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巴里什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里·巴里什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Barry Barish
巴里什在2017年12月7日於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諾貝爾獎新聞發佈會上
出生 (1936-01-27) 1936年1月27日88歲)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
國籍 美國
母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BAPhD
配偶薩摩安·巴里什(Samoan Barish)
兒女2
獎項亨利·德雷伯獎章(2017)
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2017)
諾貝爾物理學獎(2017)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物理學
機構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
加州理工學院
論文A study of the reaction negative pion plus proton going to negative pion plus neutral pion plus proton at 310 and 377 MEV(1962)

巴里·克拉克·巴里什[註 1](英語:Barry Clark Barish,1936年1月27日),美國實驗物理學家,任加州理工學院林德物理學教授。他是重力波領域的專家,並於2017年「因對LIGO探測器及重力波探測的決定性貢獻」而與萊納·魏斯基普·索恩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2][3][4]

早年及教育經歷

巴里·巴里什生於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5]。他的祖先來自當時的波蘭東部(這塊地區現屬白俄羅斯)[6][7][8]二戰結束後,他們一家人移居至洛杉磯的洛斯費利斯(Los Feliz)。他曾就讀於約翰·馬歇爾中學(John Marshall High School)等學校。

他於1957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並於1962年獲得實驗高能物理學的哲學博士學位。1963年,巴里什加入加州理工學院,在國家實驗室中從事粒子物理學方面的研究,1963年至1966年任研究員,1966至1991年任副教授、物理學教授,1991年至2005年任林德物理學教授,並於退休後繼續擔任名譽教授。[9]1984年至1996年間,巴里什還擔任加州理工高能物理組主要研究員。

研究生涯

巴里什在費米實驗室時利用高能微中子碰撞對核子夸克亞結構也做了重要的研究。相關實驗是有關弱中性流的開創性的實驗,對于格拉肖、薩拉姆及溫伯格等人提出的弱電統一理論也非常重要[10]

20世紀80年代,巴里什擔任位於意大利的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英語Laboratori Nazionali del Gran Sasso單極子-天體物理學與宇宙射線天文台英語Monopole, Astrophysics and Cosmic Ray ObservatoryMonopole, Astrophysics and Cosmic Ray Observatory,簡稱MACRO)主任,探尋磁單極子並測定宇宙射線中的微中子,為證明微中子具有質量以及微中子震盪提供了部分關鍵證據。[11]

20世紀90年代早期,巴里什主要研究GEM(伽瑪射線、電子與緲子)問題。相關實驗本會在超導超大型加速器上進行,但在羅伊·施維特斯英語Roy Schwitters擔任項目主任時終止建設。巴里什是項目的發言人。[11][12]

巴里什1994年成為激光干涉重力波天文台LIGO)的主要研究員,並於1997至2006年任天文台主任。他在申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1994年)及LIGO位於利文斯頓及漢福德的兩架干涉儀的建設方面(1997年)付出頗多辛勞。他還創建了LIGO科學合作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機制。目前在世界各地,有1000餘名合作者參與了這個項目。

而在LIGO原始的實際精度碰到觀測極限後,時任天文台主任的巴里什又提出了「進階LIGO」(Advanced LIGO)計劃。目前,他仍是LIGO與進階LIGO的主要負責人之一。2015年9月14日,LIGO探測到了由兩個質量約為太陽30倍的黑洞併合而產生的重力波信號。[13]這是自愛因斯坦1916年預言重力波存在後首次直接探測到的重力波信號,同時也是對雙黑洞併合這類事件的首次觀測。2016年2月11日,巴里什在CERN向科學界首次公開這一發現。[14]

2001年至2002年間,巴里什成為高能物理顧問小組的領導者之一,[15]負責規劃美國高能物理學的長期計劃。[16]他還曾擔任粒子和場委員會以及IUPAP美國聯絡委員會主席。2002年,他擔任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與天文微中子設備評估委員會主席。

2005年至2013年間,巴里·巴里什擔任國際直線對撞機英語International Linear ColliderILC)全球設計工作組主任。[17] [18]ILC是全球範圍內目前最受矚目的粒子物理學研究項目。它作為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的補充,主要研究TeV能量量級的情形。世界各地的共同協力在該計劃從創想到設計以至實際建設都得到了體現。

所獲榮譽

2005年的巴里什

巴里什曾被推選成為下列機構的成員:

因其在LIGO建設以及重力波探測等等方面的成就,巴里什曾被授予以下獎項與榮譽:

註釋

  1. ^ 巴利許Barish,中國大陸常譯巴里什,台灣常譯巴利許

參考文獻

  1. ^ 1.0 1.1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17. The Nobel Foundation. 2017-10-03 [2017-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3). 
  2. ^ Rincon, Paul; Amos, Jonathan. Einstein's waves win Nobel Prize. BBC News. 2017-10-03 [2017-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3). 
  3. ^ Overbye, Dennis. 2017 Nobel Prize in Physics Awarded to LIGO Black Hole Researchers. The New York Times. 2017-10-03 [2017-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4. ^ Kaiser, David. Learning from Gravitational Waves. The New York Times. 2017-10-03 [2017-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5. ^ Person Details for Barry Barish in household of Harold S Barish, United States Census, 1940. FamilySearch.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8). 
  6. ^ Interview with Shirley K. Cohen (PDF). [2017-10-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9-23). 
  7. ^ A Small-Town Jewish Family’s Rebuke of Car Maker Henry Ford. [2017-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8. ^ Hillside Memorial Park Jewish Cemetery in Los Angeles.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9. ^ CV of Barry Barish (PDF).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07). 
  10.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79. The Nobel Foundation.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7). 
  11. ^ 11.0 11.1 A Quiet Leader Unites Researchers in Drive for the Next Big Machine. Science.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1). 
  12. ^ R., Michael; Hoddeson, L.; Kolb, A. W. Tunnel Vision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uperconducting Super Collid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5: 157 [2017-10-06]. ISBN 022629479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13. ^ B. P. Abbott et al. (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and Virgo Collaboration). Observation of Gravitational Waves from a Binary Black Hole Merger.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6, 116: 061102 [2017-10-03]. doi:10.1103/PhysRevLett.116.06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5). 
  14. ^ New results on the Search for Gravitational Waves. CERN Document Server.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2). 
  15. ^ High Energy Physics Advisory Panel.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9). 
  16. ^ Subpanel on Long Range Planning for US HEP (PDF). Office of Science.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5-05). 
  17. ^ ILC Global Design Effort. LinearCollider.org.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3). 
  18. ^ Barry Barish to lead International Linear Collider design.. Interactions.org.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19. ^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s Teachers.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31). 
  20. ^ University of Bologna. ILC Newsline.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15). 
  21. ^ Honorary Degree Recipients. University of Florida.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0). 
  22. ^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World Science Festival.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23. ^ 2016 Enrico Fermi Prize. Società Italiana di Fisica.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7). 
  24. ^ 2016 American Ingenuity Awards. Smithsonian Magazine.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5). 
  25. ^ 2017 Henry Draper Medal.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7). 
  26. ^ The Giuseppe and Vanna Cocconi Prize. European Physical Society.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7). 
  27. ^ Tecnologías, Developed with webControl CMS by Intermark. The Princess of Asturias Foundation. www.fpa.es.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2). 
  28. ^ Fudan-Zhongzhi Science Award. [2017-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2).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