工業增加值10.36億元,比上年增長42.0%,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11家,其中10億元以上的1家。

商貿

2011年末,湖鎮鎮有商業網點855個,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5億元,比上年增長5.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8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出口7538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2.0%。

金融業

2011年,湖鎮鎮有各類存款餘額6.8億元,各項貸款餘額5.4億元。

郵電業

2011年,湖鎮鎮郵政業務收入190.2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85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湖鎮鎮有幼兒園21所,在園幼兒1481人,專任教師100人;小學4所,在校生2412人,專任教師16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228人,專任教師10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教育經費達380萬元,比上年增長127.5%;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80萬元,比上年增長127.5%,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4.8%。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湖鎮鎮有文化藝術團體55個,會員1650個;鎮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39個;社區圖書室39個,藏書8.9萬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湖鎮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個,病床30張,固定資產總值42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5人,其中執業醫師19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7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74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1251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湖鎮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0戶,人數54人,支出13.5萬元,比上年增長13.7%,月人均208元,比上年增長11.6%;城市醫療救助372人次,支出15.08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7人次,共支出0.4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58戶,人數1402人,支出188.42萬元,比上年增長30.0%,月人均112元,比上年增長31.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55人,支出26.4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6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402人次,共支出16.8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6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92.7萬元,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39394人,參保率95.0%。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湖鎮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60千米,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2個。固定電話用戶22996戶,流動電話用戶32020戶,寬帶接入用戶4536戶。

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湖鎮鎮鎮區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12.4千米,生產能力8000噸/日,年工業用水73萬噸、生活用水219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6.7%;排水管道9.1千米,污水治理工程1項,日污水處理能力800噸。

  • 供電

2011年末,湖鎮鎮鎮區擁有3.5萬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所)4座,主變壓器6台,總容量18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5條,總長度16千米,用電負荷8700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4200萬千瓦時。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湖鎮鎮鎮區有公園1個,公園面積0.16公頃,園林綠地面積2.4公頃,其中公共綠地2.4頃,綠化覆蓋率30.5%。

交通運輸

2011年末,湖鎮鎮有鐵路滬昆線過境,境內長11千米。蘭賀線省道過境,境內長12千米。縣鄉(鎮)級公路6條,總長36.7千米,鎮區道路總長度18千米,道路鋪裝面積19.8萬平方米。鎮區橋樑1座,總長度0.3千米,鎮區公交汽車線路3條,運營里程達21千米,年客運量38萬人次。

文化旅遊

古鎮古街古塔

湖鎮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和浙江省歷史文化村鎮。鎮北有通濟古街,街寬約丈許,長約1華里,兩側均為明清時二層徽派建築,依然保存完好。 通濟街東段有國家級文物北宋代舍利塔(寺),始建年代已無考,重建於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重建。六面七層,樓閣式實心磚塔。高26.4米,基座磚砌,每面寬2.30米,須彌座高1.60米。每層每面有倚柱、佛龕呈壺門狀,內置玉佛,底下四層玉佛已盜失。倚柱間用闌額相連,上有磚砌扶壁栱二朵,為四鋪作出單杪。腰檐為菱角牙子疊澀組成,檐頭掛風鈴,頂部塔剎完整。風吹鈴聲清朗。

三疊岩

三疊岩風景區位於湖鎮鎮南5公里的龍丘山(九峰山)脈,距龍游縣城約12公里,三疊岩風景區佔地420公頃,被蜿蜒起伏的群山環抱,茂林修竹,鳥雀鳴轉,岩洞獨特。因天然洞岩凌空飛懸如樓三疊而得名,有「浙西名勝,東南靈洞」之譽。 三疊岩風景區景色迷人,地處群山環抱之中,茂林修竹,鳥鳴雀轉,花香四季。底層岩洞稱皇帝洞,岩背肖仙人形,附近有虎岩、獅岩、雪岩、鼠岩等景點,形成獨特的龍盤獅蹲虎嘯、群峰延綿的仙者景觀,有「浙西名勝,東南靈洞」之譽。其間有獅、虎、牛、猴、鼠、蜥奇石怪洞,冬暖夏涼,猶如人間仙境,自古就有天地仙都之稱。整個風景區規劃為三疊岩、花岩、南壠湖、牛岩、三爪壠、井灣等六個大景區。 三疊岩風景區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 唐高宗·德麟年間(661-666)就被元覺大師闢為佛門聖地,南宋度宗趙祺因雙目失明,御醫久治無效,曾「遣使祭其山」,並取岩內龍吻之水而復明,故賜三疊岩為「東南靈洞」、其水為「明目之水」。宋化胡則出貧寒農家,勤耕苦讀而舉考得中,任閩浙兩府御史期間替百姓行道、救民於火、為官清廉而深受閩浙百姓擁戴,然因彈劾不避權貴,免官後隱居三疊岩,後被當地百姓專設胡公堂,供後人祭拜、敬仰。 明太祖朱元璋於元至正下九年(1359)被元軍追擊,逼迫無奈,隱於其內,巧逢蜘蛛結網而救,明太祖朱元璋封此地為「護國禪院」。登基後賜封三疊岩禪寺為「護國寺」,每年農曆八月十三是三疊岩廟會,各路香客雲集,遊人紛至,故三疊岩稱為皇帝洞,並一直為兵家帷幄之地,期間歷經太平軍待王李世賢、北伐孫權芳、抗戰時期顧祝同等的指揮所。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湖鎮鎮轄區總人口5052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9991人,城鎮化率79.2%。另有流動人口2391人。總人口中,男性25545人,佔50.6%;女性24978人,佔49.4%;14歲以下7040人,佔13.9%;15~64歲38209人,佔75.6%;65歲以上5274人,佔10.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0079人,佔99.1%;有畲、布依、苗、水、土家、侗等14個少數民族,共444人,佔0.9%,其中畲族270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60.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93人。

截至2019年末,湖鎮鎮戶籍人口為52047人。

行政區劃

全鎮轄陽湖社區1個社區,竺溪橋、東金、下童、新圓、塘馬、上溪頭、後陳、新建、聯合、新光、星火、童家倉、童村、茆頭、大坪、上下范、蒲塘、下田畈、彭塘、歷寺、大路、馬報橋、洪畈、下庫、希塘、溪底杜、周家、龍廻陳、客路、文林、七都、地圩、隔塘、下潘、下葉、楊家、范家、張家埠、曹壠、坪湖、士元、茶廠新村、前江新村43個行政村  

民俗

正月舞龍燈

湖鎮鄉民歷來有正月里舞龍燈的習俗。正月里,各村均會組織龍燈、獅子(分軟殼、硬殼)、貔貅麒麟等挨家挨戶的來拜年,有時半夜三更才會舞到自家門前,這時主人畢定會深夜起床,大開中門、燃放鞭炮,並給舞者發放紅包,以討吉彩。

傳統小吃

傳統小吃有糊、發糕、湯圓(咸,有餡)和蔥花饅頭,為本地所獨有,極富特色。。

集市

每年農曆的三月三日和九月十九日是湖鎮的傳統集市,是時四鄰八鄉村民客商均來趕集,甚至有遠至福建、江西、安徽的客商,集市上商品琳琅滿目,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即使在文革末年的70年代中葉亦是如此。

地名傳說

湖鎮三面有湖,據說,古時候這裏經常鬧水災,是水龍王作怪,有得道高人降服水龍王后,在鎮東北建塔一座(即舍利塔),用以鎮水龍王,由是三湖得鎮,是為「湖鎮」。

榮譽稱號

2021年4月,湖鎮鎮入選2021年度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

2021年9月,湖鎮鎮入選「2021年全國千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