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佛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奈良東大寺南大門

大佛樣」(日語:大仏様だいぶつよう),日本佛教建築形制,興起於12世紀末到13世紀初。由僧人重源日語重源於1181年主持重修奈良東大寺時開創,採用諸多源自中國南宋的構造法。現存的經典大佛樣建築有奈良東大寺南大門和小野市淨土寺阿彌陀堂[1][2]

大佛樣原稱天竺樣。二戰戰後,日本建築史學家太田博太郎日語太田博太郎考慮到「天竺樣」和印度建築並無聯繫,容易造成誤會,故提出「大佛樣」的稱謂[3]。大佛樣、和樣日語和様建築禪宗樣作為日本佛教寺院建築的三大典型樣式,都受到中國傳統建築影響。由於和禪宗樣多有共通之處,且借鑑宋朝建築風格,大佛樣和禪宗樣又有鎌倉新樣式宋樣式的別稱,相對於傳統的和樣。

大佛樣風格的建築可見諸多複雜且碩大的斗栱構件,令建築整體顯得宏偉壯觀,同日本傳統和樣建築崇尚樸素簡約的風格有所出入。重源身後,大佛樣逐漸式微,但其諸多營造手段仍影響了後世的許多建築[1]。大佛樣同和樣風格產生融合,有學者稱為「新和樣[4]」。

歷史

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治承4年(1180年),平氏政權發動南都燒討,燒毀奈良東大寺[1]。1181年,後白河法皇任命僧人重源日語重源主持重修。重源曾三次到訪中國,遊覽過南宋名剎天台山國清寺阿育王寺,並了解其建築技法,重修東大寺時,又有中國工匠陳和卿指導,故大量借鑑南宋時浙江、福建木構建築的技法[5]

重源逝世後,大佛樣逐漸式微[6]。但當時參與重修東大寺的工匠在各地引入了大佛樣的新作法,故影響了日本各地的建築,稱為折衷樣日語折衷様法隆寺中門、平等院鳳凰堂重修時引入了大佛樣的強化)工藝,加固了整體結構,有助於長久保存。

東大寺內,重源重修的的大佛樣建築如今僅有三座保持原貌,以東大寺南大門最為典型,此外還有東大寺開山堂和法華堂[1]。南大門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其插栱連出六跳的支撐結構[1]。重源在奈良以外的其他地區亦修建了一些寺院,如今有小野市淨土寺阿彌陀堂留存[1]

特點

東大寺南大門層層出跳的斗拱

大佛樣的部分特點和禪宗樣相通。

  • 不使用野屋根構造,故屋檐的坡度和椽子坡度相同,同其他日本建築的常見作法有別。
  • 不使用天井構造,屋檐構件暴露在外[7][8]
  • 屋頂採用本瓦葺作法(筒瓦與板瓦相互交替鋪成)。
  • 屋檐(一軒,只有一級椽木,上方不額外鋪設額外椽木的屋檐)採用角形椽木(角地垂木)。
  • 四個轉角採用扇形椽(隅扇垂木)。
  • 採用)來強化構造[9][7],殿身與橫架之間通過大量穿枋進行拉結。此前平安時代的建築多使用長押,現僅為裝飾性的構件[10]
  • 採用插栱(挿肘木),即後尾插入柱身,伸出柱的部分又稱丁頭栱。
  • 栱背多加斗、多置斗、華拱多跳偷心。
  • 枋、栱、梁的尖端(木鼻)裝飾成弧綫形[7]
  • 斗栱之間有單遊離尾垂木)。
  • 板門的門框由縱橫的數根桟木支撐,桟木和門框之間鑲嵌小門板(入子板),藉鑒了中式建築門板的作法,稱爲桟唐戸
  • 柱子上下兩端削出倒角和曲線,稱為卷殺()。
  • 縱向窄格窗(連子窓)。
  • 木地板和牆壁相接處設邊緣板,和牆壁相接沒有外凸(榑縁)。
  • 木構件塗紅色(丹塗),牆壁塗白色(白塗)。

示例

鎌倉時代的大佛樣建築
  • 東大寺南大門:屋頂有部分和樣特點,但有着大佛樣構造的顯著特點
  • 淨土寺淨土堂:大佛樣建築的基準之作。
  • 東大寺開山堂:展現了大佛樣的特點。
  • 京都醍醐寺經藏:1939年燒毀。為了融入寺內其他建築,屋頂未採用瓦片。
採用大佛樣構造的建築
部分細節受到大佛樣影響

中國和朝鮮半島的類似樣例

以下建築的構造形制同大佛樣有相似之處。

圖冊

參見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Nishi, Hozumi (1996:20-21)
  2. ^ Fletcher & Cruickshank 1996, p. 737
  3. ^ Parent, Mary Neighbour. Japanese Architecture and Art Net Users System. Daibutsuyou, retrieved on 4 June 2011
  4. ^ Fletcher & Cruickshank 1996, p. 738
  5. ^ 建築面から再建過程を、詳細に著した『大廈成る 重源-東大寺再建物語』(広瀬鎌二、彰國社、1999年)がある、※大廈とは大建築をさす)
  6. ^ Kudō, Yoshiaki. Daibutsuyō. Nihon Hyakka Zensho. Shogakukan. [2011-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8). 
  7. ^ 7.0 7.1 7.2 Nishi, Hozumi (1996:24-25)
  8. ^ Parent, Mary Neighbour. Japanese Architecture and Art Net Users System. Tooshihijiki, retrieved on 18 April 2011
  9. ^ Hamashima, Masashi. Jisha Kenchiku no Kanshō Kiso Chishiki. Tokyo: Shibundō. 1999: 160 (日語). 
  10. ^ Parent, Mary Neighbour. Japanese Architecture and Art Net Users System. Nageshi, retrieved on 6 April 2011
  11. ^ 大林組『秀吉が京都に建立した世界最大の木造建築 方広寺大仏殿の復元』 2016年

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