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帝國憲政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華帝國憲政會
總裁載灃(國內)、康有為(境外)
幹事長楊度
成立1907年3月
解散1911年
前身保皇會
繼承者帝國統一黨
意識形態憲政主義
君主主義
政治立場右翼極右翼
清朝政治
政黨 · 選舉

帝國憲政會,全稱中華帝國憲政會,是中國清末民初立憲派的政治團體。

帝國憲政會的前身是康有為於1899年在加拿大成立的「保救大清皇帝會」(Chinese Empire Reform Association),通稱保皇會,初期主張變法、恢復光緒親政,並以海外華人為基礎反對慈禧太后爲首的保守派朝廷,在1900年曾參與策劃國內的起義,但失敗。在1900年以後,由於清廷對憲政態度轉爲溫和,因此保皇會將鬥爭矛頭轉向革命派,並與清廷逐漸和解。1906年清廷決定預備立憲後,康有為在1907年3月主持將保皇會改組為帝國憲政會並在中國國內轉爲地上活動團體。其海外組織沒有改變,並繼續以同樣的英文名稱活動到1911年以後。

帝國憲政會以君主立憲為宗旨,其黨派的綱領是:尊崇皇室,擴張民權;鞏固國防,獎勵民業;要求善良之憲法,建設有責任之政府。經帝國憲政會黨內選舉和協商,任命楊度為幹事長兼主持,徐勤為會議長,載灃為總裁,載澤為副總裁。帝國憲政會的黨派總部設在中國上海

帝國憲政會建黨的目的是領導和代表中國國內的立憲派、維新派,聯合以光緒帝溥儀為首的清朝的皇室貴族進行君主立憲制度改革,並與好戰的革命派相抗爭。1911年,帝國憲政會改為帝國統一黨,但不久就改爲憲友會,同年獲得清朝內務部註冊為中國的第一個合法政黨。辛亥革命後,以政聞社社長梁啓超為代表的帝國憲政會黨員開始支持袁世凱領導的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組建民主黨,後來併入進步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