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為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林為干
出生1919年10月20日
 中華民國廣東台山
逝世2015年1月23日(2015歲—01—23)(95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成都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母校清華大學
職業微波理論學家

林為干(1919年10月20日—2015年1月23日),生於廣東台山中國微波理論專家。

生平

幼年和少年

1919年生於台山縣都斛鄉大綱村[1]的一個律師家庭,其父是林德群[1](一說名本偉),兄弟三人分別取名為棟、為梁、為干[2][3]。林為干乳名福佑[1]

小學就讀於本鄉林家複式初級小學和台城達人小學[1]。小學畢業後前往台山任遠中學[1]。初中結束後離開台山,就讀廣州廣雅中學[3],從此再也未回過台山[3]。求學時數學尤其好,受到石兆棠(日後的廣西大學副校長、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的讚譽和鼓勵[3]。1935年,以本鄉狀元考入清華大學電機系,同時在中央大學入學考試中以數學滿分取得第一名,也獲得了中山大學的錄取信[1][3]、在畢業越野跑中取得第一[3]。林坐輪船自廣州經過香港上海到達天津,換乘火車入北平[1]

1937年8月,日軍攻陷北平,在廣東過暑假的林乘火車往長沙就讀暫借長沙韭菜園聖經學校的長沙臨時聯合大學[1]

1938年冬,林自廣東返校,經過香港、越南昆明[1]

1939年,年僅20歲畢業於西遷昆明的西南聯大清華大學併入)取得工學學士[4]。本考入清華研究院電子工程學部電訊組任之恭教授準備攻讀碩士,但因為戰爭無法與父親聯繫,失去經濟支持後被迫選擇成為交通部電政局電話技術員[5]。據同窗回憶,當時是全班最年少者,愛好籃球,學習不甚刻苦。

抗戰期間在雲南保山等地檢修電話線路確保戰時通訊[2]。任電政局技術員時亦晚上自修[4]

1943年,結識昆明郵電局會計、江蘇人鄧蓉芬,經常約打籃球、排球,不久結婚。

同年,林為干的二哥林為梁(化名林基路)在新疆從事革命顛覆活動時,同毛澤民一同被殺[1]

1944年4月[6],兒子林詒玉[1][4](部分文獻誤作林詰玉[2])出生。

留學美國和返回

1945年9月,因抗戰勝利,考取美國租借法案出資[1]、交通部名下公費出國學習一年的機會,告別妻兒赴美,途徑印度到達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1]。獲得全A成績畢業後,林等人入加拿大蒙特利爾的北方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y,Northern Telecom[6])實習一年[1],每月由國府資助100美金[1]。在科羅拉多Boulder獲得了碩士學位[6]。實習結束後,林決定自費繼續讀博,考取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並在一學期後以全系第一成績得以免交獎學金,其餘生活費由做助教、講師補貼[7],其在美國移民的三叔林德康先期資助了500美金[1]。師從J. R. Whinnery教授,學習1930年代開始飛速發展的微波技術[4][3]。期間其妻子於1945年中轉入重慶郵電所、再於1946年轉去南京後在1949年入廣州。共軍攻廣州前夕,其兒子被送回台山老家[1]

1951年6月,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論文《關於一腔多模的微波濾波器理論》,期間發表了同內容文章在1951年8月《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首頁,提出圓柱諧振器可以有兩個簡併模式存在,題目是A Single Cavity Microwave Filter Excited in More Than One (up to five) Mode,後來該理論被應用於衛星通信[4]

學成後,聽聞錢學森被軟禁、及華羅庚李四光鄧稼先回國的消息,組織聯繫其他10名留學生一起同船返回中國[3]。在香港因證件問題不能登陸,在急電廣東省後被廣東派船在公海接駁返回[4]。期間林為干在香港見到了其大哥林為棟。林為棟因曾任國民政府防城縣縣長而無法返回大陸[1]

任教和研究

1951年8月底,應馮秉銓之邀請,進入嶺南大學電機工程系任主任,中山大學兼課[1][4][3]

1952年,院系調整,調入華南工學院任電訊系主任[1][8]。1956年從文明路原中山大學舊校區大院內的北軒4號搬到華工石牌九一八路18號[6]。鄰居是馮秉銓盧文[6],盧文教授指導了林詒玉的數學,使得他最終考上成都電訊工程學院[6]

1957年,為建設三線,華工電機系全系搬遷成都組建成都電訊工程學院

1963年,與助手鍾祥禮在《物理學報》發表《傳輸線特性阻抗的一個新計算方法》,後被人稱為「林-鍾方法」。

文革期間,被下放到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五七幹校米易縣灣丘村)、被關進牛棚[3]。因國外經歷被重點改造,但因性情隨和,只被一直審查,未被紅衛兵毆打[3]。申請使用被扣發工資購買外文學術期刊意外獲准,林期間保持學習。

文革之後

1973年,鄧小平重新主持工作,並開始整頓全國生產,林為干從幹校回到了學校,很快就投入到了教學研究工作中。他到北京768廠、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單位講課,指導科研教學,並解決了很多從解放軍研究所來的技術人員的疑難問題。某部隊研究所帶來了從被擊落的美制U-2型高空偵察機得來的微波濾波器,他們怎麼也仿製不出來。林為干看了他們的東西後,結合他長期以來的研究經驗和最新發表的論文,指出濾波器的調諧螺絲的分佈是按餘弦規律的。部隊根據林的指導很快就完成了仿製工作[6]

1976年,應美國電子學會邀請訪美,促使林在回國後主導了激光傳輸理論的研究[3]

1979年,訪問伯克利,會見導師[3]

1978-1984年,林整理文革期間研究,先後發表《微波網絡》、《微波理論和技術》、《電磁場工程》、《電磁場理論》4書共380餘萬字[9][4][3]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0]

1980和1981年,赴伯克利講學EE117、EE217[8][11]

1989年退休。

1995年12月,在《Journal of Electrostatic》發表《一個介質球的靜電鏡像群(The electrostatic images of a dielectric sphere)》[11]

年過60還堅持每日長跑鍛煉。中美建交後,多次在美國獲獎、被授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3]

2012年初因感冒引發肺部感染[3]。2015年1月23日因病去世[12]

家庭

妻子:鄧蓉芬

  • 兒子林詒玉,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畢業,加拿大University of Manitoba博士,師從Lot. Shafai教授。父子二人一起參加1989年IEEE微波技術和天線年會。現居加拿大溫尼伯市[3]

參考文獻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中国微波之父:院士林为干传略. 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 ^ 2.0 2.1 2.2 华南理工、中大同根生, 请记住这段”隐没”的抗战记忆 – 雲之南-华人频道. [2020-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5) (中文(中國大陸)).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新宝堂特约院士寻访录:林为干 – 新宝堂. www.xh-chenpi.com. [2020-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9).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学者恒心林为干. www.tsinghua.org.cn. [2020-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9). 
  5. ^ “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 76岁攻克世界难题—新闻—科学网. news.sciencenet.cn. [2020-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9).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林詒玉, 父愛如山 -- 父親林為干和我. 风景这边独好 - 华工家园.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 2019.11.11 [2020-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1). 
  7. ^ Weigan Lin. www.hlhl.org.cn. [2020-02-19]. 
  8. ^ 8.0 8.1 林为干 中文主页 电子科技大学主页平台管理系统. faculty.uestc.edu.cn. [2020-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9). 
  9. ^ 林为干_历史频道_凤凰网. news.ifeng.com. [2020-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9). 
  10. ^ 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院士信息·信息技术科学部·林为干. [2012-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5). 
  11. ^ 11.0 11.1 Weigan Lin. The electrostatic images of a dielectric sphere. 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doi:10.1016/0304-3886(95)00027-5. 
  12. ^ “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院士逝世. 人民網. [2015-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