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或死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加入,或死亡" ,由本傑明·富蘭克林所設計,被重用於鼓勵各殖民地聯合起來對抗英國統治
加入,或死亡,由 本傑明·富蘭克林所作, 被重用於鼓勵各殖民地聯合起來對抗英國統治

加入,或死亡 (英語:Join, or Die),是由本傑明·富蘭克林所設計的政治漫畫。該作品最初在1754年5月9日在《賓夕法尼亞公報》出版,[1] ,是北美最早的為人熟知的,由英國殖民者製作的(倡導)各殖民地聯盟的畫作。[2] 它是一副木刻版畫,展現一條蛇被切作八段,每一段以十三殖民地或地區的簡稱標記。新英格蘭被畫作一段,而非作為當時的四個殖民地。特拉華並沒有單獨列出,因其被視作賓夕法尼亞的一部分。而佐治亞,被完全忽略了。因此,這條蛇有八段而不是十三段,像傳統上提及的十三殖民地那樣。[3] 當時的兩個北部的英國北美殖民地,新斯科舍省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並沒有被畫入,西印度殖民地也並未被畫入。這幅漫畫與富蘭克林關於殖民地「分裂狀態」的社論一起出版,助其闡明殖民聯合的重要。在美國革命戰爭時期,這幅畫成為殖民地自由的象徵。

七年戰爭時期的角色

七年戰爭也被稱作法印戰爭,是一場殖民地對抗英國、法國和北美土著聯盟的戰爭。他們為阿巴拉契亞山以西的土地而戰。當時,殖民者在是否與法國及其美洲土著盟友爭奪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土地的控制權問題上存在分歧。18世紀中葉,這幅畫成為針對作為外部威脅的法國和美洲原住民採取有組織地行動的必要象徵。

作家菲利普·戴維森說,作為一個宣傳家,富蘭克林看到了政治漫畫的潛力。[4] 富蘭克林提出了奧爾巴尼計劃,他的漫畫表明這種聯合對(殖民地)避免毀滅的必要性。正如富蘭克林所寫:

法國對這項事業的信心似乎是建立在英國殖民地目前的分裂狀態上的,而且要使這麼多不同的政府和議會為我們的共同防禦和安全迅速而有效地達成一致,是極為困難的;而我們的敵人在如下方面有非常大的優勢: 一個議會,一個追求,一個方向… [5]

美國革命之前

馬薩諸塞諜報, 1774年7月7日

在美國革命之前,特別於1765-1766年,在印花稅議會期間,富蘭克林的這幅政治漫畫,有着不同的含義。北美反英的殖民者,他們在《憲法公報》中用這幅漫畫來說服殖民者(聯合從事反英事業)。然而,將這一形象與永恆、警惕和謹慎聯繫在一起的愛國者並不是唯一一個看到這幅漫畫新詮釋的人。效忠派看到了這幅畫中帶有的更多聖經傳統,如陰謀詭計、欺騙和背叛。當時富蘭克林本人反對使用他的漫畫(進行反英),相反他主張溫和的政治政策;1766年,他出版了一部新的漫畫《大英帝國:殖民地減少》,[6] 在其中,富蘭克林警告說,英國有可能失去其北美殖民地——以女性的四肢被切斷的形象表達。然而,由於富蘭克林最初的漫畫,《信使》在英國被認為是最激進的出版物之一。[4]

1754年和1765年使用「加入,或死亡」的區別在於:富蘭克林(1754年)設計該漫畫來團結殖民地,以「管理印第安人關係」和防禦法國,但在1765年,北美殖民者使用它來促進殖民地聯合反抗英國。在此期間,「加入,或死亡」一詞在一些州,如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變為「聯合,或死亡」(unite, or die)。

在這份漫畫在印花稅議會期間出版後不久,在紐約和馬薩諸塞州出版了幾個變種,幾個月後,它傳播到了弗吉尼亞南卡羅來納。在紐約和賓夕法尼亞等一些州,這份漫畫連續每周出版,持續了一年多。[4]1774年7月7日,保羅·里維爾(Paul Revere)修改了這幅漫畫,使之與《馬薩諸塞諜報》的刊頭相吻合。[7]

遺產

這幅漫畫在美國歷史上被廣泛地重印和重畫。漫畫的變種有不同的文本,例如「團結,或死亡」,以及不同的標記片段,這取決於所呼籲的政治機構。在美國革命戰爭期間,這一形象成為殖民聯合和反抗英國壓迫的有力象徵。在美國內戰中雙方都對此漫畫做了各自修改,為其目的而服務。[8]

  • "加入,或死亡"的拉丁文翻譯(jungite aut perite)被用作費城聯盟協會球隊的官方座右銘。一條蛇也以其標誌作為這幅漫畫的典故(暗指)。[9]
  • 以這幅漫畫為特色的旗幟在電視迷你劇《約翰·亞當斯》的開場白中被突出展現,是迷你劇第一部分的標題。

弗格森還將他在美國電視歷史頻道的喜劇脫口秀命名為:「與克雷格·弗格森一起加入或死亡」(效仿漫畫命名)。該節目於2016年2月開始播出。[12]

  • 在電視劇NCIS中,「加入,或死亡」蛇的形象被作為對受害者的威脅而傳遞。它被用作一個國內軍事恐怖組織的象徵。

[13]

  • 在TNT電視節目《天空墜落》中,當教皇和他的歹徒團伙被湯姆·梅森的火力圍困時,教皇向梅森問詢選擇,梅森回答說:「加入,否則就死!(Join, or Die!)」,梅森的一部分背景就在於他是一位波士頓大學的歷史教授,並教授包括美國革命在內的課程。
  • 在第二季第十集的福克斯電視劇《睡谷》中,原版漫畫「加入,或死亡」被本傑明·富蘭克林畫出,暗指一條真正的河流。從實際地圖上看,蛇嘴所在之地就是主人公找到那把附魔之劍的地方。
  • NBA球隊費城76人將蛇融入自由鐘的標誌中,創造了一個特別版的2018年季後賽標誌,儘管其使用的是後來替代版本,「聯合,或死亡」。
  • 在整個遊戲《輻射4》中,這些海報可以在無實物對應的建築物中找到。

參見

參考資料

  1. ^ Join, or Die. Pennsylvania Gazette (Philadelphia). 1754-05-09: 2 [2014-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0) –透過Newspapers.com.  開放獲取
  2. ^ Margolin, Victor. "Rebellion, Reform, and Revolution: American Graphic Design for Social Change". Design Issues Vol. 5, No. 1, 1988
  3. ^ Join or Die Snake Historical Flag. Flags Unlimited. [2011-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6). 
  4. ^ 4.0 4.1 4.2 Olson, Lester C. Benjamin Franklin's George Washington Vision of American Community.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Columbia, 2004
  5. ^ The Writings of Benjamin Franklin: Philadelphia, 1726 - 1757. historycarper.com. [2006-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12). 
  6. ^ Political cartoon: MAGNA Britannia : her Colonies REDUC'D. Library Company of Philadelphia. [2007-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8). 
  7. ^ A More Perfect Union: Symbolizing the National Union of States. Library of Congress. [2010-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9). 
  8. ^ 'Join, or Die' - the Political Cartoon by Benjamin Franklin. BBC. 2003 [2006-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6). 
  9. ^ Philadelphia Major League Soccer Team Reveals Identity to the World. Major League Soccer. 2009-05-11 [2010-11-03]. [永久失效連結]
  10. ^ 22 September 2009. The View. September 22, 2009 [November 3, 2010]. ABC.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9). 
  11. ^ The Rallying Cry of the Robot Skeleton Army. Plixi. 2010-02-11 [2010-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3). 
  12. ^ History Channel Shows. [2019-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3). 
  13. ^ NCIS Recap: Dead Air. CBS. [2010-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27). 

拓展閱讀

  • Copeland, David. "'Join, or die': America's press during the French and Indian War." Journalism History (1998) 24#3 pp: 112-23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Olson, Lester C. "Benjamin Franklin's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British colonies in America: A study in rhetorical iconology."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73.1 (1987): 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