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學派
洛桑學派(英語:Lausanne School),亦被稱為數理學派(英語:Mathematical School),是指新古典學派中,以瓦爾拉斯和帕累托為首的經濟理論和思想。該學派以洛桑大學命名,瓦爾拉斯和帕累托都在該大學擔任教授。洛桑學派的主要特點為其對經濟學裏一般均衡理論的貢獻和發展。
背景
洛桑學派一詞最早是由數學家赫爾曼·洛朗在他的文章《關於數學政治經濟學的小論文》(法語:Petit traite d'economie politique mathematique)中創造的。[1]洛桑學派的核心特點是發展了一般均衡理論,洛朗的文章提出了這一理論的簡化版本。[1]
洛桑學派與基於帕累托的意大利學派和帕累托學派有關。[2]意大利經濟史學家採納了路易吉·伊諾第的描述,將意大利洛桑學派稱為「意大利學派」。[2]該學派與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區別在於,它堅持同時考慮經濟所有部分的相互作用的必要性,以便可以理解其中任何部分發生的行為。[3]另一方面,馬歇爾更喜歡用數學作為工具來解決經濟問題,而不是通過口頭推理的過程提出解決方案。[3]
洛桑學派試圖回答一個經濟體的福利是否可以衡量的問題。[4]其理論家如瓦爾拉斯提出,可以通過一種稱為「交換正義」的概念來實現這一點,該概念要求所有交易者面對給定產品的相同價格,價格不變。據說這種自由競爭會產生「最大福利」,從而可以對福利問題進行有效評估。[5]漢斯·梅耶爾反對洛桑學派,理由是它的假設是不切實際的,並且一種商品的效用不能被衡量、無限分割,也不能無限期地替代。[6]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 ^ 1.0 1.1 Faccarello, Gilbert; Kurz, Heinz D. Handbook on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Analysis Volume II: Schools of Thought in Economics.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16: 281. ISBN 9781849801119.
- ^ 2.0 2.1 McLure, Michael. The Paretian School and Italian Fiscal Sociology. Hampshire, UK: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19. ISBN 9781349547982.
- ^ 3.0 3.1 Cate, Thomas. An Encyclopedia of Keynesian Economics, Second edition.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13: 387. ISBN 9781849801720.
- ^ Suntum, Ulrich van. The Invisible Hand: Economic Thought Yesterday and Today. Berlin: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5: 30. ISBN 3-540-20497-0 (英語).
- ^ Backhouse, Roger E. The Penguin History of Economics. London: Penguin UK. 2002. ISBN 978-0-14-193743-4.
- ^ Schulak, Eugen-Maria; Unterköfler, Herbert. The Austrian School of Economics: A History of Its Ideas, Ambassadors, and Institutions. Auburn, Alabama: 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 2011: 110. ISBN 978-1-61016-498-6.
這是一篇經濟學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