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日·阿羅什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塞爾日·阿羅什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Serge Haroche
塞爾日·阿羅什 (2009)
塞爾日·阿羅什 (2009)
出生 (1944-09-11) 1944年9月11日79歲)
法屬摩洛哥卡薩布蘭卡
居住地 法國巴黎
國籍 法國
母校巴黎高等師範學校
巴黎第六大學
配偶已婚
兒女2
獎項 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2年)[1]
2009年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金牌獎
法國榮譽軍團大軍官勳位(2017年)[2]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量子物理
機構巴黎第六大學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巴黎高等師範學校
博士導師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

塞爾日·阿羅什(法語:Serge Haroche,1944年9月11日),法國物理學家、法蘭西學院院士[3]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教授。他的博士論文導師是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

2012年,因為研究能夠量度和操控個體量子系統的突破性實驗方法,阿羅什與美國物理學家戴維·瓦恩蘭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4]

生平

阿羅什是一位出生於摩洛哥的法國猶太人,現在居住於巴黎,已婚育有兩個孩子。阿羅什的母親出生於俄國,是一位教師,父親是律師。[5]阿羅什是法國物理學會歐洲物理學會的會員,美國物理學會的會員及會士。

阿羅什是法國歌星、作曲家與演員拉法葉·阿羅什英語Raphaël Haroche的叔叔。

研究領域和成果

塞爾日·阿羅什的工作屬於物理學三大領域中的「原子分子與光物理」部分(另兩個是粒子物理凝聚體物理學)。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量子光學量子資訊學,對量子光學中的量子電動力學研究做出過重要貢獻,在實驗量子力學領域享有盛名。他在腔電動力學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在一個腔體中觀察到單原子自發輻射有所增強[6];利用微波腔實現了對單個原子的囚禁;單個光子的量子非破壞測量[7];直接測定了腔體中的場量子化[8];直接監控介觀量子去相干現象[9];實現了光子存儲[10];完成了量子資訊過程的許多步驟比如產生原子-原子、原子-光子的纏結態[11][12];實現了將光子和原子作為「量子比特」的量子邏輯門操作[13]

參閱

參考資料

  1. ^ 挑戰愛因斯坦 雅霍許(Serge Haroche)獲諾獎 蔡筱穎/巴黎/中央社 OCT-09-2012 22:21:44. [2012-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0). 
  2. ^ Décret du 12 juillet 2017.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7-08-05.
  3. ^ Biography: /site/en-serge-haroche/biography.htm. [2012-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3). 
  4. ^ nobelpress. Press release - Particle control in a quantum world.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9 Octo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1). 
  5. ^ French Jew wins 2012 Nobel Prize in Physics along with American colleague. [2012-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9). 
  6. ^ P.Goy, J.M.Raimond, M.Gross and S.Haroche. Observation of cavity-enhanced single atom spontaneous emission. Phys.Rev.Lett. 1983, 50: 1903. doi:10.1103/PhysRevLett.50.1903. 
  7. ^ G.Nogues, A.Rauschenbeutel, S.Osnaghi, M.Brune, J.M.Raimond and S.Haroche. Seeing a single photon without destroying it. Nature. 1999, 400: 239–242 [2012-10-10]. doi:10.1038/222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4). 
  8. ^ M.Brune, F.Schmidt-Kaler, A.Maali, J.Dreyer, E.Hagley, J.M.Raimond and S.Haroche. Quantum Rabi Oscillation: A direct test of Field Quantization in a cavity. Phys.Rev.Lett. 1996, 76: 1800 [2012-10-10]. doi:10.1103/PhysRevLett.76.18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07). 
  9. ^ M.Brune, E.Hagley, J.Dreyer, X.Maitre, A.Maali, C.Wunderlich, J.M.Raimond and S.Haroche. Observing the progressive decoherence of the meter in a quantum measurement. Phys.Rev.Lett. 1996, 77: 4887. doi:10.1103/PhysRevLett.77.4887. 
  10. ^ X.Maître, E.Hagley, G.Nogues, C.Wunderlich, P.Goy, M.Brune, J.M.Raimond and S.Haroche. Quantum memory with a single photon in a cavity. Phys.Rev.Lett. 1997, 79: 769. doi:10.1103/PhysRevLett.79.769. 
  11. ^ E.Hagley, X.Maître, G.Nogues, C.Wunderlich, M.Brune, J.M.Raimond and S.Haroche. Generation of Einstein-Podolsky-Rosen pairs of atoms. Phys.Rev.Lett. 1997, 79: 1. doi:10.1103/PhysRevLett.79.1. 
  12. ^ A.Rauschenbeutel, G.Nogues, S.Osnaghi, P.Bertet, M.Brune, J-M Raimond and S. Haroche. Step by step engineered multiparticle entanglement. Science. 2000, 288 (2024): 8 [2012-10-12]. doi:10.1126/science.288.5473.2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13. ^ A.Rauschenbeutel, G.Nogues, S.Osnaghi, P.Bertet, M.Brune, J-M. Raimond and S.Haroche. Coherent Operation of a tunable quantum phase gate in Cavity QED. Phys.Rev.Lett. 1999, 83: 5166. doi:10.1103/PhysRevLett.83.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