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李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迥(750年—796年8月16日),唐朝皇子,是唐代宗李豫第七子,貞懿皇后獨孤氏所生。

出生後就封延慶郡王。而根據《唐會要》的記載[1],在元年(即上元二年,761年)建丑月,李迥以「皇太子第三男」的身份,被祖父唐肅宗冊為延慶郡王。和他一同受封的是他的次兄、唐代宗嫡子李邈

因為母親貞懿皇后的緣故,被父親寵愛,在唐代宗剛剛即位的寶應元年(762年),李迥就改封韓王[2]大曆十年(775年),與睦王李述、郴王李逾、忻王李造等皇子領節度使,李迥領汴、宋等節度觀察處置等大使。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初九,李迥去世,時年四十七。

有子安康郡王李諧唐昭宗年間有嗣韓王李克良,即李迥後裔。

子女

  • 長女,大曆十三年(778年)出家[3]

註釋

  1. ^ 唐會要 卷四十六》
  2. ^ 唐會要 卷四十六》記為大曆十年二月
  3. ^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五. [2014-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2).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舊唐書·卷116》,出自劉昫舊唐書

參考資料

  • 舊唐書 列傳第六十六》:韓王迥,代宗第七子。以母寵,既生而受封,雖沖幼,恩在鄭王之亞。寶應元年,封韓王。貞元十二年薨,時年四十七。
  • 新唐書 列傳第七》:韓王迥,始王延慶郡,以母寵,故與鄭王先徙封。貞元十二年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