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波坦尼斯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坎波坦尼斯之戰
第三次反法同盟的一部分

坎波坦尼斯屬於莫拉諾卡拉布羅的一部分
日期1806年3月9日
地點
結果 法軍勝利
參戰方

 法國

那不勒斯王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讓·雷尼爾英語Jean Reynier 羅傑·德·達馬斯英語Roger de Damas
兵力
10,000人 14,000人
傷亡與損失
不明但可能只有輕微傷亡 1,000人傷亡
2,000人被俘
8,000–9,000人臨陣脫逃
武器及後勤運輸車都被法軍繳獲
共損失:
11,000-12,000人

坎波坦尼斯之戰(法語:Bataille de Campo Tenese)發生於1806年3月9日。此役中,由讓·雷尼爾率領的軍兩個師對羅傑·德·達馬斯率領的那不勒斯左翼軍隊發起進攻。儘管那不勒斯軍隊的陣地有野戰防禦工事的保護,但法軍正面進攻與側面包圍相結合,迅速突破了那不勒斯軍隊的陣地,使那不勒斯軍隊損失慘重。此役發生在卡拉布里亞北部莫拉諾卡拉布羅的一個小山村坎波坦尼斯,屬於拿破崙戰爭第三次反法同盟戰役的一部分。

那不勒斯國王費迪南多四世決定與奧地利帝國俄羅斯帝國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結盟對抗法國以及拿破崙奧斯特利茨戰役中的決定性勝利後,拿破崙宣佈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王國需要被推翻。於是在1806年2月,法軍入侵那不勒斯。那不勒斯軍隊分成兩翼,面對佔優勢的法軍選擇不斷撤退。在坎波坦尼斯附近,達馬斯率領的左翼部隊試圖抵擋法軍的進攻,以便爭取時間讓右翼部隊與其會師。

那不勒斯軍隊與此役中戰敗後已經名存實亡,在士兵不斷脫離隊伍逃跑後,最終只有幾千名士兵被英國皇家海軍接到西西里島。然而,意大利的戰事遠未結束,對加埃塔的圍攻、英軍在馬伊達的行動以及卡拉布里亞的起義被證明是法軍勝利道路上的障礙。

背景

1806年初,法皇拿破崙準備保護他在意大利的領地以對抗奧地利帝國的威脅。為此,他在意大利北部部署了由安德烈·馬塞納元帥率領的68,000名士兵,意大利中部則由洛朗·古維翁-聖西爾將軍率領的18,000名士兵以及來自意大利王國的8,000名士兵防守。[1]就其本身而言,奧地利的卡爾大公在意大利的奧地利軍隊可用人數為90,000人。[2]費迪南多國王的那不勒斯軍隊只有22,000名士兵。由於害怕聖西爾的軍隊可能侵佔他的土地,費迪南多國王與拿破崙締結了一項條約,宣佈其在第三次反法同盟中保持中立。[3]

聖西爾的軍隊在確認那不勒斯的中立後向北進軍,費迪南多瑪麗亞·卡羅琳娜聖西爾剛離開的時候就撕毀了條約,並邀請英國和俄羅斯在意大利南部登陸,以襲擊法軍。[4]1805年11月20日,詹姆斯·亨利·克雷格中將率領的6,000名英軍和莫里斯·萊西將軍率領的7,350名俄羅斯士兵在那不勒斯登陸。[3]然而,拿破崙在1805年12月2日的奧斯特利茨戰役中的勝利導致了第三次反法同盟的解體。[5]最終,兩支遠征軍都得到了撤離的命令,皆於1月中旬撤離。這讓費迪南多獨自面對受到背叛而感到憤怒的拿破崙。此時的拿破崙決心征服那不勒斯王國並將王位交給他的兄弟約瑟夫·波拿巴[6]

聖西爾軍團於1806年1月更名為那不勒斯軍團,並交給馬塞納指揮,約瑟夫·波拿巴作為國王僅在名義上指揮這支部隊。聖西爾對自己被降職感到惱火,並與馬塞納發生衝突,這導致聖西爾本人在入侵那不勒斯初期就被召回法國。法軍的入侵部隊分為三個翼。讓·雷尼爾師將軍指揮由7,500名士兵組成的右翼部隊在羅馬集結。馬塞納率領由17,500名士兵組成的中央部隊也集中在羅馬。左翼的5,000名士兵在朱塞佩·萊奇將軍的指揮下聚集在亞得里亞海安科納。法軍另外還有一個7,500人的師和來自意大利北部的3,500名士兵參加入侵那不勒斯的戰役。馬塞納的軍隊總共有41,000多人。[6]法蘭西帝國軍隊的戰鬥力雖然很高,但內部管理不善,其部隊工資低,衣食不足,導致士兵經常搶劫當地百姓。這種習慣將會為法軍帶來惡果。[7]

1806年2月8日,法軍越過那不勒斯邊境,這一過程沒有遇到抵抗。法軍的入侵在那不勒斯王室引起恐慌。[6]卡羅琳娜於2月11日逃往西西里島,費迪南多從前已於1月23日離開。[8]僅僅一周後,萊奇的部隊就佔領了福賈。這位意大利將軍後來越過亞平寧山脈到達那不勒斯。馬塞納的縱隊很快到達加埃塔,但守城的黑森-菲利普斯塔爾的路易王子拒絕投向法軍投降。由於加埃塔要塞擋住了海岸公路,因此馬塞納留下一個師封鎖該地,並帶着另一個步兵師繼續向那不勒斯挺進。2月14日,馬塞納佔領了那不勒斯。[9]那不勒斯的新國王約瑟夫·波拿巴則於第二天進入了這座城市。[10]雷尼爾的縱隊在次要道路上行進後於2月底到達那不勒斯。[9]約瑟夫此時作為國王在名義上擁有軍隊的指揮權,他將那不勒斯附近的所有部隊都交給馬塞納指揮,還將一支機動部隊分配給雷尼爾,並讓雷尼爾向墨西拿海峽急行軍。[11]

戰鬥

Color print of a long-haired man with a proud bearing. He wears a blue military coat trimmed with gold lace while there is a black kerchief at his throat.
讓·雷尼爾

由羅傑·德·達馬斯率領的那不勒斯左翼部隊由15個步兵營和5個騎兵中隊組成,而羅森海姆元帥率領的右翼部隊則有13個步兵營和11個騎兵中隊。[6]得知那不勒斯軍隊位於意大利南部的消息後,雷尼爾離開那不勒斯並帶着大約10,000名士兵向南部進軍。[9]與此同時,那不勒斯部隊仍在不斷後撤。羅森海姆的部隊帶着弗朗切斯科王子沿着東海岸撤退,而達馬斯則退回那不勒斯以南。達馬斯有6,000至7,000名正規軍以及卡拉布里亞民兵。羅森海姆的右翼士兵人數略少。[11]兩位指揮官都希望在卡薩諾阿洛約尼奧附近會合。達馬斯決定在山上守住一個陣地,為右翼部隊爭取時間。3月6日,在拉戈內格羅,雷尼爾的輕步兵前衛部隊發現了達馬斯由民兵組成的後衛。法軍的襲擊給民兵造成了300人的傷亡和4門火炮的損失。[12]雷尼爾的偵察兵在3月8日確定了達馬斯大部隊的位置,雷尼爾準備在第二天發動進攻。[9]

Black and white print of a man sitting at a desk holding a letter. He wears a military coat with two rows of buttons and a gorget at his collar. He has a thick shock of curly hair about his head and well-defined eyebrows over alert eyes.
羅傑·德·達馬斯

達馬斯的部隊在坎波坦尼斯附近佔據了一個防禦陣地,那不勒斯士兵躲在一排胸牆後面。[12]那不勒斯部隊身後的山谷是達馬斯防守佈局中最薄弱的地方,因為它可能使那不勒斯軍隊撤退變得困難。[12]達馬斯派九個步兵營在第一線保衛三個炮兵堡壘。他用騎兵支援第一線,並在第二線安排他的剩餘部隊,但達馬斯沒有在兩側的山脈安排士兵防守。[9]

雷尼爾的部隊於3月9日上午抵達前線。[12]雷尼爾在法軍陣線前列部署了一個旅,並命令他的輕步兵迂迴至那不勒斯軍隊的右翼。到下午3時,法軍的戰前部署已經就緒。[9]雷尼爾的輕步兵沿着達馬斯右翼的懸崖前進,最終出現在敵人的右側和後方。法軍從後方出現在那不勒斯陣地上引發混亂。與此同時,路易·弗西·亨利·康普雷將軍率領的法軍先鋒部隊開始對那不勒斯軍隊展開正面突擊。[13]在與敵人短暫交火後,康普雷的士兵並佔領了一個那不勒斯炮兵堡壘。[9]面對來自前後方的雙重攻擊,那不勒斯防線迅速潰散,士兵爭先恐後逃往山谷的隘口。很快,山口就擠滿了驚慌失措的士兵,法軍抓了2000名俘虜,其中包括兩名將軍。[13]那不勒斯軍隊的傷亡人數總計達3,000人,他們的火炮和輜重也都被俘虜。法軍的損失則不詳,但估計很輕微。這場戰鬥結束後,那不勒斯軍隊已經名存實亡。[14]

後果

那天晚上,雷尼爾的部隊在莫拉諾卡拉布羅紮營。疲憊和飢餓的法軍士兵在當地搶劫、強姦和謀殺普通居民。3月13日,雷尼爾的部隊抵達科森扎。一周後,法軍到達了墨西拿海峽的雷焦卡拉布里亞弗朗切斯科王子在法軍到達的幾個小時前才逃脫。[13]當雷尼爾追趕達馬斯殘兵時,萊奇追上了羅森海姆的部隊。[15]那不勒斯軍隊在撤退期間支離破碎,最終只剩下2,000到3,000名正規軍成功撤往西西里島的墨西拿。大多數那不勒斯民兵選擇回家,而也有不少正規軍選擇當逃兵。在撤往西西里之前,弗朗切斯科王子鼓勵民兵組成游擊隊繼續與法國人作戰。[13]

1806年,卡拉布里亞的大部分地區是一個崎嶇不平的山地。此前1783年的卡拉布里亞地震造成50,000人死亡,當地的許多教堂到1806年都還沒有重建。卡拉布里亞民風強悍,當地居民甚至有時沉迷於對鄰居和鄰村的仇殺。法軍在當地的掠奪迅速引發了卡拉布里亞人的叛亂。但另一方面,大城市的居民十分鄙視那不勒斯王室,往往偏袒法國人。[16]希利亞諾,法軍留下了一支由50名士兵組成的分隊,在村裏的一名婦女被強姦後,憤怒的村民屠殺了大部分留守的法軍士兵。法軍指揮官對此類事件只有一種反應,即襲擊、洗劫和燒毀涉嫌謀殺法軍士兵的村莊,這直接導致了暴行和反暴行的醜陋循環。[17]那不勒斯的新國王約瑟夫·波拿巴力圖公平,於是命令涉案的法軍士兵因刑事犯罪被槍決,法國官員因腐敗受審。然而,卡拉布里亞起義很快就失控了。[18]加埃塔之圍則於7月18日結束。[19]與此同時,7月4日的馬伊達戰役將嚴重威脅法國對卡拉布里亞的控制。[14]

腳註

  1. ^ Schneid (2002), pp. 3–4
  2. ^ Schneid (2002), p. 18
  3. ^ 3.0 3.1 Schneid (2002), p. 47
  4. ^ Johnston (1904), p. 68
  5. ^ Smith (1998), p. 217
  6. ^ 6.0 6.1 6.2 6.3 Schneid (2002), p. 48
  7. ^ Johnston (1904), p. 94
  8. ^ Johnston (1904), p. 84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Schneid (2002), p. 49
  10. ^ Johnston (1904), p. 86
  11. ^ 11.0 11.1 Johnston (1904), p. 88
  12. ^ 12.0 12.1 12.2 12.3 Johnston (1904), p. 89
  13. ^ 13.0 13.1 13.2 13.3 Johnston (1904), p. 90
  14. ^ 14.0 14.1 Smith (1998), p. 221
  15. ^ Schneid (2002), p. 50
  16. ^ Johnston (1904), pp. 92–94
  17. ^ Johnston (1904), p. 96
  18. ^ Johnston (1904), pp. 100–101
  19. ^ Smith (1998), p. 22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