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柵欄

座標39°53′39″N 116°23′40″E / 39.8941°N 116.3944°E / 39.8941; 116.394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9°53′39″N 116°23′40″E / 39.8941°N 116.3944°E / 39.8941; 116.3944

大柵欄商業建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民國
編號6-883
認定時間2006年
子項
瑞蚨祥舊址門面、謙祥益舊址門面、祥義號舊址門面、勸業場舊址[1]
1939年的大柵欄入口
大柵欄為北京前門外一條著名的商業街

shílànr[2][3],是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中部、前門外的一條商業街,稱「大柵欄街」。「大柵欄」也泛指大柵欄街、廊房頭條珠寶市街煤市街圍成的地區。隸屬西城區大柵欄街道便因「大柵欄」而得名。「柵」是多音字,在這兒念shi。可以是輕聲,也可念得稍重一點兒。

大柵欄位於天安門廣場以南,前門大街西側,從東口至西口全長275米。現在在大柵欄分佈着11個行業的36家商店,平均客流量15-16萬人,節假日20多萬人。

歷史

張竹坡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並未收載「大柵欄」這個地名,在前門外路西只有廊房頭條廊房二條廊房三條和廊房四條,其中的廊房四條就位於現在大柵欄的位置,可見在明朝還沒有柵欄這個地名。而所謂的「廊房」指的就是用於臨街經營的店面房,由此可見,在明朝雖然沒有大柵欄這個地名,但大柵欄所在的位置就已經是一處商賈雲集的繁華商業區了。

弘治元年,為治理京師社會治安,在北京各條街巷門口,設置了木質柵欄,柵欄由所在地點居民出資修建,從此以後直到清朝末年在北京的街道上共修建了一千七百多座柵欄。其中廊房四條的柵欄由商賈出資,格外的大,因而被稱為大柵欄,久而久之大柵欄就取代廊房四條成為這條街道的正式名稱。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大柵欄發生火災,木質柵欄被燒毀,從此以後大柵欄只存其名,直到2000年北京市政府又在大柵欄街口修建了鐵藝柵欄,真正的柵欄才又回到大柵欄。

商號

作為一個有着數百年歷史的老商業街,在大柵欄有不少國內外聞名的老字號,如經營中藥的同仁堂,經營布匹綢緞的瑞蚨祥,經營帽子的馬聚元,經營布鞋的內聯升,經營茶葉的張一元,經營醬菜的六必居,此外還有一品齋、步瀛齋、聚順和、長乘魁等都是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字號。

曾經在京城流傳順口溜「頭頂馬聚元,腳踩內聯升,身穿八大祥,腰纏四大恆」以此作為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徵,其中提到的馬聚元、內聯升、八大祥、四大恆都是大柵欄的商戶銀號。

除了商號,大柵欄還曾經是京城的一處娛樂中心,歷史上曾經有過五個大戲樓:慶樂園、三慶園、廣德樓、廣和園、同樂園;北京歷史上最早的一座電影院——大觀樓,也是坐落在大柵欄的。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