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谿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慈谿縣,中國舊名,曾稱慈溪縣,今慈谿市的前身,但轄區與今慈谿市不盡相同。

唐朝到清末

宋《寶慶四明志》(清抄本)中的慈谿縣境圖

唐朝玄宗時,因人口繁盛,於開元十六年(728年),分鄮縣置慈溪縣、奉化縣翁山縣、鄮縣四縣,屬明州。縣名得於溪名。《慈谿縣誌[1]》轉引《延祐四明志》的記載:「漢句章董黯,母嘗嬰疾,喜大隱溪水,不以時得。於是築室溪旁,以便日汲。溪在今縣南一舍。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縣」。縣治在今慈城鎮,屬寧波市江北區

唐朝時,歷屬明州、餘姚郡乾元元年(758年),隨明州隸屬於浙江東道。五代後梁開平三年(909年),明州刺史黃晟逝世,地歸錢鏐。慈溪縣屬明州望海軍,隸吳越國。北宋初,吳越國改明州望海軍為明州奉國軍。吳越國納土歸宋後,慈溪縣屬江南東道明州奉國軍,後隨明州歸兩浙路。南宋時,屬兩浙東路慶元府。元朝時,屬慶元路[1]

元末民變中,隨慶元路為方國珍所據,後歸朱元璋。明朝時,慈溪縣屬寧波府永樂十六年(1418年),改慈溪縣為慈谿縣[2]。《慈谿縣誌[1]》所述改名原因,「永樂十六年(1418),慈溪失縣印,恐為歹徒所得,請於朝,詔更鑄,改溪從谷,逐改慈溪為慈谿,仍屬寧波府,隸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清朝時,沿襲明制,仍屬寧波府,歸寧紹台道

民國元年至廢置

辛亥革命時,浙江光復。民國元年,寧波府廢,直屬浙江省軍政府。民國三年至十五年,屬會稽道。民國十六年,道廢,直屬浙江省政府。民國二十一年後,歷屬浙江省第五、第六、第三、第二行政督察區[1]

1947年,慈谿縣轄孝中鎮、江嶼鄉、裘墅鄉、洪塘鄉、汶溪鄉、莊橋鄉、靈陽鄉、長駱鎮、西河鄉、雲湖鄉、明德鄉、金川鄉、陸埠鎮、南山鄉、車廄鄉、大隱鄉、丈亭鄉、蜀山鄉、江中鄉、鳴鶴鄉、五磊鄉、三浦鄉、觀城鎮、師橋鎮、東海鄉等5鎮20鄉。

1949年5月3日,第三野戰軍麾下的22軍在攻佔杭州後,向浙東挺進。24日,第22軍攻佔縣城孝中鎮。在中共組織下,當地民眾生活如常。6月,成立中共慈谿縣委。劉春泉任副縣長、代縣長(不久任縣長)。6月19日,中共慈谿縣委、縣政府開始運作[3]。此前6月5日,在寧波成立浙江省第二區專員公署。10月改稱寧波公署(即寧波專區),慈谿縣隸之。

1950年,慈谿縣轄慈城鎮、陸埠鎮、鳴鶴鎮、觀城鎮等4鎮,以及城關區(城東鄉、半浦鄉、橫山鄉、裘墅鄉、獅東鄉、洪塘鄉、鞍山鄉、汶溪鄉、鄮力鄉)、莊橋區(莊橋鄉、姜顏鄉、洋墅鄉、靈陽鄉、費市鄉、田湖鄉、長駱鄉、長石鄉、西顧鄉、河頭鄉)、雲山區(雲湖鄉、妙山鄉、赭山鄉、黃山鄉、羅江鄉、新橋鄉、明德鄉、明山鄉、金川鄉)、陸埠區(藍水鄉、南山鄉、藍山鄉、洪山鄉、沿江鄉、車廄鄉、雷山鄉、河姆鄉、石岩鄉、大隱鄉、岐陽鄉)、丈亭區(丈亭鄉、蜀山鄉、龍山鄉、漁溪鄉、崗墩鄉、祝江鄉、江中鄉、五馬鄉、郭姆鄉)、鳴鶴區(南港鄉、杜湖鄉、昌明鄉、五中鄉、浦中鄉、東安鄉、師東鄉、淹浦鄉、洋山鄉、淞浦鄉、岐山鄉、古窯鄉)、觀城區(師橋鎮、福山鄉、洋浦鄉、東海鄉、附海鄉、山前鄉、東山鄉、澤山鄉)等7區(下轄1鎮67鄉),共計5鎮67鄉。

1954年,政府為建設商品棉生產基地,將產棉區的鎮海縣餘姚縣、慈谿縣的北境劃入,建立新的慈谿縣,縣城遷至滸山鎮(今滸山街道)。1956年異體字整理將谿合併至溪。1970年,屬寧波專區。1979年,為完善水利條件,泗門區劃入餘姚縣。餘姚縣龍南區劃入[1]。1988年,改為慈谿市。

註釋

  1. ^ 1.0 1.1 1.2 1.3 1.4 慈谿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慈溪县志 第一编 建置.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2年6月 [2018-01-30]. ISBN 7-213-00820-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30). 
  2. ^ 明史·卷四十四·志第二十》◎地理五……寧波府……慈谿,府西北。元曰慈溪。永樂十六年改「溪」為「谿」。西南有車廄山。東北濱海。南有慈溪,一曰前江,即姚江下流也,藍溪、文溪諸水皆流合焉。西北有鳴鶴鹽課司。又觀海衛亦在西北,洪武十九年一月置。又有松浦巡檢司,治浦東,尋遷浦西。又有向頭巡檢司,治向頭寨,尋遷洋浦,廢,後復……
  3. ^ 記者:勵文科. 见证慈溪——慈溪解放改天换地. 慈谿政府網,來源:慈谿日報. 2009-08-03 [2018-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30)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