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亞歷山大·馮·巴赫男爵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男爵
亞歷山大·馮·巴赫
亞歷山大·馮巴赫男爵像,約瑟夫·克里胡貝爾創作於1849年
奧地利帝國聯邦內政大臣
任期
1849年7月28日—1859年8月22日
君主法蘭茲·約瑟夫一世
首相施瓦岑貝格親王(1849–1852)
Count Karl Ferdinand von Buol英語Count Karl Ferdinand von Buol(1852–1859)
前任Franz Stadion, Count von Warthausen英語Franz Stadion, Count von Warthausen
繼任戈武考夫斯基伯爵
個人資料
出生(1813-01-04)1813年1月4日
 奧地利帝國下奧地利盧斯多夫
逝世1893年11月12日(1893歲—11—12)(80歲)
 奧匈帝國下奧地利霍拉布倫

亞歷山大·馮·巴赫男爵(德語: Alexander Freiherr[1] von Bach,1813年1月4日—1893年11月12日),奧地利政治家。他最顯着的成就是幫助奧地利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帝國內部建立起一套活力高效的中央集權統治。

生平

早期生活

亞歷山大·馮·巴赫出生在下奧地利地區盧斯多夫,他的父親是當地司法機構的領導。[2]24歲時,他取得了法學博士學位,旋即進入帝國行政機構,並服務了九年。對於這個充滿激進想法的年輕人,奧國首相施瓦岑貝格親王指出:他的座右銘一定是「即興即是改變,完美即是經常改變」。[3] 巴赫逐漸成為一位著名的自由派律師,並且被稱為"路障大臣",以展現了他的作風。他於1848年到1849年間擔任帝國司法大臣,然後在1849年到1859年間擔任帝國內政大臣。

內政大臣

雖然他傾向於反對梅特涅時代奧地利帝國的專制主義,巴赫也不準備給1848年的革命者希望。在他看來,他已經是"毫無原則,經常變卦的政治家"的代名詞了[4]。公眾對他的敵意使他決意加入保守派:他逐漸成為保守主義的代名詞,支持施瓦岑貝格親王於1849年3月推行的中央集權憲法,從而進一步激怒了匈牙利人[5]然而,他在匈牙利推行的改革在歷史上一直飽受爭議。一些人認為,他的改革在重建匈牙利人的"民族身份"中起到了關鍵作用,[6]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巴赫的改革是匈牙利民族主義的先驅。[7]

在施瓦岑貝格親王於1852年逝世後,巴赫開始在奧地利和匈牙利廣泛推行他的政策。巴赫在奧地利帝國實行了強硬的中央集權管理措施,還推行了一些反動政策,例如鎮壓新聞自由和恢復私刑審判。他引領奧地利帝國走向開明專制主義(德語:Klerikalabsolutist),並最終在1855年8月簽訂了政教條約,給予羅馬天主教會控制所有奧地利帝國境內教育事業和家庭生活的權力。歷史上這一時期的奧地利帝國被稱為"新開明專制主義時期",又稱巴赫的專制主義

巴赫是在1854年受封為男爵(德語:Freiherr)。 他也是奧地利科學院在1849年-1859年間的監護人。

晚年生活

巴赫在1859年被迫下台,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奧地利對薩丁尼亞王國拿破崙三世的作戰失敗。 他在軍事領域上的改革導致了軍隊未能實行工業化,也沒有及時促進新的軍工廠及基礎設施取代老舊的兵營,這都大大削弱了奧地利帝國軍隊的戰鬥力。[8]巴赫隨後於1859年-1867年擔任奧地利帝國駐羅馬教廷大使。巴赫最終於1893年在隱居中去世。

註釋

  1. ^ Template:German title
  2. ^ Gilman, D. C.; Peck, H. T.; Colby, F. M. (編). Bach, Alexander, Baron. 新國際百科全書 (第1版). 紐約: Dodd, Mead. 1905. 
  3. ^ Schwarzenberg. A. Prince Felix zu Schwarzenber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46. p. 28.
  4. ^ Crankshaw, E.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Habsburg. London: Longmans, 1963. p. 138.
  5. ^ Rothenburg, G. The Army of Francis Joseph. West Lafayette: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1976. p 33.
  6. ^ Taylor, A. J. P. The Habsburg Monarchy: 1809-1918.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48. p. 63.
  7. ^ 『Magyar Revolution Believed to be Near』. The New York Times. (8 October 1905).
  8. ^ Taylor, A. J. P. op. cit. p. 89.

參考資料

  • Macho, Eva, Alexander Freiherr von Bach. Stationen einer umstrittenen Karriere (Frankfurt am Main u.a., Peter Lang, 2009) (Beiträge zur Neueren Geschichte Österreichs, 24).

外部連結