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新市永安宮

座標23°04′43″N 120°17′38″E / 23.078597°N 120.293841°E / 23.078597; 120.29384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3°04′43″N 120°17′38″E / 23.078597°N 120.293841°E / 23.078597; 120.293841

新市永安宮
基本資訊
位置臺灣臺南市新市區仁愛街331號[1]
主神天上聖母

新市永安宮位於臺灣臺南市新市區,主祀天上聖母,因其香火據說可追溯到木柵(位於今南科園區一帶),故又稱木柵媽祖[1][2]

該廟為新市的大廟,交陪境幾乎涵蓋整個新市區[2]。永安宮在元宵節會舉辦「遊夜境、巡營地」的活動,即巡視轄境與五營,以保祐四境平安[2][3]

沿革

根據《臺南縣市寺廟大觀》與《新市鄉志》等書的記載,永安宮前身於清乾隆廿七年(1762年)在木柵仔街建立[註 1][2][1]。原本奉祀李府千歲,後改祀天上聖母[註 2][3][2]。後來因為木柵仔街沒落,該廟在同治二年(1863年)時在蔡元等人募款後,於新市今址重建[2][3]。光緒二年(1876年),在董事鼎玉成倡議下重修[2][1]

而在日本時代,永安宮曾在昭和八年(1933年)於董事蕭求倡議下再次重修[2][1]。後來推行皇民化運動時,天上聖母神像一度被藏在番仔寮(今新市區永就裏)甘蔗田中,後來被輾轉送到開基天后宮中寄放[2][3]

二次大戰後,永安宮在民國卅六年(1947年)、四十八年(1959年)、五十三年(1964年)、五十八年(1969年)、七十四年(1985年)均重修過[2]

傳說

據說永安宮舊址因是風水寶地,所以有眾多黃蜂棲息,然而咸豐年間木柵仔街整個沒落,永安宮的風水失去靈性,導致蜂群往北港遷移[3]

此外據說二次大戰時永安宮執事人員曾在盟軍飛機前來轟炸時,向天上聖母祈求閤境平安,且允諾日後做醮還願,而後據說永安宮附近倖免於難[3]。然而二次大戰後廟方因經濟問題無力建醮,直到1979年才得以建醮[註 3][3]

註釋

  1. ^ 臺南州祠廟名鑑》一書記載永安宮創建於清同治二年(1863年),《鹽溪合水趣府城:鹽水溪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認為該年代應是從木柵遷建到今址的時間[1]
  2. ^ 《南瀛神明傳說誌》一書寫該說法來自永安宮主委謝賢讀[3]
  3. ^ 該年舉行的「已未科祈安五朝建醮」自農曆十月初九開始共舉辦八天,離上次建醮(1863年)已隔了1百多年[3]

參考來源

  1. ^ 1.0 1.1 1.2 1.3 1.4 1.5 范勝雄 等著. 《鹽溪合水趣府城:鹽水溪文化資產特展圖錄》. 臺南市: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 2012-12: 頁188、189. ISBN 978-986-84830-7-1.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張耘書. 《臺南媽祖信仰研究》.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年12月: 頁223─225. ISBN 978-986-03-9415-3.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許書銘、簡辰全、洪郁程. 《南瀛神明傳說誌》. 臺南縣政府. 2010-06: 頁240─243. ISBN 978-986-02-3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